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模拟练习卷
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
一、书写题
1.小小书法家。
横平竖直显功力,一字多义添神秘。
2.用“ ”画出句中的错别字,然后在括号里改正。
(1)周瑜对诸葛亮心坏妒疾。( )( )
(2)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壮,又摆了洒席招待他。( )( )
(3)我们少先队员要继成革命的光荣传通,并发扬光大。( )( )
(4)中队主提队会在热烈的气分中进行着,好节目层出不穷。( )( )
二、单选题
1.下列关于汉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B.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
C.“星”和“凤”原来都是象形字,后来演变成了形声字。而有些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如“蜀”“祭”等
D.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2.同学们找到了四幅以“家和万事兴”为内容的书法作品,下列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是草书,其特点是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体势连绵,笔画省略,是取代楷书的主要字体
B.图2是草书,其特点是简易流美
C.图3是楷书,其特点是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
D.图4是隶书,其特点是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3.根据形旁表意的特点,可以猜测“璞”的意思可能与( )有关。
A.美丽的女孩 B.含玉的石头
C.禽类动物的脚掌 D.一种职业
4.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可知“笥”与( )的读音最接近。
A.局 B.同 C.筐 D.饲
三、填空题
1.读下列歇后语,照例子写出歇后语中的谐音字。
例: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1)妈妈的众姐妹——多疑( )
(2)唱戏的骑马——不( )行
(3)肚子里撑船——内行( )
(4)秀才作诗——有两手( )
2.看图片,写汉字。
(1) (甲骨文) (金文) (小篆),这个汉字是。
(2) (甲骨文) (金文) (小篆),这个汉字是 。
(3) (甲骨文) (金文) (小篆),这个汉字是 。
3.下列广告语巧用谐音,用“ ”画出相关的字,并将其改正过来。
(1)某酒厂广告:天尝地酒。( )( )
(2)某快餐店广告:烧胜一筹。( )
(3)某胃药广告:一步到胃。( )
(4)某服装店广告:衣衣不舍。( )( )
四、判断题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汉字从甲骨文至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
(2)金文因为文字铸刻在铜器上而得名。( )
(3)小篆在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
(4)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
(5)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它流行于战国时期。( )
(6)甲骨文被发现的时间是1988年。( )
五、连线题
1.【诗词积累】有趣的谐音诗。把下列带有谐音的诗句连起来。
东边日出西边雨 人自伤心水自流(留)
猿啼客散暮江头 君去春江正渺茫
金陵子弟来相送 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荆吴相接水为乡(想) 欲行不行各尽觞(伤)
六、综合题
1.读下面的语句,完成练习。
“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
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1)“枇杷”和“琵琶”的读音相同,都读作 。
(2)“箫管”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
A.笛子 B.竹箫
C.泛指箫、笛之类的管乐器
(3)用自己的话说说“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的意思。
2.学会搜集资料。
(1)搜集资料常用的三种方法是( )。
A.实地观察 B.网络搜索 C.查找图书 D.请教别人
(2)在趣味汉字交流会中,我采用的搜集资料的方法是 。
(3)在查找图书时, 、 、 等,能帮助我们大致判断书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内容。
(4)在网上搜集资料, 很重要。
(5)请教别人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请分条目写一写)
3.关于汉字书法的研究性报告。
(1)下列可以作为本次研究性报告题目的一项是( )。
A.关于书法起源的研究性报告 B.关于书法欣赏的研究性报告
C.关于汉字书法的研究性报告 D.关于书法价值的研究性报告
(2)在研究方法中,我们可以采纳哪几种?用“”标出来。
①查阅书籍、上网浏览关于书法的相关内容。( )
②选出几位著名的书法家,对其书法特点进行欣赏,并简要写出其书法的艺术风格。( )
③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书法家的逸闻趣事。( )
④咨询书法老师或身边的书法爱好者,从谈话中获取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
(3)根据下面的提示,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①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有 、 、 、 等。
②被传颂的经典书法作品有《 》《 》《 》《 》等。
(4)在本次汉字书法研究报告中,你要总结出怎样言简意赅的结论?
七、简答题
1.读故事,猜字谜,说寺名。
古时候有三位要好的书生结拜为兄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好喝酒。老大姓王,老二姓陈,老三姓何。有一天,兄弟三人约好,备上酒菜到城外寺院门前的亭子里喝酒。既然是书生,喝酒就免不了吟诗作赋,弄点说道。在谁先喝这个问题上,三人商量好每个人以寺院名的一个字说一句话,要把自己的姓加进去,要与喝酒有关系,还要合辙押韵,谁说得好谁先喝。从老大开始,依次说。老大看了一下寺院的第一个字就说:“口耳王、口耳王,壶中有酒我先尝。”到老二说了,他看了一下寺院的第二个字就说:“陈(臣的谐音)又贝、陈(臣)又贝,壶中有酒我先醉。”到老三说时,他早有准备,张口就说:“何(禾的谐音)火心、何火心,壶中有酒我先饮。”哥三个都说得合乎要求,都很好,于是哥三个皆大欢喜,各自把酒斟满,同饮第一杯。
(1)每个人说的那句话各是个什么字?
(2)寺院的名字是什么?
八、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读下面的故事,完成练习。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diàn)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租第二年的田。当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租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予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张三说:“你的话变得好快啊!”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刻这句话是‘见机(鸡)而作’。”
(1)地主的话巧用了汉字“ ”的谐音。
(2)“无鸡之谈”在文中指没见到鸡时说的话,而“无稽之谈”的意思是 。“见鸡而作”在文中指见到鸡后说的话,而“见机而作”的意思是 。
(3)这则故事表现了地主 的特点。
九、习作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一定对汉字有了更多的了解,感受到了汉字的有趣和神奇,请你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收获写下来和大家共享吧!请以“神奇的汉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一
1.略
2.(1)坏 疾 怀 忌
(2)壮 洒 状 酒
(3)成 通 承 统
(4)提 分 题 氛
二
1.D
2.A
B
D
三
1.(1)姨
(2)步
(3)航
(4)首
2.(1)鼎
(2)虎
(3)秉
3.(1)尝 长;酒 久
(2)烧 稍
(3)胃 位
(4)衣衣 依依
四
1.(1)错
(2)对
(3)对
(4)对
(5)错
(6)错
五.
六
1.(1)pí pɑ(2)C
(3)如果琵琶能结果子的话,满城的箫、笛都可以开出花朵了。
2.(1)B;C;D
(2)提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作答即可。
(3)书名;目录;内容简介
(4)关键词
(5)示例:一是注意运用礼貌用语;二是问题要简练,通俗易懂;三是要请教合适的人。
【解析】(5)完成本题要结合课本第43页中“搜集资料”这一内容。请教别人时的注意事项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写。
3.(1)C
(2)①;②;③;④
(3)智永;怀素;欧阳询;柳公权;兰亭序;祭侄文稿;多宝塔碑;千字文
(4)示例: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把汉字文化推向世界,能恰当地诠释中国文化和汉字文化。
七
1.(1)圣(聖)、贤(賢)、愁。
(2)圣贤愁
八
1.(1)鸡
(2)毫无根据的说法;看到适当时机立即行动
(3)贪婪、狡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