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使得动物多种多样
B.动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没有不同
C.人类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
2.化石不能保存生物的( )。
A.骨骼 B.外形 C.内脏
3.下列关于住房建造说法错误的是( )。
A.住房中的各系统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B.建造完成后需要验收,验收合格后才可使用。
C.住房建造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工作都很重要,但关键是选址。
4.测量塔台顶端承重的过程中,发现有一根立柱变形导致塔台倾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塔台的承重结构不多,承重力差
B.底部过轻,导致整体倾斜
C.塔台的立柱高度差别较大,造成立柱受力不均匀
5.目前、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物种退化 B.食物链中弱肉强食 C.人类过度狩猎砍伐,破坏环境
6.下面( )不是工程师的工作。
A.制造飞机 B.制造机器人 C.制造衣服
7.下列不属于工程的是( )。
A.“神舟”飞船 B.高铁 C.超级计算机
8.万佛塔——金华地标性建筑,它屹立于婺江之畔,高99.99米,被誉为“浙江第一塔”。关于此塔,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采用了上小下大的结构
B.采用了上重下轻的结构
C.控制了立柱的高度,防止塔的倾斜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充分说明了(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塔台模型外形是否美观不在测试范围之内
B.塔台模型底部重量不够会使其稳定性大大降低
C.制作不够精细,角度不正对于抗震有影响
11.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能够( )
①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 ②推测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
③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 ④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12.下面谚语表达的科学原理不同的一项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龙生龙,凤生凤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二、填空题
13.塔台底部装上 ,不仅达到了 效果,同时底部也增加了重量,达到了 效果。
14.我们的相貌是 的,我们不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15.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建立动物 库、植物种子库和 库。
16.水稻田里还生活着一些动物,其中蝗虫具有身体分为头、胸、腹,有三对足等特点,我判断它是 。仔细观察,发现稻田里的大多数蝗虫是绿色的,说明动物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与它们的 相适应。
17.人的相貌特征、血型、 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18.一般住房有 、 、 等系统。
19.四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正方体框架)加上 相当于里面有了 ,可以起到加固作用,因为加了斜杆后,当框架结构受到外力时,斜杆会产生 ,使框架达到内力与外力的平衡,从而不易变形。
20.像麻雀那样,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 ;像兔子那样,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 。
三、判断题
21.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的过程中,土壤中的蚯蚓也应该被记录下来。( )
22.工程建设的步骤都是完全不同的。( )
23.我们测试塔高时,用米尺紧贴塔台侧柱测量。( )
24.评估塔台模型时,外观要放在首位。( )
25.设计塔台时,我们首先得考虑其承重、抗风、抗震等安全性问题,再考虑成本、外观的问题。( )
26.房屋的横梁大多采取立放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节省空间。( )
27.塔台模型改进设计方案完成后,可以直接制作塔台成品。( )
28.生态环境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 )
29.住房中的采光结构主要是窗户。( )
30.遗传是普遍存在的,但变异不是。( )
四、连线题
31.将下列动物与所属的两种分类用线连起来。
鸟类 猫
昆虫类 金鱼 脊椎动物
两栖类 蚂蚁
哺乳类 鸽子 无脊椎动物
鱼类 青蛙
五、简答题
32.古时候建房屋常用的材料是什么?现在建高楼常用的材料是什么?
3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小学生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少写2点)
34.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锐减?
35.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老虎、大象等野生动物都需要大面积的栖息地。它们迁徙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合适的栖息地。合适的栖息地能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哪些有利条件?(至少列举两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变异使得动物多样性,题干说法错误;
B.动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题干说法错误;
C.人类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相同与不同,正确;
故选C。
2.C
【详解】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了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化石不能保存生物的肌肉和内脏,它们很容易就腐烂了,所以C符合题意。
3.C
【详解】建造房屋的过程:选址、设计、施工、验收等。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必不可少,但核心是设计。
A、住房中的各系统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说法正确;
B、建造完成后需要验收,验收合格后才可使用,说法正确;
C、住房建造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工作都很重要,但关键是选址,说法错误,核心是设计。
4.C
【详解】开始搭建底座:①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防止塔台的倾斜。②使用三角形结构可使塔台稳固。测量塔台顶端承重的过程中,发现有一根立柱变形导致塔台倾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立柱高度差别较大,造成立柱受力不均匀,从而造成了塔台倾斜,所以C符合题意。
5.C
【详解】目前、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和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
6.C
【详解】工程师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如房子、汽车、衣服、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利用自然界的资源构建人工世界,会改善我们的生活。制造衣服不是工程师的工作。
7.C
【详解】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大到“中国天眼”、“神舟”飞船、高铁,小到体育场馆、普通民房的建造都属于工程。超级计算机不属于工程。
8.B
【详解】万佛塔--金华地标性建筑,万佛塔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框架结构,这样的结构空气阻力小,不容易倒;控制了立柱的高度,防止塔的倾斜,故AC正确;上重下轻的结构容易倒,不牢固,故B错误。
9.A
【详解】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不断的影响环境.在各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诗句体现出的山寺中的桃花由于受温度的影响而晚开放的现象,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10.A
【详解】A.塔台模型外形是否美观不在测试范围之内,错误;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但是塔台模型外形是否美观也在测试范围之内;
B.塔台模型底部重量不够会使其稳定性大大降低,正确;
C.制作不够精细,角度不正对于抗震有影响,正确。
11.A
【详解】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及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它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A符合题意。
12.C
【详解】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谚语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表达的是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意思是同一个母亲生的九个孩子,加上母亲来说就有十个模样,这是变异现象。C符合题意。
13. 滚珠 抗震 抗风
【详解】制作塔台要求进行图形和文字的设计,使用所给的材料,塔台必须保证站立且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风力,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塔台底部装上滚珠,不仅达到了抗震效果,同时底部也增加了重量,达到了抗风效果。
14.不同
【详解】我们的相貌是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就如像世界上无法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总会在这,在那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区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优缺点。
15. 精子 花粉
【详解】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目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16. 昆虫 生活环境
【详解】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蝗虫具有身体分为头、胸、腹,有三对足等特点,判断它是昆虫。仔稻田里的大多数蝗虫是绿色的,说明动物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17.行为
【详解】人类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人类亲代与后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18. 供电 网络 采光
【详解】住房都有一定的结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一般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
19. 斜杆 三角形 “推”和“拉”作用
【详解】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长方形框架、正方体框架加上斜杆相当于里面有了三角形,可以起到加固作用。四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正方体框架)加上斜杆相当于里面有了三角形,可以起到加固作用,因为加了斜杆后,当框架结构受到外力时,斜杆会产生“推”和“拉”作用,使框架达到内力与外力的平衡,从而不易变形。
20. 鸟类 哺乳动物
【详解】像麻雀那样,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鸟类。鸟类包括燕子、大雁、丹顶鹤、鸡、鸵鸟、企鹅等。像兔子那样,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包括大象、长颈鹿、马、牛、猪、猫、狗、袋鼠、河马、海豚、鲸、蝙蝠等。
21.√
【详解】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的过程中,一切生物都应该记录,即使土壤中的蚯蚓也应该被记录下来。
22.×
【详解】工程建设的步骤不都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要根据工程的类型会有所调整,比如大型的工程就会增加一项建造模型,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3.×
【详解】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塔台模型的高度是指从桌面到塔台模型平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中间位置的高度,我们用卷尺来测试塔高检测塔台模型高度是否达标。
24.×
【详解】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模型建设过程:明确任务、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模型,建造实物。评估塔台模型时,稳固要放在首位。
25.√
【详解】塔高、承重、安全是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美观、成本等属于在重点基础上的综合点。所以设计塔台时,我们首先得考虑其承重、抗风、抗震等安全性问题,再考虑成本、外观的问题。
26.×
【详解】横梁立放抗弯曲能力强。
27.×
【详解】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制作塔台模型的一般流程是明确要求、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评估改进。塔台模型改进设计方案完成后,要进行交流并且确定方案的可行性,确定之后才能够制作塔台成品。
28.√
【详解】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叫做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9.√
【详解】住房都有一定的结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住房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房屋的框架、承重、户型、采光等。住房中的采光结构主要是窗户。
30.×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31.
【详解】具有脊柱的是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鸟类。鸽子属于鸟类。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金鱼是鱼类。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的动物是两栖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哺乳类动物。猫属于哺乳类。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蚂蚁属于昆虫。
32.古代建筑主要以茅草、木材、土为建筑材料。现在建高楼常用的材料是钢筋、水泥。
【详解】本题要考查古时候建房屋常用的材料和现在建高楼常用的材料。依据课本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朴素淡雅的风格,主要以茅草、木材、土为建筑材料。现在建高楼常用的材料是钢筋、水泥。
33.坚持垃圾分类、不随地乱丢垃圾、污水不排放到自然水域中、绘制手抄报进行保护生物的宣传、不睬草坪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如:不能捕捉小动物,不在树木上刻划,爱护花草树木,坚持垃圾分类、不随地乱丢垃圾、污水不排放到自然水域中、绘制手抄报进行保护生物的宣传、不睬草坪等。
34.答:人类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杀野生动物、过度喷洒农药、随意排放废水、废气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行为,都会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物数量减少、生物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的锐减。这些行为会危害其他物种的生存,会破坏生物多样性,最终危害人类自己。
【分析】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建筑、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
【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自觉行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物质财富,使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与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地球成为人类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人类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杀野生动物、过度喷洒农药、随意排放废水、废气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行为,都会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物数量减少、生物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的锐减。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35.合适的栖息地能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生存、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等条件。
【详解】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老虎、大象等野生动物都需要大面积的栖息地。它们迁徙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合适栖息地能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生存、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等条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