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表示甲乙两株豌豆体内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Y和y、D和d、R和r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B.若甲作为母本,则产生的雌配子有YdR、Ydr、ydR、ydr
C.若乙中Y、y和D、d间发生染色体互换,则乙产生的配子有4种
D.若仅考虑Y和y、R和r两对基因,甲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
2.果蝇的体色与翅形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纯合的灰体长翅与黑体残翅个体杂交,F1全是灰体长翅,将F1灰体长翅雌果蝇与黑体残翅雄果蝇杂交(正交),后代灰体长翅与黑体残翅比例为1:1;F1灰体长翅雄果蝇与黑体残翅雌果蝇杂交(反交),后代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体长翅:黑体残翅=4:1:l:4。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两对相对性状中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灰体对黑体为显性
B.控制果蝇体色和翅形的每对基因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
C.F1中灰体长翅雄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
D.若让F1中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代中长翅:残翅=1:1
3.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两对基因中的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B.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
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D.自交后代中双隐性个体所占比例为1/12
4.某种植物有雌株、雄株和两性植株三种性别类型,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雌株,不含A基因但含有A+基因时表现为两性植株,只含a基因时表现为雄株,其花颜色由两对基因(B和b,E和e)控制(见下表),为研究该两对基因是否存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用了基因型为BbEe的粉色两性植株自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基因组合 B_ Ee B_ ee B_EE或bb__
植物颜色 粉色 红色 白色
A.控制该植物性别的复等位基因是隐关系为A>A+>a,可组成6种基因型
B.若该植物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雌株占1/2; 若A+a的植株自交两代,F2中雌株占1/8
C.若粉色植株自交后代粉色:红色:白色=6:3:7,即两对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D.若花颜色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粉色植株自交后代粉色:白色=1:1
5.大麦中,带壳(M)对裸粒(m)为显性、散穗(N)对密穗(n)为显性。现有杂合带壳散穗植株与隐性纯合植株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数目:带壳散穗 145、带壳密穗 341、裸粒散穗 350、裸粒密穗151。可推测
A.M、N 基因完全连锁 B.M、n 基因完全连锁
C.m、n 基因不完全连锁 D.m、N 基因不完全连锁
6.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只能产生一种表现型的是( )
A.BbSs×BbSs B.BbSs×bbSs C.BbSs×bbss D.BBSS×bbss
7.果蝇的体色有黄身(A)、灰身(a)之分,翅形有长翅(B),残翅(b)之分。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因某种精子没有受精能力,导致F2的4种表现型比例为 5:3: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果蝇体色和翅形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
C.不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基因组成是ab D.F2黄身长翅果蝇中双杂合子的比例为3/5
8.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型。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得到F1,再自交得到F2,在F2中表现45厘米高度的个体基因型为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9.某植物细胞中,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共同决定果实的形状。将两纯合的圆形果实植株杂交,F1果实全为扁形,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果实:圆形果实:长圆形果实=9:6:1。则F2圆形果实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是( )
A.1/3 B.2/3 C.1/6 D.5/6
10.已知某植物的抗病(A)和不抗病(a)、花粉长形(B)和花粉圆形(b)、高茎(D)和矮茎(d)三对性状能自由组合。现有4株纯合的植株,其基因型分别为:①aaBBDD;②AABBDD;③aaBBdd;④AAbbDD.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任意选择两植株杂交都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B.欲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杂交组合只有①和④、②和③
C.欲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可选择③和④进行杂交
D.欲通过检测花粉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④和任意植株杂交
11.若每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基因型中能产生四种配子的是( )
A.YyRR B.AaBBCc C.BbDDee D.MmNNPP
1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时,用F1作亲本进行了测交实验
B.豌豆是自花受粉植物,实验过程中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C.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13.南瓜果实的白色(A)对黄色(a)是显性,盘状(B)对球状(b)是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 aabb D.AaBB×AABb
14.已知A与a、B与b、C与c三对等位因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基因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基因型有1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15.下列关于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利用杂合子Dd自交,后代性状之比为3:1,可以验证分离定律
B.利用杂合子AaBb测交,后代性状之比为1:1:1:1,可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C.利用杂合子Dd进行单倍体育种得到植株D:植株d=1:1,可以验证分离定律
D.利用花粉鉴定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需要花粉拥有至少两种可观测的相对性状
二、填空题
16.孟德尔针对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提出的“自由组合假设”:F1(YyRr)在产生配子时, 彼此分离, 可以自由组合。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
17.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
选择豌豆作实验材料的优点: 。
【实验步骤】
①两性花(如豌豆)人工杂交的步骤: 。
②单性花(如玉米)人工杂交的步骤: 。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相关概念】
相对性状: 。
性状分离: 。
【易错易考】
①孟德尔并未提“基因”、“染色体”,提的是“遗传因子”。
②分离定律的实质: 。
③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
18.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 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 。
(2) 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 。
(3)F2中有 种雌雄配子结合方式; 种基因型; 种表型,比例为 。
19.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做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 和 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 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 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
20.原文填空:
(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 是互不干扰的;在 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3)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 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 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4)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总反应式: 。
无氧呼吸酒精途径的总反应式: 。
(5)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 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做 。
21.已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Cc、1YYrrCc、1YyRRCc、1YyrrCc、2YYRrCc、2YyRrCc,且是按自由组合规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基因型是 、 。
22.请写出分离定律的内容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1)分离定律:
(2)自由组合定律:
23.孟德尔用 实验验证了其“自由组合假设”是正确的。
24.从数学角度看,(3∶1)2的展开式为9∶3∶3∶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 的乘积。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果对每一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其性状的数量比都是 ,即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 。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 。
25.假说—演绎法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 以后,通过 和 提出解释问题的 ,根据假说进行 ,再通过 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 ,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26.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孟德尔能够发现遗传规律的原因分析如下:①材料:正确选择 作实验材料。②对象:由 对相对性状到 对相对性状。③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 学分析。④程序:运用 法。
27.用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 F1, F1 自交得 F2, F2 中出现的亲本没有的性状是 。
28.测交实验结果能说明: 。
29.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比较项目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适用的相对性状对数 (1) (2)
等位基因对数 (3) (4)
等位基因与染色体 的位置关系 (5) (6)2对或2对以上等位基因
30.测交时的隐性亲本只产生一种只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这种配子不会遮盖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所以,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反映F1所产生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D
6.D
7.C
8.C
9.B
10.B
11.B
12.A
13.C
14.D
15.C
16. 每对遗传因子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 YR、Yr、yR、yr 1∶1∶1∶1
17. 假说—演绎法 花大易操作、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为纯种、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测交后代高茎:矮茎≈1:1,与预期结果相符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和;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①提出假说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b、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c、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且数量比相等。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②遗传图解
测交后代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与预期结果相符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8. (1)两对等位基因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6 9 4 9∶3∶3∶1
19. 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 组合 同一性状的成对 不同性状
20. 分离和组合 形成配子 脂肪 ATP 载体蛋白 化学反应 CO2+H2O →(CH2O)+O2 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稳定性差异 细胞凋亡
21. YYRrCC YyRrcc
22.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3.测交
24. 3∶1 分离定律 (3∶1)2
25. 观察和分析/分析和观察和 推理/想象 想象/推理 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 相符
26. 豌豆 一 多 统计 假说—演绎
27.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28.F1的配子种类及比例、F1的基因型
29. 1对 2对或2对以上 1对 2对或2对以上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分别位于2对或2对以上的同源染色体上)
30.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