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1 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2.1 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25 15:4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章
22.1 生物的分类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节:生物的分类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课程标准分析 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第22章第1节,要完成对生物的分类,需要学生掌握八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方式、生物的生殖方式等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生物的异同点分门别类。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原生生物、动植物的主要类群的基础。学习本节内容可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中生物的多样性,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本节内容涉及到较多的学生活动,故分为2课时进行。
学生学情分析 通过第21章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生命起源后,进化出了不同的生物类别。在此基础上,学习“生物的分类”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对于“种”这个分类单位,容易混淆“物种”和“品种”。可通过驴子和马产生骡子,但骡子不能继续繁衍这个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有生殖隔离的就是不同的“种”。
学习目标叙写 1:通过资料阅读,理解生物分类原则、等级和基本单位。 2、通过练习编写检索表,感受生物分类的方法。 3、通过“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案例,理解对生物统一命名的重要性,了解“双名法”。 4、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魏泰克“生物五界分类系统”,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评价任务设计 1、针对目标1,完成活动1——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其进行分类。 2、针对目标2,编写P32页的检索表。 3、针对目标3,解释“双名法”。 4、针对目标3,任务阅读并说出生物的五界系统。
6.学习活动(任务)设计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一课时环节一:教师活动1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大约35亿年前的海洋中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细胞生命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现在,我们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何更好地认识地球上的生物呢? 1、类比书店买书、超市购物提出生物也分门别类。 2、展示教材P29图22-1“一些生物的生态图”,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自己找到的这些生物的异同点。 3.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法对书中展示的生物进行分类。 4.展示小组讨论后的结果,分析不同分类方法的依据。引导学生思考哪种分类的方法相对更加科学和有效。学生活动1 倾听、回忆、思考 初步了解什么是生物的分类 学生可能会从生活环境、运动方式、生殖方式等方面去找寻生物的异同点。 3、绝大多数同学可以将图片中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类群。 4、认同根据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对生物分门别类。活动意图说明: 将新旧知识,简单衔接,并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回顾生活中的分类方法,自然引入新课。环节二:教师活动2 1、简介生物分类的奠基人 2、分类的等级 生物学家将现存生物按照从大到小的层级关系依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仔细观察图22-2“犬的分类等级”, 分析分类等级高低与生物的多少 及亲缘关系远近的关系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物种越_____,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_____,共同特征越_____,亲缘关系越_____;反之,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物种越_____,共同特征越_____。学生活动2 1、倾听、记录 勾画重点 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基本单位 观察图片、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物种越__多___,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__低___,共同特征越___少__,亲缘关系越__远___;反之,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物种越__少___,共同特征越__多_。 活动意图说明 培养学生从图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学生熟悉的“犬”为例帮助学生构建“分类等级”的概念,并通过分析,训练学生辨析分类等级、亲缘关系、共同特征三者关系的科学思维。第二课时环节三:教师活动3 1、提问:遇到陌生生物,如何才能精确的分类某种生物? 2、出示生物检索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填空。 生物学家依据生物特征的_________,编制出生物检索表。在检索表中,将某一性状特征分为 _________的两类,具有_________的生物归为一类,与该性状特征_________的生物归为另一类,特征_________的两类性状相对排列;然后,在每个类别中再寻找另外一些特征,依据新的_________继续归类,相对排列,直到确定出不同种生物的_________为止。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教材32页的活动。展示学生答案。 4、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材35页的练习并抽问。学生活动3 1、思考该如何解决问题。 认识二岐分类原则 学生容易找出答案: 差异、对立、相似性状、相异、相反、性状差异、分类地位 认真讨论,小组互评。 4、独立完成,个人展示。活动意图说明 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通过编制检索表,训练学生辨析生物的不同特征的科学思维,达成课标要求: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师活动4 出示“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图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33-34,思考统一命名的重要性。 随机抽取学生讲解“双名法”。学生活动4 思考该如何解决问题。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明确统一命名的重要性。 知道双名法规定,每一种生物只能有一个科学名称,即学名。一种生物的学名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词为种名。活动意图说明 从生活现象提出问题,再让学生任务阅读,解决问题。一方面培养学生从图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生物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活动5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生物的分类方法,那地球上的生物究竟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要求学生任务阅读教材P35-36。 人类很早就在生活和生产中,将生物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群。 (2)20世纪以来,随着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很多生物学家认可将生物分为五大类群,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展示多样的生物,再次引导学生认识多彩的生命世界。学生活动5 根据之前的学习学生容易想到动物、植物、微生物。 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动物、植物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3、认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中生物的多样性,并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物的分类 依据: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2、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3、检索表 4、双名法:林奈——双名法:属名+种名+(命名人) 5、生物可分为五界: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植物、真菌、动物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详见作业设计文档) 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松茸Trichotoma matsutake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是近年来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食物,其分类地位属于(  ) A.种:matsutake 属:Trichotoma 界:植物 B.种:Trichotoma 属:matsutake 界:真菌 C.种:Trichotoma 属:matsutake 界:细菌 D.种:matsutake 属:Trichotoma 界:真菌 2、2月,棠湖公园内的海棠花开的正艳。如图为棠湖公园内西府海棠的标识牌,下列叙述正确的(  ) A.“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蔷薇科的植物都属于苹果属 C.世界各地的西府海棠的学名不同 D.可通过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识别西府海棠 3.三角梅又名叶子花,代表热情坚韧,顽强奋进。郁金香的花语是博爱、高雅,适合用于表达祝福。萱草是中国的母亲花,适合送给母亲表达感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叶子花、郁金香和萱草的分类关系种叶子花郁金香萱草属叶子花属郁金香属萱草属科紫茉莉科百合科纲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门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种是最小分类单位 B.3种植物中郁金香和萱草的共同特征最少 C.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叶子花和郁金香 D.3种植物中叶子花和萱草的共同特征最多 二、简答题(共6分) 4、下表是学校生物小组的调查报告,根据报告回答下列问题: 班级八年级9班组别一调查人李雷、韩梅梅时间2021年7月25日地点凤翔湖公园天气晴AC睡莲BE鲫鱼、锦鲤D柳树、银杏、海棠F蚂蚁、野鸭、白鹭
(1)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C、D是按照    归类,将生物分为    生物和    生物。 (2)A与B的归类依据是     。 三、实践活动 从菜市场或超市选择一类商品作为研究对象,如水产品、蔬菜货水果,向售货员询问并记录这些生物在当地的俗称。然后,仔细观察和详细记录每个调查对象的形态特征。选择有关工具书,检索每种生物的学名及分类地位。
教学反思与改进
生物的分类作业设计
【课标要求】
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通过资料阅读,理解生物分类原则、等级和基本单位
学习目标2、通过练习编写检索表,感受生物分类的方法
学习目标3、通过“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案例,理解对生物统一命名的重要性,了解“双名法”。
【作业目标】
作业目标1:根据某生物的特征,能将其分门别类。
作业目标2:能辨析生物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作业目标3:能识别双名法中生物的属名和种名。
【情境类型】
生活类
【必备知识】
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分类的等级、双名法的原则
【作业内容】
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松茸Trichotoma matsutake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是近年来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食物,其分类地位属于(  )
A.种:matsutake 属:Trichotoma 界:植物
B.种:Trichotoma 属:matsutake 界:真菌
C.种:Trichotoma 属:matsutake 界:细菌
D.种:matsutake 属:Trichotoma 界:真菌
2、2月,棠湖公园内的海棠花开的正艳。如图为棠湖公园内西府海棠的标识牌,下列叙述正确的(  )
A.“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蔷薇科的植物都属于苹果属
C.世界各地的西府海棠的学名不同
D.可通过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识别西府海棠
3.三角梅又名叶子花,代表热情坚韧,顽强奋进。郁金香的花语是博爱、高雅,适合用于表达祝福。萱草是中国的母亲花,适合送给母亲表达感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叶子花、郁金香和萱草的分类关系
种 叶子花 郁金香 萱草
属 叶子花属 郁金香属 萱草属
科 紫茉莉科 百合科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种是最小分类单位 B.3种植物中郁金香和萱草的共同特征最少
C.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叶子花和郁金香 D.3种植物中叶子花和萱草的共同特征最多
二、简答题(共6分)
4、下表是学校生物小组的调查报告,根据报告回答下列问题:
班级 八年级9班 组别 一 调查人 李雷、韩梅梅
时间 2021年7月25日 地点 凤翔湖公园 天气 晴
A C 睡莲 B E 鲫鱼、锦鲤
D 柳树、银杏、海棠 F 蚂蚁、野鸭、白鹭
(1)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C、D是按照    归类,将生物分为    生物和    生物。
(2)A与B的归类依据是     。
三、实践活动
从菜市场或超市选择一类商品作为研究对象,如水产品、蔬菜货水果,向售货员询问并记录这些生物在当地的俗称。然后,仔细观察和详细记录每个调查对象的形态特征。选择有关工具书,检索每种生物的学名及分类地位。
【参考答案】
1、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
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故本题中松茸Trichotoma matsutake中的Trichotomaa表示属名,matsutake表示种加词,即种名,松茸属于真菌。可见D正确。
答案为D。
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A错误。苹果属的等级比蔷薇科要小,故苹果属的植物都属于蔷薇科,但蔷薇科的植物不都属于苹果属,B错误。西府海棠在不同地区的学名是相同的,C错误。海棠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D正确。
答案为D。
3、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表中所列的种是最小分类单位,A正确。3种植物中,叶子花属于紫茉莉科,郁金香和萱草都属于百合科,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故B、C、D均错误。
答案为A。
4、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对生物进行归类有多种方法,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可以把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可以将生物归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可以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和宠物。
答案为:(1)生物的生活环境,水生,陆生。 (2)生物的形态结构。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