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虹桥中学八年级下物理开学测(图片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虹桥中学八年级下物理开学测(图片版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25 23:2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虹桥八年级下物理开学测0313
16.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40m/s
).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是1mm
17.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米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
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开车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
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A.质量
B.时间
C.路程
D.速度
18.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态酒精是非品体
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
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甲:周精摇化学
∠:行品.图像
19.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米区分的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会变大
20.下列选项对图中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甲:用手拨动尺子
乙:两列声波的波形
丙:摩托车的消声器丁:海豚表演
A.甲图中听到的声音越大音调越高
B.乙图中的两列声波的音色不同
C.丙图中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丁图中的海豚只能接收到超声波
21.看起米并不深的池水,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其中涉及到的光学规律
与下列现象中规律相同的是(
A水中的筷子
B.自行车尾
c激光引导掘进
D.猴子在水中
被“折断”
灯格外亮
方向
捞月
22.小明对以下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的解释正确的是()
A.冬天树枝上的霜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吸热
B.在皮肤上擦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放热
C.放在冰箱中的矿泉水结成了冰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放热
D.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看到“白气”是升华现象,升华要吸热
。公众号·哈考网初中资料库
23.如图所示,F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P为2倍焦距处,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放在A点时,所成的像跟照相机的成像性质相同
B.物体放在B点时,无法用眼睛直接观察到像
C.物体放在C点时,所成的像跟投影仪的成像性质相同
D.物体放在C点时,经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24.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叫做组成物体的这种物质的密度
B.物质密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C.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因物体密度是永远不变的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2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
可以绕O翻折,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
的操作是()
A.改变光线A0与ON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C.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D.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平面镜
26.关于密度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航天飞机用密度较大的新材料制造,可用飞机来运输
B.拍摄电影中房屋倒塌砸伤人的镜头时,常选用密度很大的泡沫塑料做道具
C.气象工作者利用密度很大的氢或氦气,制造探空气球,采集气象资料
D.利用密度可以进行相关物理量的间接测量
27.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为20cm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g
B.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20
C.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10
-e.
D.甲、乙体积相同时,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
10201cm3
36.(2分)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是
,下图
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0
23456789cm10
37.(2分)“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在这两句歌词中,竹排的“游”
是以
为参照物,青山的“走”是以
为参照物。
38.(2分)在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
比光的速度
:晓彤看到闪电后2.5s才听到雷声,响雷处距离晓彤的距离

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闪电传播时间不计)
39.(2分)在吉他演奏中,声音是由琴弦
产生的,用相同的力度弹同一“把位”的不同琴
弦时,越粗的琴弦产生的
越低.
。公众号·哈考网初中资料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