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溜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溜索》选自当代作家阿城的短篇小说集《遍地风流》,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小说情节较为简单,描写的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马帮汉子溜索跨越怒江大峡谷的经历。课文后面的“阅读提示”,提到这篇小说“写了一处奇险的环境,一群过河的马帮汉子,一次溜索的经历”。这些对学生而言,充满吸引力,容易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而小说的作者阿城则更具传奇色彩,他的文章文笔洗练,短小精悍,语句简洁明快。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研读。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小说情节、叙述等一般知识已经了解,这些内容可简化处理。九年级下册小说单元导语强调“学习欣赏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大部分学生预习时,疑惑都在《溜索》的语言特质和小说风格上。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他们对小说多样性的特色认识。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 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2.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能够抓住细节,分析人物形象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会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读品味法、语言揣摩法
【课前自学】
1.通读全文,疏通生字词。
2.画出文章描写“首领”和“鹰”“牛”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3.仿照旁批,选择喜欢的句子做批注,并思考以下问题:
(1)马帮汉子们在怎样的环境下渡过怒江的?
(2)马帮渡江时,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特点?
(3)马帮溜索渡江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根溜索长天挽,几座青峰好梦盘。天堑高飞惊险过,横空飘荡一弹丸。”溜索是一种原始渡河工具。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阿城一起体验溜索的感觉。
二、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学习目标
2.齐读学习目标
过渡:香港书评家、作家梁文道曾说:“阿城是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人。”
三、自读感知——理情节
默读课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的情节。(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明确:一群马帮汉子用溜索过怒江的故事。
过渡:马帮汉子们在怎样的环境下渡过怒江的?
四、自读感悟——赏奇景
自读课文,请在文中用直线画出直接描写怒江的句子,并细细品读。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第5-6段: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教师指导朗读,体会“景之险”。
明确: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怒江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
五、自读感悟——析奇人
1.跳读课文,找出表现人物形象的语句或段落,并分析其性格特征。
(同桌交流:我最欣赏文中的人物是_____,从第___段“________”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明确:①快到怒江峡谷时,领队“只懒懒说”“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我和牛的恐惧反衬出领队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性格;
②溜索前领队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哑声问”余下的汉子们是否可还歇,带我溜索时提醒我不要看下面,这些细节都体现出领队细心、认真、负责及关爱他人的品格;
③领队用眼“瞟一瞟”立即有汉子站出来,表现出领队受人尊敬的地位,也体现出他和汉子们配合默契;
④领队打着尖细的忽哨,“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最后一个溜索。这些都表现出领队非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领袖的气质。
除了首领,文中还写到了瘦小汉子的动作娴熟、勇敢敏捷,他们是这一群人的代表。
2.文中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我”字,但处处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课文第18自然段,比较朗读,想象过溜索的惊险。)
3. 本文用不少笔墨写鹰、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学生找相关语句,教师指导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明确:写鹰的勇敢敏捷、牛的退缩畏惧,其实都是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衬托这一群马帮汉子的勇敢无畏。
过渡:窦文涛说:“阿城一句话里,你就能琢磨出很多东西,他特别耐琢磨,他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六、自读感悟——品奇语
阅读这篇小说,你感受到阿城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具体语言品析。
例1:“首领用小腿磕一下马”:用“磕”而不用“打”,力度轻柔,表现出他对马的疼爱,也写出人与马的默契。
例2:“一只大鹰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一个“扎”字,写出大峡谷的环境凶险,又看到鹰的勇敢迅猛。
例3:“山不高,口极窄”:多用短句,少用词藻,简洁而又有表现力,别具韵味。
例4:“可还歇?”“不消”:对话简单,可见默契,又显豪迈粗犷。
教师重在指导朗读,揣摩语言之妙。
七、感悟提升——悟人生
虽然阿城的小说语言“说得少,说得淡,说得轻”,但这并不意味着小说缺失内涵与深度。 马帮溜索渡江的经历,带给你怎样的感悟?阿城为什么会在他的笔下塑造这样一群人呢?
1.交流展示:从马帮汉子团队溜索的场景中,看到了团结协作、相互信任;从“我”的溜索过程,看到了人要在磨炼中成长;从溜索汉子的语言行为,看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和精神气质……
2.补充阿城创作的背景知识:阿城八岁时因父亲的政治问题而成为社会“边缘人”,十几岁赴云南插队,马帮汉子怒江上的一次溜索经历可以看成阿城痛苦人生经历的生命体验,而生存于奇险环境中,一次次搏击自然的鹰点燃起阿城生的希望、自由的渴望。
3.明确:阿城借这样一群马帮汉子,告诉人们: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像马帮汉子们一样,经历磨难,成就自己,超越平庸!
八、推荐阅读
请同学们课外阅读《棋王》,继续听阿城讲故事,欣赏阿城小说的语言,了解阿城小说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