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2课时)(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商务星球版)

文档属性

名称 7.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2课时)(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商务星球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5 14: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理(星球版)
七年级 下册
第七章
各具特色的地区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2课时)
地 理
核心素养

第2课时
1.结合相关资料,分析说明热带草原气候的主要特点以及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的矿产和热带经济作物,探讨单一商品经济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充满生机的大地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处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这里既有广阔的热带雨林,又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刚果盆地热带雨林
刚果雨林,即非洲刚果盆地热带雨林,它的面积仅次于南美洲亚马孙热带雨林,有“地球第二肺”之称。
非洲热带草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充满生机的大地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点缀着高大的金合欢树和波巴布树(猴面包树)。
金合欢树
猴面包树

充满生机的大地---“天然野生动物园”
成群的羚羊和斑马在狂奔,长颈鹿在悠闲地吃着树梢上的嫩枝绿叶,大象在嬉水,鸵鸟在散步,偶尔还能看到凶猛的狮子和猎豹。
天然野生动物园

充满生机的大地
读图,找到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范围,说说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充满生机的大地
热带草原,一年之中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之分。湿季,降水丰沛,树绿草茂,草原上充满生机;干季,干燥少雨,大地一片枯黄。为适应这种季节变化,热带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具有定期迁徙的习性。
活动
认识热带草原干湿季变化对农牧业的影响
1.马赛人是东非高原的游牧民族。由于这里一年之中分为干季和湿季,干季干燥少雨,牲畜很难找到水源,牧民们只能驱赶着牲畜到热带雨林边缘地带放牧,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读图7-3-3、7-3-4,完成下列要求。
(1)找出多多马和基塔莱的位置,比较两地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什么不同?说说它们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多多马位于南半球,基塔莱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11月-次年4月,南半球的多多马为湿季,降水多;5-10月,北半球的基塔莱为湿季,降水多;
都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活动
认识热带草原干湿季变化对农牧业的影响
1.马赛人是东非高原的游牧民族。由于这里一年之中分为干季和湿季,干季干燥少雨,牲畜很难找到水源,牧民们只能驱赶着牲畜到热带雨林边缘地带放牧,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读图7-3-3、7-3-4,完成下列要求。
(2)找出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说说每年的5—10月和11月—次年4月,马赛人游牧的位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5-10月:北半球湿季,向北移动
11月-次年4月:南半球湿季,向南移动
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马赛人游牧,逐水草(湿季)而居。
活动
认识热带草原干湿季变化对农牧业的影响
2.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热带草原地区,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主要依靠湿季丰沛的降水。正常年份,风调雨顺,农业能获得好收成;而有些年份,就会出现灾荒。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干旱的土地
干旱导致的饥荒
活动
认识热带草原干湿季变化对农牧业的影响
干旱的土地
干旱导致的饥荒
(1)如果雨季迟到或雨季缩短,会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
降水减少,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收成
活动
认识热带草原干湿季变化对农牧业的影响
干旱的土地
干旱导致的饥荒
(2)如果连续多年干季延长、持续干旱,又会对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危害?
发生旱灾,导致农作物无法播种或绝收,造成灾荒

单一商品经济---“世界原料仓库”、“富饶大陆”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种类多、储量大,黄金、金刚石居世界首位。
热带经济作物,咖啡、油棕、可可、香蕉的原产地。

单一商品经济
“世界原料仓库”

单一商品经济
经济特点
主要出口农产品
长期的殖民统治,使得撒哈拉以南非洲只出口矿产品或经济作物(初级农矿产品),形成“单一商品经济”
咖啡、石油、铀、钻石等
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说说为什么“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农矿产品等原材料在市场中价格较低,工业制成品价格高,“低卖出,高买进”。
活动
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依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有关专家给出了导致贫困的原因:
你是否赞同上述观点?请阐述理由。

单一商品经济
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
粮食供应不足
砍伐森林
开垦草原
过度放牧
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环境恶化
粮食产量低
加剧
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措施: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
保护生态环境

单一商品经济
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正在努力振兴民族经济,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努力改变过分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另一方面,积极加强区域内联合,并寻求跨区域的国际合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与非洲许多国家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小知识
肯尼亚--非洲最大鲜花生产国
肯尼亚是非洲最大鲜花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三大鲜花出口国,以出口玫瑰为主,绝大部分玫瑰出口到欧洲,被誉为欧洲的“后花园”。一枝早上7点采摘的玫瑰,次日早晨就能抵达荷兰,再由荷兰的拍卖市场销往世界各地。由于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的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靠近湖泊,水源丰富,利于玫瑰生长,肯尼亚一年四季均可以生产玫瑰。
1.非洲的猴面包树,该树种木质非常疏松,降水多时,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降水少时,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会迅速脱光身上所有的叶子。这种树多位于____气候区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非洲被誉为“富饶大陆”,是因为( )
A.非洲经济发达,商品繁荣 B.非洲的人民生活水平高
C.非洲自然资源丰富 D.非洲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达标训练
B
C

达标训练
B
C
读“非洲示意图”和“非洲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3~4题。
4. 东非高原的很多野生动物具有定期迁徙的习性。根据东非高原上A地降水特点,推断该地野生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A. 1月   B. 3月   C. 5月   D. 8月
3. 下列关于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被称为“热带大陆”B. 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C. 非洲的居民都是黑色人种D. 非洲矿产资源丰富
C

达标训练
读“非洲示意图、景观图和部分非洲国家出口产品比例图”,回答下列问题。
5.景观图最有可能拍摄于________(填圈码)地区。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________(人种)故乡;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越来越密切,这种合作称为______________。7.读部分非洲国家出口产品比例图,这些国家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主要是________。A. 经济水平高,发展迅速 B.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C. 出口初级农矿产品,商品价格较高 D. 单一商品经济为主,制约经济发展

黑色
南南合作
D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