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4章
《24.1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教学设计
课题 第 1 节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课标分析 重要概念: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 内容标准: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在此要求下,能阐明地球容量和人口的关系,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重要影响,地球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通过比较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的增长情况,认识到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办法。
2.教材分析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选自于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第8单元第24章人与环境第1节的内容。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教学中主要通过师生组调查数据的汇报,为课上的交流讨论提供材料,页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关注粮食、关注水的问题,倡导节约粮食、节约用水,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的有效策略是“计划生育”通过联系实际,强调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口与环境问题的观念、行为有所思考调整。
3.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社会问题也有了一定的关注度和自我认识。通过自己设计的调查方案参与到现实社会问题的调查分析中来,不仅有利于激发自己的生活热情,锻炼自身的生活能力,对自己后期的学习生活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也能更好的养成节水、节电、节约粮食的生活习惯。从感性的调查分析汇报到理性的同学间的交流讨论分析,更好地认同计划生育在解决我国人口迅速增长及世界人口问题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通过汇报家庭、学校食堂、社区餐馆浪费粮食的状况,交流讨论认识到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关注粮食问题,强调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生活习惯; (2)通过计算个人和家庭的耗水量或耗电量,交流讨论认识到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关注水资源问题,强调养成节水、节电的良好生活习惯; (3)通过观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计算说明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增长速率的变化,认识到我国政府为控制世界人口做出的巨大贡献;
评价任务 (1)能分小组汇报学校(家庭)用水(电)情况及学校食堂家庭粮食浪费情况;并说出小组的观察结论,认识到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2)能比较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情况,分析得出实行计划生育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口出生率; (3)能说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
学习活动(任务)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视频分享《地球能承受的人口极限》 ,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承受的人口是有极限的呢?引入地球承载量有限的课题。学生活动1 观察思考,认识到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教师活动1 播放视频,出示世界粮食日、世界水日的宣传图片,分析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人口增长对环境带来的相应影响,正在使一些人无法获得食物和水等最基本的保障。 活动意图说明:利用视频引入课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环节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粮食问题学生活动2 图片观察,分析数据,关注粮食问题。 倾听老师的相关介绍,学生思考并交流 学生分小组汇报各自的调查情况,根据自己的调查情况,敢于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提出自己的意见,反思自己日常的行为,找出力所能及的杜绝粮食浪费的具体措施。 教师活动2 教师展示全国的粮食危机的图片及数据资料,引发学生的粮食问题中的关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要想解决粮食问题,需要一方面提高产量,另一方面减少浪费 补充介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贡献和现在某些地区操办宴席的铺张浪费现象 组织学生汇报对学校食堂及班级浪费粮食现象的调查 提出面对有人认为“这些粮食是我花钱买的,浪费自己的粮食别人管不着;这些水是公共资源,水流哗啦啦又咋啦”这些现象,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倡导节约粮食,积极响应光盘行动,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采取具体节约粮食的方法。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到粮食问题的严重性,通过汇报交流分析,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粮食浪费现象,意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环节三: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水资源问题学生活动3 图片观察,关注水资源问题。 学生思考并交流 学生分小组汇报各自的调查情况,根据自己的调查情况,敢于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提出自己的意见,反思自己日常的行为,说出相应的节水小窍门。 学生思考认识到人口过度增加所带来的相应问题。教师活动3 介绍地球水资源现状及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引起学生对水资源问题的关注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水资源问题? 学生交流家庭用水情况的调查和交流节水小窍门 倡导节约水资源,从我做起 教师设疑:人口过度增长与地球承载量有限的矛盾,除了带来粮食问题和水资源问题,还存在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归纳:人口过多还会带来各种资源、能源的短缺,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通过汇报交流分析,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水浪费现象,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列举更多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突出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环节四: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学生活动4 观察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普查表 思考如何比较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的增长情况 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运用教材方法计算相应时段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讨论交流: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接近或大致接近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时间段及低于的时间段。 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得出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 学生阅读课本,观看视频《计划生育:一项国策》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对控制世界人口做出的贡献。教师活动4 展示世界上与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接近年份的人口数据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的增长情况。 引导学生讨论:1、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接近或大致接近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是哪一时间段?低于的是哪个时间段? 在此时段,我国政府制订了什么相关政策? 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得出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阅读P94页课本相关内容,认识到: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计划生育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口出生率。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是要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 。 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目前我国已经属于低生育率国家,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状况依然及其严峻。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设计的表格比较分析世界和中国人口的增长情况,交流讨论分析得出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是控制人口数量的有效途径。环节五: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节约粮食和用水方面,还有那些事情可以改善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学生联系生活,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真正为改善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板书设计 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节约、合理开发利用...... 计划生育(中心内容)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概念理解类作业: 1、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世界范围内的人们也面临着同样严峻的问题如粮食短缺水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现实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A.世界范围过大缺乏统一协调规划 B.部分国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 C.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科技不发达 D.过量人口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 【设计意图】:考察地球承载量与人口增长的矛盾 【解析】:答案选择D.地球的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过量的人口造成对粮食、淡水、土地、能源等的需求不断加大。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短缺,人均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等现实问题将日益明显。这些问题都说明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问题极为明显。 能力提升类作业: 2、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在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每个人节约用水的意义极为重大。小明在日常生活中不可取的有关节水的行动中是( ) A.小明建议爸爸给自家水龙头安上节水器,减少流水冲洗时的流水量 B.小明在学校、家庭生活中给同学大力宣传水资源危机提醒同学们节水用水 C.小明建议妈妈日常生活中用洗脸水、洗菜水冲厕所以减少水的用量 D.小明和同学外出吃饭时要求多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减少洗碗筷用水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节约用水等相应良好习惯的养成 【解析】:答案选择D。节水器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水的使用。节约用水可以考虑洗菜、栽种花草等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但一次性塑料碗筷的使用既不健康也不环保。所以答案选D. 概念理解类作业: 3、在世界人口问题日益严峻的局面下,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和手段,控制人口的增长。控制人口增长的唯一选择是( ) 降低出生率 B.降低死亡率 C.提高优生率 D.增加出生率 【设计意图】:考察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 【解析】:答案选择A.人口出生直接导致人口增加,人口死亡直接导致人口减少,单位时间内人口的增长速度与出生率、死亡率密切相关。增加出生率和降低死亡率都会促进人口的增长。虽实行计划生育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口出生率,但计划生育中优生优育更多是提高人口的素质。所以选A. 能力提升类作业: 4、在2016年1月1日起,《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施行,国家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在2011年,“双独二胎”的政策已经覆盖全国。关于我国的计划生育说法正确的是( )
A.实行计划生育,是指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
B.当下提出的“二胎”政策与之前的计划生育国策相违背;
C.如果第一胎孩子有缺陷,不建议生二胎;
D.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计划生育在不同的阶段具体措施不同;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计划生育的认识 【解析】:答案选择D.我国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所以A错误;单独二胎是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调整和完善,所以B错误;虽提倡优生,但第一胎孩子的缺陷具体原因不明,第二胎孩子不一定有缺陷,所以C错误,正确答案选D
综合应用类作业: 5、教材95思考与练习 【解析】:(1)0-14岁人口比例随时间推移而下降,说明了出生率逐年下降; 因为0-14岁个体比例降低,而15-64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加,所以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了; 学生从表中可能会有很多发现,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比如,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负增长问题,等等。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首先通过学生收集的汇报材料来开展课堂教学,认识到我们身边的粮食、水资源的现状及相应的浪费现象,明白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将对地球造成影响,注重日常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的社会生活意识和责任感。在此过程后,通过数据分析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的增长情况,认识到世界人口问题日益严峻的局面。引导学生明白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控制人口增长是关键,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最好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讨论在不同时期和状态下我国的人口政策。在引导学生将生物学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应该更多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问题的解决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