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谭庄二中“基于课程标准、中招考点、两类结构”的
教案设计
原备学校:谭庄二中
重备:蒋智慧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故宫博物院》教案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2、教材分析
说明文,作者往往会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使用一定的说明顺续,因此,老师要让学生知道,课文是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
3、中招考点
从选材内容上来看:阅读材料均来自课外,所选文章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生活、最新科技、生态自然、生命规律等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
从考查点上看: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把握说明顺序都是中招考查范围。
4、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通过前几篇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但相关考点掌握得还不好。
二、复习目标
1、朗读课文,识记本文生字词。
2、默读课文,能找出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3、填写课后图表,能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设计一个活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
2、针对目标二,设计一个活动:通过默读课文,能找出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3、针对目标三,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填写课后练习一的图表,能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四、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学习目标一:朗读课文,识记本文生字词。
自学指导一:
内容:《故宫博物院》
方法: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
时间:5分钟
检测:完成自学检测一
自学检测一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矗立 鳌头 湛蓝 额枋 蟠龙 藻井
击磬 鎏金 檀香 金銮殿 黄传惕
2、词语解释
矗立 湛蓝
攒 迥然不同
井然有序 水深火热
学生能准确地读出字音,并解释词语。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学习目标二:默读课文,能找出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自学指导二:
内容:《故宫博物院》
方法:默读课文,画出有关故宫博物院特点的句子,再从文中找出依据。
时间:5分钟
检测:完成自学检测二
自学检测二
故宫博物院有什么特点?试从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⑴宏大壮丽
(“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⑵建筑精美
(“城墙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白玉石桥”。)
⑶布局统一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学生能够找出有关故宫博物院特点的句子,并能在文中找出依据。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学习目标三:填写课后图表,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自学指导三
内容:课后练习题一
方法: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图表,说出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时间:5分钟
检测:完成自学检测三
自学检测三
1、下面是故宫博物院的简略平面图,请根据课文,在图中方框内标出相应的故宫建筑的名称。
2、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博物院的?
明确:空间顺序
学生能根据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出相应的故宫建筑的名称,并能准确说出本文主要是按空间顺序介绍故宫博物院的。
五、限时训练
选择你所在的城市中最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物,向别人介绍。
课件12张PPT。《故宫博物院》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识记本文生字词。
2、默读课文,能找出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3、填写课后图表,能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学习目标一:朗读课文,识记本文生字词。自学指导一
内容:《故宫博物院》
方法: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
时间:5分钟
检测:完成自学检测一自学检测一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矗立 鳌头 湛蓝
额枋 蟠龙 藻井
击磬 鎏金 檀香
金銮殿 黄传惕chùáozhànfāngpánzǎoqìngliútánluántì2、词语解释
矗立
湛蓝
攒
迥然不同
井然有序
水深火热高耸地立着。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聚在一起;拼凑。形容差别很大。形容整齐的样子。比喻人民极其痛苦的生活环境。学习目标二:默读课文,能找出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自学目标二
内容:《故宫博物院》
方法:默读课文,画出有关故宫博物院特点的句子,再从文中找出依据。
时间:5分钟
检测:完成自学检测二自学检测二故宫博物院有什么特点?试从文中找出依据。明确:⑴宏大壮丽
(“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⑵建筑精美
(“城墙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白玉石桥”。)
⑶布局统一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学习目标三:填写课后图表,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自学指导三
内容:课后练习题一
方法: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图表,说出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时间:5分钟
检测:完成自学检测三1、下面是故宫的简略平面图,请根据课文,在图中方框内标出相应的故宫建筑的名称。
北 ( 4 )( 5 )( 1 )( )( 7 )( 6 )( 3 )( 2 )( 14 )( 11 )( 12 )( 13 )( 8 )( 9 )( 10 )( 15 )1.午门
2.神武门
3.西华门
4.东华门
5.角楼
6.金水桥
7.太和门
8.太和殿
9.中和殿
10.保和殿
11.乾清宫
12.交泰宫
13.坤宁宫
14.御花园
15.景山2.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
空间顺序限时训练选择你所在的城市中最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物,向别人介绍。商水县谭庄二中“基于课程标准、中招考点、两类结构”的
教案设计
原备学校:谭庄二中
重备:蒋智慧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故宫博物院》教案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2、教材分析
说明文,作者除了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还会使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使用合理的说明顺序时,会选择立足点,使用恰当的方位词;另外,作者还会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3、中招考点
从选材内容上来看:阅读材料均来自课外,所选文章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生活、最新科技、生态自然、生命规律等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
从考查点上看:说明方法及作用考查几率颇高,把握说明顺序也是中招考查范围。
4、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通过前几篇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和相关考点,但也存在对说明方法的判断还不够准确,以及不知如何回答说明方法的作用的问题。
二、学习目标
1、研读太和殿部分和内廷部分,找出方位词,说出详略的安排。
2、找出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设计两个活动:通过研读太和殿部分和内廷部分,找出方位词,说出详略的安排。
2、针对目标二,设计一个活动:找出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学习目标一:研读太和殿部分和内廷部分,找出方位词,说出详略的安排。
自学指导一:
内容:太和殿部分(4-10段)方法:自学、交流、展示
时间:5分钟
检测:1、为什么重点介绍太和殿?按什么顺序介绍的?以什么为立足点?
2、太和殿中为什么有那么多龙的图形?为什么强调太和殿建在中轴线上?
自学检测一:
1、为什么重点介绍太和殿?按什么顺序介绍的?以什么为立足点?
明确: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威的地方,所以要重点介绍。
按空间方位顺序介绍顺序的,方位词: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仰望殿顶。
立足点:朱漆方台。
2、太和殿中为什么有那么多龙的图形?为什么强调太和殿建在中轴线上?
明确:用龙来象征皇帝的尊严;是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自学指导二
内容:内廷部分(11-15)
方法:自学、交流、展示
时间:5分钟
检测:内廷部分主要介绍了什么?后三宫在气氛和图饰上与三大殿相比有什么变化?
自学检测二
内廷部分主要介绍了什么?后三宫在气氛和图饰上与三大殿相比有什么变化?
明确:主要介绍后三宫和御花园;介绍了建筑物的功用、布局、特点、历史,图案的变化少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图饰中又加入了凤饰。
学生能够明确的太和殿的介绍顺序和立足点。
学生能够说出内廷部分介绍了什么,与三大殿的区别
写说明文要做到:
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如故宫博物院----宏大壮丽、布局统一、建筑精美。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参观建筑物---以空间方位顺序为主,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
突出重点:一组建筑物要突出重点,如介绍三大殿中的中心---太和殿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学习目标二:找出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岀它们的作用。
自学指导二:
内容:《故宫博物院》
方法: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说出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思考它们的作用。
时间:5分钟
检测: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说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自学检测二
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说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1、作诠释(文章开头在介绍故宫的历史和各殿、宫的用途时都用了诠释的说明方法)
2、列数字(在总说故宫博物院的规模以及具体说明太和殿的布局、外观、内景时,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打比方(在说明金水河的美丽时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4、作比较(在介绍前三殿和后三宫的建筑风格、图案时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学生能找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说出使用的说明方法,经过思考能说出它们的作用。
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列举了……的例子,准确直接具体地说明了……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便于读者理解。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科学准确地说了……的……特点,令人信服。 3、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化抽象为具体,易于读者理解,增强文章的趣味性。4、作比较:通过……与……的比较,突出说明了……的本质特征(地位、影响等)。
5、下定义:……是……,准确简明地说明了……的本质特征。
6、分类别:为了说明……的特征,条理清晰地从……方面分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7、列图表:用画图表的方式直观简明地说明了……地……热证,增强说明的直观性。
8、摹状貌:生动具体地说明了……
9作诠释:明白清楚地说明了……
10、引用:引用名言、格言、谚语等具体详实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引用神话故事、新闻、谜语,生动地说明了……,增强文章趣味性。
五、限时训练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年代,1661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290年的历史。全
宫占地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段与男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的形式,显得端庄而雄浑。宫殿外部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雄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者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连接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磅礴,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葱的园林中。
正宫前面是一座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荫中女神雕像亭亭玉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塑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1、第一段交代凡尔赛宫的_________________,并用了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凡尔赛的艺术价值。
(地理位置 打比方)
2、第二段是交代凡尔赛宫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时间,然后说明全宫占地面积,从中可以知道凡尔赛宫共分两大部分,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动工 竣工 宫殿建筑 园林)
3、第二、三段中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各举例分析其作用。
(“全宫占地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凡尔赛宫占地面积大、气势磅礴的特点。
“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的形式”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它的端正、雄浑的特点。)
作为宫殿建筑,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有什么相似之处?
(规模宏大,布局严密、和谐,建筑精美,外观壮丽。)
在建筑、陈设、装潢等方面,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这两座宫殿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故宫博物院突出封建帝王的皇权地位;凡尔赛宫讲究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
课件16张PPT。《故宫博物院》学习目标1、研读太和殿部分和内廷部分,找出方位词,说出详略的安排。
2、找出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岀它们的作用。 学习目标一:研读太和殿部分和内廷部分,找出方位词,说岀详略的安排。
自学指导一
内容:太和殿部分(4-10段)
方法:自学、交流、展示
时间:5分钟
检测:1、为什么重点介绍太和殿?按什么顺序介绍的?以什么为立足点?
2、太和殿中为什么有那么多龙的图形?为什么强调太和殿建在中轴线上?自学检测一1、为什么重点介绍太和殿?按什么顺序介绍的?以什么为立足点?明确: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
显示皇威的地方,所以要重点介绍。
按空间方位顺序介绍顺序的,
方位词: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仰望殿顶。
立足点:朱漆方台。2、太和殿中为什么有那么多龙的图形?为什么强调太和殿建在中轴线上?明确:用龙来象征皇帝的尊严;是为了强调皇
权这个中心。自学指导二
内容:内廷部分(11-15)
方法:自学、交流、展示
时间:5分钟
检测:内廷部分主要介绍了什么?后三宫在气氛和图饰上与三大殿相比有什么变化? 自学检测二内廷部分主要介绍了什么?后三宫在气氛和图饰上与三大殿相比有什么变化?明确:主要介绍后三宫和御花园;介绍了建筑物
的功用、布局、特点、历史,图案的变化少了庄
严肃穆的气氛,图饰中又加入了凤饰。 要点归纳写说明文要做到: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如故宫博物院----宏大壮丽、布局统一、建筑精美。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参观建筑物---以空间方位顺序为主,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
3、突出重点:一组建筑物要突出重点,如介绍三大殿中的中心---太和殿 学习目标二:找出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自学指导二:
内容:《故宫博物院》
方法: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说出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思考它们的作用。
时间:5分钟
检测: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说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自学检测二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说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1、作诠释(文章开头在介绍故宫的历史
和各殿、宫的用途时都用了诠释的说明方法)
2、列数字(在总说故宫博物院的规模以及具体
说明太和殿的布局、外观、内景时,主要运用
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打比方(在说明金水河的美丽时运用了打比
方的说明方法)
4、作比较(在介绍前三殿和后三宫的建筑风格、
图案时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要点归纳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列举了……的例子,准确直接具体地说明了……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便于读者理解。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科学准确地说了……的……特点,令人信服。 3、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化抽象为具体,易于读者理解,增强文章的趣味性。4、作比较:通过……与……的比较,突出说明了……的本质特征(地位、影响等)。5、下定义:……是……,准确简明地说明了……的本质特征。
6、分类别:为了说明……的特征,条理清晰地从……方面分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7、列图表:用画图表的方式直观简明地说明了……地……热证,增强说明的直观性。
8、摹状貌:生动具体地说明了……
9作诠释:明白清楚地说明了……
10、引用:引用名言、格言、谚语等具体详实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引用神话故事、新闻、谜语,生动地说明了……,增强文章趣味性。 限时训练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年代,1661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290年的历史。全
宫占地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段与男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的形式,显得端庄而雄浑。宫殿外部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雄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者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连接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磅礴,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葱的园林中。
正宫前面是一座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荫中女神雕像亭亭玉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塑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1、第一段交代凡尔赛宫的_________________,并用了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凡尔赛的艺术价值。
2、第二段是交代凡尔赛宫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时间,然后说明全宫占地面积,从中可以知道凡尔赛宫共分两大部分,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第二、三段中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各举例分析其作用。 地理位置 打比方 动工 竣工 宫殿建筑 园林 “全宫占地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
方米”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
了凡尔赛宫占地面积大、气势磅礴的特点。
4、作为宫殿建筑,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有什么相似之处 ?
5、在建筑、陈设、装潢等方面,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这两座宫殿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的形式”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它的端正、雄浑的特点。 规模宏大,布局严密、和谐,建筑精美,外观壮丽。 故宫博物院突出封建帝王的皇权地位;凡尔赛宫讲
究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 。《故宫博物院》限时训练(谭庄二中)
一、基础知识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矗立( ) 湛蓝( ) 蟠龙( ) 金銮殿( ) 檀香( )
鳌头( ) 击馨( ) 鎏金( ) 矫健( )
2、找出下面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亭台楼阁 青松翠柏 色彩鲜明
B、和谐统一 池馆水榭 雄伟壮丽
C、滕罗翠竹 花坛盆景 相互衬映
D、烟雾缭绕 龙凤呈祥 井然有序
3、给下列句子选出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1)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 (完整 工整 整齐)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2)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 (精致 精美 精彩)的汉白玉石桥。
(3)三座大殿 (耸立 矗立 挺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惊喜 吃惊)。
4、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
(2)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 )
(3)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
5、按照下列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仿写相应的句子。
(1)例句: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2)例句: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显得十分美丽。
二、整体内容
6、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是 ,而且在结构上 和 相结合。
7、本文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 向 方向,逐次介绍建筑物,先介绍“ ”部分,后介绍“ ”部分。
8、故宫的“三大殿”指 。
9、说明建筑物的说明文一般采用 顺序,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一般采用 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过程的说明文一般采用 顺序。这是由 决定的。
三、重点文段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大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朗,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金銮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10、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说明的重点?
11、找出第2段中的方位词,说说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12、概括一下太和殿的特征。
13、请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文化知识简单地说一说,太和殿的装饰为什么有许多龙的图案?
14、在故宫中,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龙”,我们是“龙”的传人,中国是“龙”的故乡,请完成下面两道题。
(1)写出几个含有“龙”字的成语。(不少于4个)
(2)“龙”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请你写出“龙”在中国有哪些象征意义?
15、“故宫”现在为什么也叫“故宫博物院”?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说说自己的见解。
参考答案:
1、chù zhàn pán luán tán áo qìng liú jiǎo
2、C
3、(1)完整(2)精美(3)矗立(4)惊叹
4、(1)列数字(2)作比较(3)打比方
5、示例:(1)高高的白杨树像一位巨人昂首挺立。
(2)花草树木、农舍别墅,点缀在绿野沃土之上,显得格外迷人。
6、空间顺序 总说 分说
7、南 北 前朝 内廷
8、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9、空间 逻辑 时间 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10、因为太和殿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外部特征: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华美的殿檐,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 内部特征:正中是朱漆方台,台上为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两旁有蟠龙金柱,顶部中央藻井有一条雕金蟠龙
功用: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11、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空间顺序: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向后,向两旁;以雕金蟠龙为立足点,向周围,向下。
12、外观雄伟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
13、故宫建筑突出了“龙”,所以对故宫建筑的说明也应突出“龙”。“龙”具有象征意义,突出“龙”是为了突出皇权的威严。
14、(1)示例: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争虎斗等。
(2)吉祥、富贵、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还象征着出人头地、不同凡响。
15、故宫又叫“故宫博物院”,是着眼于它的丰富的收藏品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