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复习与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复习与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25 16:3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复习与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A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B.过程②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的比值为2
C.过程③着丝粒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与体细胞中相同
D.A、B、C的名称分别是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
2.有研究表明,人类卵母细胞由于缺乏KIFC1蛋白,在分裂过程中常出现多极纺锤体,而小鼠、牛等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纺锤体则总是很稳定。剔除了小鼠和牛卵母细胞中的KIFC1蛋白后,小鼠和牛的卵母细胞会像人类卵母细胞一样组装出不稳定的纺锤体。根据该研究结果,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人类出现异常卵细胞的概率高于小鼠和牛等哺乳动物
B.人类细胞中的KIFC1蛋白合成基因最可能在胚胎发育早期丢失
C.将KIFC1蛋白导入人类卵母细胞可能是一种减少缺陷卵子的潜在方法
D.小鼠的KIFC1蛋白合成基因也可能在除卵母细胞外的其他细胞中表达
3.某雄性生物(2n=8)基因型为 AaBb,A、B 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该生物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一个基因型为 Ab 的精子。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 DNA 分子数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时期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均为 8 个
B.甲时期细胞含有 1 条 X染色体、乙时期细胞中含有 2 条 X 染色体
C.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一个精子的基因型是ab 或 aB
D.若该生物与基因型为aabb 的雌性测交,子代分离比为 45:5:5:45,则该雄生物中发生互换的精原细胞的比例为 1/5
4.兔毛色的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C、c和G、g表示。现将纯种灰兔与纯种白兔杂交,F1全为灰兔,F1自交产生的F2中,灰兔∶黑兔∶白兔=9∶3∶4。已知当基因C和G同时存在时个体表现为灰兔,基因c纯合时个体表现为白兔。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c与G、g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亲本的基因型是CCGG和ccgg
C.F2白兔中纯合子的个体占1/4
D.若F1灰兔测交,则后代有3种表现型
5.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甲组 乙组 丙组
染色体数目(个) 16 8 4
细胞数目(%) 15 55 30
A.只有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
B.乙组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
C.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
D.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X和一条Y
6.图1和图2分别表示果蝇的卵原细胞和由其形成的卵细胞中的3号染色体。若E、e和F、f表示位于该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2的产生是由于图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与图2细胞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eF、Ef和Ef
C.图1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但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图1中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7.下列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XX代表男性
B.两性花玉米的雌花和雄花中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鸟类、两栖类的雌性个体都是由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组成
D.环境不会影响生物性别的表现
8.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9.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体内两个不同时期的分裂模式图,其中染色体上标注的是相应位置上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中两个细胞的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B.图①中细胞2的基因型是aaBB
C.图②所示的细胞中有8个DNA
D.图②所示的细胞中有4个四分体
10.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1.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配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配对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B.配对后的染色体将进行复制
C.只有同源染色体才能配对
D.配对后形成的每个四分体含有4个DNA分子
12.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一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内含8条染色体
B.此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C.此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
D.此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形成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
13.下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体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过程②存在细胞的分裂、分化等过程
C.过程④中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复制1次,而细胞连续分裂2次
D.过程①和④有利于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出多样性
14.减数分裂Ⅰ时,若同源染色体异常联会,则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可进入1个或2个子细胞;减数分裂Ⅱ时,若有同源染色体则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若无同源染色体则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异常联会不影响配子的存活、受精和其他染色体的行为。基因型为Aa的多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时,仅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异常联会且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上述精原细胞形成的精子与基因型为Aa的卵原细胞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已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不考虑其他突变,上述精子和受精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最多分别为( )
A.6;9 B.6;12 C.4;7 D.5;9
15.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蝇易饲养、繁殖快、相对性状明显,可作为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
B.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将果蝇的眼色基因与X染色体联系到了一起
C.果蝇经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2对
D.性染色体异常XXY的果蝇,其体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
二、填空题
16.1961年首次报道性染色体为3条的XYY男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举止异常,性格多变,容易冲动,部分患者的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你认为这种病是父母哪一方在减数分裂的哪个时期出现异常引起的? 。为避免这些性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出生,临床上应进行哪些检查才能预防? 。
17.“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从遗传的物质基础和性别控制的角度,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鸡是ZW型性别决定,公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ZZ),母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这只公鸡与母鸡交配,后代的性别会是怎样的? 。
18.从细菌到人类,性状都受基因控制。是否所有生物的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 为什么?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C
6.C
7.B
8.A
9.C
10.D
11.B
12.C
13.A
14.A
15.A
16. 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异常 母亲怀孕后应及时接受产前检查,如羊水检查
17.下过蛋的母鸡变成公鸡,其遗传物质不变,性染色体仍为ZW,在环境因素影响下,雄性激素分泌增多,表现出雄性的第二性征;雌雄性别比例是2:1
18. 否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配规律,该规律只适用于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真核细胞的核遗传。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