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科学 第3章 运动和力 常考题型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下科学 第3章 运动和力 常考题型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5 20:0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科学 第三单元 常考题型训练
模块一 机械运动
练1 2023丽水庆元县校级月考
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不一定是静止的
C.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甲车静止、向北运动、向南运动都有可能
D.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乙车可能向北运动,但不可能向南运动
练2 2023杭州西湖区校级期末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练3 2023温州鹿城区校级月考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快门是常开的,但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0.02s闪亮一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只有大约s,光源发光时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分析如图所示小球连续运动的频闪照片,就可知道它的运动速度大小。已知照片上所记录的小球的间距都是1.6cm,则小球的运动速度最接近下面哪一个(  )
A.0.8 m/s B.1.2 m/s C.0.6 km/h D.3.6 km/s
练4 2023丽水庆元县校级期中
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实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54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
(1)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   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
(2)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54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则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
练5 2023丽水庆元县校级期中
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秒,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秒,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秒,则两次超声波与汽车相遇经过的时间间隔是  秒,在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   米,被测汽车速度是   米/秒。(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模块二 力学基础
练1 2023杭州西湖区校级期中
下面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手击排球,排球弹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用手轻按气球,气球会凹进去一部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自身就获得向前的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用手推门时,手越靠近门轴越费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练2 2022温州鹿城区校级月考
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kg
B.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N
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的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N的拉力
练3 2023丽水青田县校级月考
某同学在实验时,将一物体挂在竖直悬挂的弹簧秤的秤钩上,测出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为2.5牛(如图甲),然后把弹簧秤倒过来,又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秤的吊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  )
A.一定大于2.5牛 B.一定等于2.5牛
C.一定小于2.5牛 D.一定等于5.0牛
练4 2023绍兴越城区校级月考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L0=10cm,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做出的F﹣x图象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   cm。
(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
(3)几个同学用同一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练5 2022温州鹿城区校级月考
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木板上,平板小车通过电动机来控制运动,正方体木块水平放在平板小车上。开启电动机后,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由实验可知,正方体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牛,方向是   。
(2)4秒钟后,若将电动机的转速由每分钟10转调至每分钟30转,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大小的关系,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还应增加的操作是:  。
模块三 力和运动
题型一 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
练1 2023温州鹿城区校级期中
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在停车位上的汽车没有惯性
B.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
C.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
D.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要往后倒,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练2 2022杭州西湖区校级期中
如图,车厢顶的A处有一小球自由落下,结果落在地板上的B处,则此时该车厢所处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A.向左加速运动 B.由静止向右启动
C.向右加速运动 D.匀速向左运动
练3 2022绍兴越城区校级期末
小球 A 静止放在光滑车厢底板上(设车厢底板足够长),如图所示。当车厢受到水平向右的力 F 作用时,车厢从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作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则小球 A 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
A.作匀速直线运动
B.作与车厢同方向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
C.处于静止状态
D.作与车厢反方向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
练4 2022丽水青田县校级月考
在某停车场,甲、乙两辆同型号的车发生了碰撞事故,甲车司机背部受伤,乙车司机胸部受伤,根据两位司机的伤情可以判定,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甲车车头撞了静止的乙车车尾或甲车倒车时车尾撞了静止的乙车车头
B.甲车车头撞了静止的乙车车尾或乙车倒车时车尾撞了静止的甲车车头
C.乙车车头撞了静止的甲车车尾或甲车倒车时车尾撞了静止的乙车车头
D.乙车车头撞了静止的甲车车尾或乙车倒车时车尾撞了静止的甲车车头
练5 2022温州鹿城区校级期中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路程越长,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2)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   运动。
(3)下列实验中用到以上研究方法的是   。
A.用真空罩和闹钟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水平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C.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题型二 二力平衡
练6 2023温州鹿城区校级期中
下图所示,A重力为5N,B重力为10N,放置于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受到5N的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为平衡力
B.B受到总的向下的力为15N
C.B受到10N重力和地面给B往上支持力为相互作用力
D.地面给B的支持力和B给地面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
练7 2022杭州西湖区校级期中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5N,F2=3N,那么物体B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5N,2N B.3N,0N C.0N,2N D.5N,8N
练8 2022丽水青田县校级月考
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
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
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
练9 2022绍兴越城区校级期末
如图,用100牛的力把一个重为10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压力减为50N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5 N B.10 N C.40 N D.50 N
练10 2022温州鹿城区校级期中
如图甲是小婷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婷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婷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婷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婷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题型三 力与运动综合
练11 2023温州鹿城区校级期中
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对它的摩擦力
B.当小车受到阻力而停下时,木块将向右倾倒
C.小车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练12 2022杭州西湖区校级期中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2s内物体保持静止,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B.2~4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N
D.2~6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练13 2022丽水青田县校级月考
在机场和海港,常用输送带运送旅客以及行李。如图,a为水平输送带,b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b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两个力作用
B.a、b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三个力作用
C.情形a中的行李箱受到两个力作用,情形b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
D.情形a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情形b中的行李箱受到四个力作用
练14 2022绍兴越城区校级期末
如图,小球从点C由静止释放后自由摆动到另一侧的最高点,点O是摆动过程中的最低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O点时如果外力全部消失,小球会沿竖直方向下落
B.整个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拉力和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始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小球在O点时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球在B点处于平衡状态
练15 2022温州鹿城区校级期中
教室装有磁性黑板,由于磁体之间有吸引力,所以内部装有磁铁的黑板擦就可以被吸在黑板上的任何位置而不会掉下来。若已知黑板擦的重力为2.5N,黑板擦和黑板之间的吸引力恒为5N不变。当对黑板擦施加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0.5N的推力时,黑板擦恰能沿黑板表面匀速下滑。若要这个黑板擦沿黑板表面竖直向上匀速滑动,则需施加方向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的大小为(  )
A.2N B.3.5N C.4.5N D.5.5N
模块四 压强
题型一 固体压强
练1 2023温州鹿城区校级期中
一张试卷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A.0.1 Pa B.1 Pa C.10 Pa D.100 Pa
练2 2022杭州西湖区校级期中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8:1 B.4:3 C.4:1 D.1:2
练3 2022丽水青田县校级月考
如果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B.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等于p乙
C.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D.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练4 2022绍兴越城区校级期末
随着环保要求的增高,电动汽车使用率也越来越多。某型号的电动清洁车,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若在某次清扫工作中,该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15min通过的路程为4km。求:(g取10N/kg)
整车装备质量 600kg
最大载重量 750kg
最高时速 22km/h
(1)这段时间内清洁车的行驶速度是 km/h。
(2)清洁车空车时停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为 N。
(3)该清洁车轮胎承受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2.5×105Pa,那么满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最小是 m2。
练5 2022温州鹿城区校级期中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3)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题型二 液体压强
练6 2023温州鹿城区校级期中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A和pB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练7 2022杭州西湖区校级期中
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练8 2022丽水青田县校级月考
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大致如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练9 2022绍兴越城区校级期末
如图所示,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孔,孔被薄橡皮膜封闭。该装置不能探究(  )
A.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B.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C.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练10 2022温州鹿城区校级期中
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刚将液体压强计进行了改进。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液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在甲、乙容器内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且两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ρ1   ρ2(填“>”“<”或“=”);若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应   (填“增大”或“减小”)乙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模块一 机械运动
练1 【答案】:D
【解析】:
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则有5种情况:①甲车不动,乙车向北运动;②乙车不动,甲车向南运动;③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④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也向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慢;⑤甲车向南运动,乙车也向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快。
A.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故A正确;
B.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故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不一定是静止的,故B正确;
C.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C正确;
D.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乙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D错误。
练2 【答案】:D
【解析】:
A.由图象知甲乙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象知v甲===0.2m/s,乙的速度v乙===0.1m/s,v甲>v乙,故A错误;
B.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因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甲在乙前面1.2m﹣0.6m=0.6m处,故B错误;
CD.因为v甲>v乙,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乙车的前面向东运动,两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东运动的,故C错误,D正确。
练3 【答案】:A
【解析】:
物体运动速度:v===0.8m/s。
练4 【答案】:(1)6(2)0.8
【解析】:
(1)由题知,反应时间是t=0.4s,此时的速度是v=54km/h=15m/s,
根据v=可得,此时运动的距离:s=vt=15m/s×0.4s=6m,
故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即经过6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
(2)据(1)可知,汽车刹车后行驶的距离是:s=33m﹣6m=27m,
故当司机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即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刹车运动的距离是:s1=39m﹣27m=12m,
故据v=得,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t===0.8s。
练5 【答案】:0.95;17;17.9
【解析】:
t1=×0.4s=0.2s,
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0.2s=68m;
t2=×0.3s=0.15s,
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0.15s=51m;
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s′=s1﹣s2=68m﹣51m=17m;
这17m共用了:t′=△t+t2﹣t1=1s+0.15s﹣0.2s=0.95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17.9m/s。
模块二 力学基础
练1 【答案】:D
【解析】:
A.用手击排球,手对球施加力,排球飞走了,说明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用手轻按气球,气球会凹进去一部分,球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
C.起跑时用力蹬地,脚给地面一个力,同时地面给脚一个力,这个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可见是力的作用点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故D错误。
练2 【答案】:B
【解析】:
A.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错误;
B.因为月球对其表面的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00N重的人到达月球后,重量变为100N,故正确;
C.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它所处于的位置无关,故错误;
D.弹簧的弹力只与弹簧本身有关,与拉动时的环境无关,故错误。
练3 【答案】:A
【解析】:
弹簧秤的读数等于弹簧相连的挂钩受到力的大小,当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把物体挂在吊环上,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受重力,则弹簧秤显示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和弹簧测力计本身重力之和,所以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大于2.5N。
练4 【答案】:(1)0.5(2)弹簧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有一定的伸长(3)B
【解析】: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力为零时,伸长是0.5cm,受到拉力为1N时,伸长为1cm.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牛顿,弹簧的伸长增加0.5厘米;
(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弹簧自身有重力,弹簧水平放置其自然长度为10cm,竖直放置时由于自身的重力必然就会有一定的伸长;
(3)弹簧伸长越长,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人对弹簧施加的拉力也越大;三个同学都把拉力器上的三根弹簧拉开,都把手臂撑直,手臂越长的人,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人所用的拉力越大,故B正确。
练5 【答案】:(1)2;水平向左(2)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间相对速度大小没有关系(3)在正方体木块上适当加一重物,重复实验
【解析】:
(1)由图乙可知,拉力大小保持2N不变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在水平面,大小为2N,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故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绳子的拉力,即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不变,说明摩擦力与速度没有关系;
(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大小的关系时,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只改变压力大小,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还应增加的操作是在正方体木块上适当加一重物,重复实验。
模块三 力和运动
练1 【答案】:B
【解析】:
A.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故静止在停车位上的汽车也具有惯性,故A错误;
B.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质量减小,惯性减小,所以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故B正确;
C.下坡时自行车的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所以其速度越来越大不是因为其惯性越来越大,故C错误;
D.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要往后倒,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练2 【答案】:A
【解析】:
A.如果车向左进行加速运动,当小球从车顶落下时,小球向左的运动速度小于车前进的速度,小球会落到A点的右侧,故A正确。
B.如果车由静止向右启动,当小球从车顶落下时,小球向右的运动速度小于车前进的速度,小球会落到A点的左侧,故B错误;
C.如果车向右进行加速运动,当小球从车顶落下时,小球向右的运动速度小于车前进的速度,小球会落到A点的左侧,故C错误。
D.如果车匀速向左运动和匀速向右运动,小球从车顶落下时,由于惯性,小球向车行进方向的运动速度和车前进的速度相同,小球会落到A点的正下方,故D错误。
练3 【答案】:C
【解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车内的小球只受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小球所受合外力为零,所以无论车厢如何运动,小球相对于地面仍然处于静止状态。
练4 【答案】:C
【解析】:
由于甲车司机的背部受伤,故应该是甲车司机相对于甲车向后运动,故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情况甲车原来静止,甲车受到后面的撞击而突然向前运动,而甲车司机由于惯性保持不动,即相对于甲车向后运动而使背部受伤;第二种情况甲车向后倒车撞到乙车上而停止运动,而甲车司机由于惯性继续向后运动而使背部受伤;
乙车司机胸部受伤,应该是乙车司机相对于乙车向前运动,故也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乙车向前运动车头撞到甲车而停止,而乙车司机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到乙车上造成胸部受伤;第二种可能是乙车静止,乙车车头由于受到撞击而向后运动,而司机由于惯性保持静止而和乙车的方向盘相碰而造成乙车司机胸部受伤。
故只有C正确。
练5 【答案】:(1)慢(2)匀速直线(3)A
【解析】:
(1)接触面越光滑时,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长,速度减小得越慢;
(2)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阻力完全消失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再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将不再减小,因此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3)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推理法;
A.用真空罩和闹钟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采用的是推理法;
B.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水平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利用了转换法;
C.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练6 【答案】:C
【解析】:
A.A受到的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大小均为5N,且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B受到向下的力,一是A对B的压力,大小为5N,二是B受到的重力,大小为10N,故B受到总的向下的力为15N,故B正确;
C.B受到的重力为10N,地面给B往上支持力为15N,二者大小不等,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地面给B的支持力和B给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是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练7 【答案】:A
【解析】:
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F1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F1是5N,A受到的摩擦力是5N;
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是5N,所以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5N;
物体B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所以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水平向左的拉力F2之和等于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所以B下表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5N﹣3N=2N;
综上所述,物体B的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5N、2N,故A正确。
练8 【答案】:B
【解析】: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加速上升时,重物也加速上升,则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故B正确;
C.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重物所受的重力等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故C错误;
D.水平匀速飞行时,重物任然受力平衡,所以悬挂重物的细线不会偏离竖直方向,故D错误。
练9 【答案】:B
【解析】:
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墙对物体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为10N。
练10 【答案】:(1)相反(2)不能(3)把小纸片剪成两半(4)A
【解析】:
(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
(2)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可以将小卡片剪成两半,使拉力作用在两个小卡片上;
(4)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水平桌面上就会产生摩擦力,就会影响实验效果。
练11 【答案】:B
【解析】:
A.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木块与小车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木块受到小车对它的摩擦力,故A错误。
B.小车突然停止运动,而木块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继续向前运动,即会向右倾倒,故B正确。
C.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影响惯性,只要小车的质量不变,惯性就不变,故C错误。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练12 【答案】:D
【解析】:
(1)由v﹣t图象可知,0~2s内物体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由F﹣t图象可知,0~2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1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N,故A错误;
(2)由v﹣t图象可知,2~4s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由v﹣t图象可知,4~6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为4m/s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F﹣t图象可知,4~6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2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为2N,故C错误,2~6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N保持不变,故D正确。
练13 【答案】:C
【解析】:
在水平传送带上,a物体受重力、支持力,两个力的合力为零,若再受到摩擦力,不可能平衡,所以只受两个力作用;在倾斜传送带上,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三个力作用;故C正确,ABD错误。
练14 【答案】:B
【解析】:
A.小球在O点时,在水平相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所有外力同时全部消失,小球不受力,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将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整个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拉力和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小球在O点时作圆周运动,处于非平衡状态,故受到的重力和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拉力和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小球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处于非平衡状态,故D错误。
练15 【答案】:D
【解析】:
当黑板擦匀速下滑时,黑板擦所受的竖直向下的重力为G=2.5N,竖直向下的推力为F1=0.5N,滑动摩擦力f竖直向上,由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f=G+F1=2.5N+0.5N=3N,方向竖直向上;
当黑板匀速上滑时, 推力F2竖直向上,由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F2=G+f=2.5N+3N=5.5N,故推力大小是5.5N。
模块四 压强
练1 【答案】:B
【解析】:
一张试卷的质量约为10g,长约为0.4m,宽约为0.3m,试卷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对桌面的压力:F=G=mg=0.01kg×10N/kg=0.1N,
试卷与桌面的接触面积:S=0.4m×0.3m=0.12m2,
它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0.83Pa,与B选项最为接近。
练2 【答案】:A
【解析】:
(1)由图可知,当V甲=1cm3时,m甲=8g;当m乙=4g时,V乙=4cm3,则
ρ甲===8g/cm3,ρ乙===1g/cm3,所以==;
(2)因为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
所以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
练3 【答案】:D
【解析】:
已知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说明他们的重力相等,质量相等,由p=可知,p甲原来<p乙原来。
AB.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则剩余部分的质量也相等,即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由图示可知,S甲>S乙,由p=可知,p甲<p乙,故A、B错误;
CD.设正方体的边长为L,则由p======ρgL可知,无论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还是相同质量,甲乙的压强都不变,则p甲一定小于p乙,故C错误,D正确。
练4 【答案】:(1)16(2)6000(3)5.4×10﹣2
【解析】:
(1)t=15min=0.25h,这段时间内清洁车的行驶速度:v===16km/h;
(2)清洁车空车时停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
F=G=mg=600kg×10N/kg=6000N;
(3)清洁车满载时对地面的压力:
F′=G′=m′g=(600kg+750kg)×10N/kg=13500N,
由p=可得,满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最小值为:
S===5.4×10﹣2m2。
练5 【答案】:(1)泡沫的凹陷程度(2)甲丙(3)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解析】: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泡沫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图甲丙所示实验符合要求。
(3)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没有控制物体间压力相同,所得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是错误的。
练6 【答案】:C
【解析】:
B点的深度小于A点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知,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A、B到底部的深度相等,所以A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小于B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
因为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A和pB相等,所以容器底部甲产生的压强小于乙产生的压强;因为容器底面积相等,根据公式F=pS可知,容器底部甲产生的压力小于乙产生的压力。
练7 【答案】:A
【解析】:
因为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三种液体体积:V甲<V乙<V丙; 因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桌面受压力相等,而F=G,三个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即可知三种液体重相同(质量相同),由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ρ丙;又因为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h相同,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p丙。
练8 【答案】:D
【解析】:
①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至其上表面刚好露出水面之前,水的密度一定,容器内水的深度不变,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②从圆柱体上表面刚露出水面到圆柱体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中,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容器内水的深度逐渐减小;由于圆柱体被匀速提起,容器的形状上粗下细,根据△V排=S△h可知,水的深度减小的越来越快,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变小,并且也是减小得越来越快,符合这个规律的只有D图象,故ABC错误,D正确。
练9 【答案】:A
【解析】:
A.由于隔板是竖直放置的,所以该装置无法探究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故A符合题意;
B.在隔板的某一边倒入某种液体,观察橡皮膜是否凸起可知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可探究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故B不合题意;
C.在隔板两边倒入同一种液体,使其深度不同,观察橡皮膜凸起的方向可知两侧液体压强的大小,可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故C不合题意;
D.在隔板两边倒入不同液体,使其深度相同,观察橡皮膜凸起的方向可知两侧液体压强的大小,可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故D不合题意。
练10 【答案】:>;增大
【解析】:
读图可知,压强计的探头在两液体中的深度是相同的,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左边小于右边,说明甲中的压强更大,故可以判断甲液体的密度更大。
若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根据p=ρgh可知,应增大乙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