陆文学自传 导学案
整体探究
1.作者说“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这却让人觉得奇怪了。他这样写有何作用?有无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样写显得扑朔迷离,颇为怪异, ( http: / / www.21cnjy.com )客观上具有渲染神秘色彩的作用,可以烘托作者的独特个性,但不应理解为故弄玄虚。作者自幼失去双亲,对自己的家世一无所知,所以说“不知何许人也”,貌似幽默,实为辛酸。名和字取自《周易》,谓渐次升高,寄托了作者的抱负和期盼,但“或云”、“未知”等语,又暗寓命途多舛、前路难测之意。
2.第二段在文中的顺序安排与一般传记不同,从时间上看,这些内容应该放到最后来写,如何理解这种构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自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的传记文,是作者在29岁时应皎然之约为浙西诗会的诗友写的,所以它不像一般传记按时间顺序介绍自己的事迹,而侧重表现自己目前的思想性格特点,而这一段和第一段在内容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放在一起。后面第三段追述幼年经历,可以看成是对作者性格形成原因的解释。由此可见,此段在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请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作者的基本情况、独特个性、苦难经历及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基本情况 独特个性 苦难经历 著述成就
名羽,字鸿渐或字羽,名鸿渐,不知何许人也,貌丑、口吃 胸怀抱负,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多瞋、守信、放浪形骸,特立独行,执著,不屈从,有忧国之心,兴趣广泛,才华杰出 三岁惸露,育于寺院,执儒典不屈,历试贱务,主者鞭之,诣伶党 《四悲诗》《天之未明赋》《君臣契》《源解》《江表四姓谱》《南北人物志》《吴兴历官记》《湖州刺史记》《茶经》《占梦》
局部探究
阅读课文第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九岁学属文 属:写作
B.公执释典不屈 执:拿着
C.懵然若有所遗 遗:丢失
D.可捐乐工书 捐:弃
【解析】 执:坚持。
【答案】 B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陆羽“刻苦学习”的一项是( )
①子执儒典不屈 ②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③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 ④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 ⑤灰心木立,过日不作 ⑥岁月往矣,不知其书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解析】 ①是陆羽对儒学的态度。③是模仿学生读书的样子,并不是读书。排除这两项即可。
【答案】 D
3.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陆羽成为孤儿后,是积公收养了他。积公是一位僧人,他想让陆羽也像自己一样,成为一名佛教信徒。
B.陆羽对佛教没有兴趣,却对儒家经典很有研究,于是不顾积公的反对,在积公为他设置的各种困境中孜孜以求。
C.积公在陆羽的这段生活中,先有恩于陆羽,从他一再让陆羽读佛教书籍的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佛教的虔诚。
D.陆羽最终不愿做僧人,从寺院中逃出走进戏班,并以自身为主要角色表演木偶戏,我们可以看出陆羽鲜明的个性。
【解析】 分析错误,“对儒家经典很有研究”不符合文意。
【答案】 B
4.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从九岁开始学习写文章,积公拿佛经及有关脱离世俗束缚的书籍给他看。
(2)竟陵西湖没有纸可以用来学习写字,陆羽用竹子在牛背上画着写字。
(3)有时陆羽心里记着书上的文字,精神恍惚像丢了什么一样,心如死灰,如木头站立,长时间不劳作。
活学活用
请运用详略得当的手法,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4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血压居高不下,我怀疑是故乡的寒冷气候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时间,换换水土。她来了。说也怪,她到后的第二天,血压就降了下来,恢复正常。她在春光中恢复了健康,心境自然好了起来。每天她跟我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怜惜的。
我想让母亲在哈尔滨的日子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丰富些,除了带她到商场购物,去饭店享受美食,去植物园看牡丹和郁金香外,还带她进剧场,到电影院。“刘老根大舞台”在哈尔滨每晚都有演出,场面很火爆。我约母亲一同去看,她说:“那东西有什么看头?就是耍嘛!”她说她受不了这个。不过她没有拗过我,有一天,我还是把她拉到剧场。虽然不是周末,但上座率还是很高。母亲说的没错,演出一开始,演员就朝观众要掌声,有的还蹦下台,在观众席中怂恿观众鼓掌。高分贝的音乐震耳欲聋,母亲再次堵起了耳朵,一副痛苦状。演出只到半程,当又一位演员出场后耸着肩膀嬉皮笑脸地要掌声时,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她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大声对我说:“咱走吧!”我也没有料到演出是这样,赶紧跟着她出来了。出了剧场,她长吁了一口气,对我说:“怎么样?我说就是个‘耍’嘛。再坐下去,我都要犯心脏病了!”
课后知能检测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规谏(jiàn) 豁然(huò) 多瞋(zhēn)
B.不愆(yǎn) 当道(dānɡ) 苕溪(tiáo)
C.结庐(jiē) 黜守(chù) 汉沔(miǎn)
D.别墅(shù) 游处(chǔ) 书函(hán)
【解析】 A项,“瞋”读“chēn”;B项,“愆”读“qiān”;C项,“结”读“jié”。
【答案】 D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矫怜抚爱 矫:假装
B.折其楚乃释 楚:鞭子
C.意有所适 适:往,到
D.因与之游处 游:游泳
【解析】 A项,矫:矫正;B项,楚:木名,即牡荆,茎干带刺;D项,游:交游,往来。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常扁舟往来山寺
B.往往独行野中
C.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
D.闭关读书,不杂非类
【解析】 感激,古义:对……有所感而心情激动;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其产生好感。其余选项与现代汉语相同。
【答案】 C
4.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
B.又束于寺中
C.因倦所役
D.时河南尹李公齐物黜守见异
【解析】 B项是省略句。“束”后省略“之”;其他三项都是被动句。
【答案】 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而有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生多瞋。又与人为信,纵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读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 或:或者
B.豁然不惑 惑:疑惑
C.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 宴处:闲处
D.不杂非类 杂:混淆
【解析】 或:有人。
【答案】 A
6.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B项,而:都是连词,表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饰;A项,孰:代词,哪一个/表反问,什么;C项,何: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为什么;D项,相:互相/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可译为“你”。
【答案】 B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与人为信,纵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读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旦与别人有约,即使相距千里,冰雪满路,虎狼挡道,也不会失期。
(2)在湖州苕溪边建了一座茅屋,闭门读书,不与非同道者相处,而与和尚、隐士整日谈天饮酒。
三、语言表达
8.把下面的一段文字组成一个长句。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它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此题考查句式的变化,即长短句的转化。短句变长句的关键就是删掉一些连词以及主语,只保留一套句子的主干。在确定主谓宾的前提下添上其余句子成分加以修饰,就构成了长句。
【答案】 《茶经》是由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的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并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的专著。
9.(2013·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馨而有内涵的提示语本身就是文明的一种体现,它对制止不文明行为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使讲文明的意识不知不觉地渗透进人们的心中。请你观察下面A、B两幅图画,任选一幅写上合适的温馨提示语。要求:①符合场景,②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③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看懂两幅图画的内容,第一幅画的主题是节约用水,第二幅画的主题是不要乱扔纸屑;拟制提示语时要注意用语简洁、得体。
【答案】 (示例)(A)你珍惜我的生命,我滋润你的家园。(B)一纸一屑煞风景,一举一动显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