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故乡明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月是故乡明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5 16:1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徘、徊”等生字,读准多音字“燕”。
2.通过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梳理,能说出由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并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3.通过品读有关月亮的诗词,结合文章内容,体会中国文学中“寄情于月”的文化语境。
4.通过体会作者的表达智慧,激发深入了解季羡林先生的兴趣,以本文为引,进一步深入阅读。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梳理,能说出由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并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紧扣月亮,导入新课
1.师:说起月亮,很多人都喜欢,谁来说说自己赏月的情景?(生自由说)是啊,不管是月圆月缺,在你们眼里,月亮都很美。有一位老人,他一生阅历丰富,见到过许多地方的月亮,但在他心里却都比不上自己家乡苇坑上空的那轮小月亮,这位老人就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
2.出示PPT:介绍季羡林
3.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月是故乡明》(板书,齐读课题)。这句话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PPT出示)。安史之乱时,杜甫和几位弟弟离散,面对夜空中的明月,写下了这首诗,其中就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检测预习,初步感知
(一)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1.PPT出示文中描写景物的四字词,生自由读,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
2.关注“燕园胜地”的“燕yān”,读第一声,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名。国名、地名、姓氏都读“yān”。北京大学的前生叫“燕京大学”,北大是一座很美的园林大学,所以又称“燕园”。
3.选择其中的某个词语,想象画面,说一说。
4.结合预习手册,把指定的词语填入句子括号里,并读好句子。
(二)结合提示,整体感知
1.结合课文提示,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月亮?(故乡的月亮、外国的月亮、燕园的月亮)
三、走进故乡月
1.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童年往事?(数星星、捉知了、点篝火、看月亮、梦月亮。)PPT出示课文段落,根据学生回答做批注,点拨。
2.师:那在那样美丽的夜晚,作者还可能做些什么?(生答)回忆那些好玩的事情,作者内心有什么感受?(快乐,向往……)哪句话直接让我们读到了他的心情?(“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到”)生感情朗读,读出快乐。
四、感受他乡月
1.过渡: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作者六岁那年就去济南求学了。PPT出示第5段内容“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标出时间轴:1911年出生→1917年济南求学→1930年赴京读书→1934年回济教书→1935年出国留学→1946年北大教书。
2.指名读,思考:你了解到了什么?(作者在故乡待的时间很短)在漂泊天涯的日子里,作者又经历了什么呢?有什么感受?
3.合作探究:默读课文5—7段,思考作者写了哪些经历,抒发了哪些感受。写批注,同桌交流。
4.生反馈,师点拨。
①引导学生关注描写他乡月亮美的句子,谈感受。
②关注直接抒情的句子,感受作者的思乡情。(PPT出示“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③思考:作者为什么多次用“小”来形容故乡的月亮
(作者用“小”字来修饰月亮,使家乡的月亮显得更平凡、可爱,“我”故意拿故乡的“小月亮”和见过的他乡的那些壮阔的、美妙绝伦的月亮作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更加强烈而真挚地表达出“我”对故乡深厚而独特的情感:故乡平凡,但故乡永远是“我”的最爱。)
④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故乡的深切感情。
5.升华:作者辗转一生,为什么心中始终放不下故乡的月亮呢?(看一段作者回故乡祭拜母亲的视频,谈见解)月亮就是游子的故乡,作者就是通过月亮来寄托他的思乡、思亲。(饱含深情地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五、品读诗中月
1.师:在绵阳不绝的乡愁中,人们写下了多少感人肺腑的诗篇。试着找找出课文中所引用的诗词中的月亮。(第二自然段:“月是故乡明”“山高月小”“三潭印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望月思乡的古诗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课后找一找季羡林其他的文章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