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张PPT)
解题方法:
(1)首先明确考查内容有关的知识点
(2)分析的表中数据隐含的变化规律。
一般有二种情况:
A、表中数据具有定量关系,可通过数据加减乘除计算找出规律,或以“n”倍递增(正比),或以“1/n”倍递减(反比);或成平方倍关系
B、数据只存在着递增或递减的变化趋势,但定量规律又不准确,只能作定性解答。
(3)注意有用数据、错误数据的判断与处理。
专题三:表格类题目
次数 A1读数(A) A2读数(A) V1读数(V) V2读数(V) V3读数(V)
1 0.4 0.4 4 8 12
2 0.6 0.6 5 6 12
3 0.8 0.8 8 4 12
●有一位同学按右图11所示连接电路进行实验,电阻R保持不变,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出实验数据如下表。问题:右图所示电路为 联电路;
分析右表1的实验数据,可以归纳出哪些结论?
串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返回
返回
●按图14所示电路对额定电压为3.8v的灯泡进行实验测得到一些数据,如表4。根据这些数据和现象,回答问题: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
2)小灯泡亮度变化规律是 。
3)实验中发现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没有成正比,原因是 。
次数 1 2 3 4 5
U/v 3.0 3.5 3.8 4.0 4.5
I/A 0.28 0.30 0.31 0.32 0.34
亮度 增加
1.178W
随实际功率增大亮度增加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次数 1 2 3 4 5
U/v 3.0 3.5 3.8 4.0 4.5
I/A 0.31 0.35 0.37 0.39 0.30
R/欧
用伏安法测电阻,现有器材待测电阻一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一个,干电池4节,导线若干。
(1)为了使测量值更加精确,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则实验中最好再增加一个仪器是: ;
(2)实验中得到如下表所示数据,则该待测电阻的阻值是 (保留0.01)
滑动变阻器
10.05欧
为氯化钠和碳酸内晶体在0℃—30℃的溶解度。我们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20℃—30℃温度范围内两者的溶解度s可能相等,s的取值范围是: ;实验室里有一混有少量氯化钠的不纯碳酸钠晶体,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提纯(写出操作步骤1、 ;
2、 。
0℃ 10℃ 20℃ 30℃
NaCl 35.7g 35.8g 36g 36.3g
Na2CO310H2O 7g 12.5g 21.5g 38.8g
温度
溶解度
物质
加适量水使它们完全溶解
放在0℃的恒温环境中冷却、过滤。
返回
返回
●小刚想研究斜面能省多少力,找来几个很光滑的斜面进行研究,他保持各个斜面高度相同,对重12牛的小车进行实验,如图13所示,得到如表3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高度相同时,在光滑斜面拉物体拉力大小与斜面长成反比。
斜面长L 0.6 0.8 1.0 1.2
拉力N 10 7.5 6 5
1 2 3 4
取样品质量/g 50 50 50 50
取稀硫酸质量/g 40 80 120 160
产生气体质量/g 0.4 0.8 1.0 1.0
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分四次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试计算:
黄铜屑中锌的质量分数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 乙 丙
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 20 20 40
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 200 240 200
反应后过滤、干燥所得固体质量/g 4 4 24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与某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表。
金属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甲制得的硫酸亚铁的质量
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三表格题
1.某同学按图(a)、(b)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分别进行实验。在这两个电路中,电阻R1与R2为不同的定值电阻。实验时,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滑片P的位置,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一、二所示。
表一 表二
序号 A1表示数(安) A2表示数(安) V1表示数(伏) V2表示数(伏) 序号 A1表示数(安) A2表示数(安) V1表示数(伏) V2表示数(伏)
1 0.2 0.5 6 6 4 0.2 0.2 2 6
2 0.2 0.6 6 6 5 0.3 0.3 3 6
3 0.2 0.8 6 6 6 0.4 0.4 4 6
(1)对上述电路和表格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表一中的实验数据是该同学根据图____〔选填“(a)”或“(b)”〕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测得的。
(2)分析_______〔选填“表一”或“表二”〕中电表_____与电表_____的示数关系(填表中电表符号),可归纳出的结论是:当电阻_______不变时(选填“R1”、“R2”或“R”),通过该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时,得到下表一些物体的相关数据。根据数据规律可知,对动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当一个同学用力向前水平推出4千克的铅球时,如果铅球离开手时的初始速度是5米/秒,此同学对该铅球做功 焦。
质量(千克) 速度(米/秒) 动能(焦)
行走的牛 400 0.4 32
跑百米的运动员 50 8 1600
飞行的子弹 0.04 400 3200
3、某班同学进行登楼比赛,看谁做功快。甲乙同学记录自己两次从一楼跑到确定的楼层所用的时间,并填入下面表格中,然后将有关的物理量也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学生 实验序号 学生的质量(千克) 楼梯的高度(米) 登梯做的功(焦耳) 所用的时间(秒)
甲 1 50 3 1470 5
2 50 3 1470 8
乙 3 54 6 3175.2 12
4 54 3 1587.6 5
分析比较实验次数_________,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做功所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_。
分析比较实验次数2与3,若要比较甲乙两为同学做功的快慢,则可以比较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那位同学做功快。因此为了比较做功快慢,还应在表格中添加栏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体下落的快慢与什么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有关呢?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教学楼上做了以下实验:先后让四个物体从同一高度释放,测量下落到同一水平面上所用的时间。经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后,得到以下的数据: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 体 小石块1 小石块2 羽毛球 小石块1和羽毛球拴在一起
质 量(g) 24 52 6.5 30.5
下落时间(s) 1.45 1.44 2.86 1.93
(1)他们分析上面的实验数据后认为,实验数据不支持“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观点。
不支持依据1:小石块2比小石块1重,但下落的几乎一样快。
请你利用上面数据,说出另一种不支持的依据: ▲ 。
(2)他们发现,该实验数据支持“物体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的快慢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的观点。实验结果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物体并非自由下落,因物体下落时还要受 ▲ 的影响。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不同的实心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并松手后,发现有的物块上升至液面,有的物块下降至容器底部。为了研究实心物块的质量和体积对此现象的影响, 他们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表一、表二为该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 到的实验现象。
表一:液体甲(质量为 8.0 千克,体积为 8×lO-3 米 3)
实验序号 物块 质量(×10-3千克) 体积(×10-6米3 ) 现 象
1 A 7.5 30 上升至液面
2 B 25.2 42 上升至液面
3 C 24.3 27 上升至液面
4 D 21.6 12 下降至底部
5 E 91.8 34 下降至底部
表二:液体乙 ( 质量为 6.4 千克 , 体积为 8×lO-3 米3)
实验序号 物块 质量(×10-3千克) 体积(×10-6米3 ) 现 象
6 A 7.5 30 上升至液面
7 B 25.2 42 上升至液面
8 C 24.3 27 下降至底部
9 D 21.6 12 下降至底部
10 E 91.8 34 下降至底部
(1) 小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4 和 3与5 ( 或 6与9 和 6与10 )的数据及现象, 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块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体积无关;跟它的质量有关,且质量小的物 块上升,质量大的物块下降。小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4 和 2与4 ( 或 6与8 和 7与8)的数据及现象,得出结 论:在液体中,物块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质量无关;跟它的体积有关,且体积大的物块上升,体积小的物块下降。请判断:小明的结论是 的,小华的结论是 的。(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2)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当 时,液体中的物块就上升;
当 时,液体中的物块就下降。
6、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以槽中液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的下端贴一个比管口稍大的塑料薄片,并将玻璃管竖直插入液体槽中,然后顺着管壁从上端开口处向管内缓缓注水,如图14所示,直至观察到薄片脱离管口下落。记录玻璃管的管口面积S、槽中液体密度ρ和玻璃管插入液体的深度h,测出注入管中水的质量m,运用公式,计算出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改变深度h,重复实验。甲组同学还选用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进行实验。所有数据均记录在下表。(薄片的重力、玻璃管的厚度忽略不计)
小组 槽中液体密度ρ(×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 深度h(米) 管口面积S(×10-4米2) 质量m(×10-3千克) 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帕)
甲 0.8 1 0.05 5 20 392
2 0.1 5 40 784
3 0.2 5 80 1568
4 0.2 10 160 1568
乙 1.0 5 0.05 5 25 490
6 0.1 5 50 980
7 0.2 5 100 1960
丙 1.2 8 0.05 5 30 588
9 0.1 5 60 1176
10 0.2 5 120 2352
此实验中,经分析得出,当薄片恰好脱离管口时,薄片处管外液体的压强 管内水产生的压强(选填“等于”或“小于”)。
②各组同学分析了本组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其中乙组同学由实验序号 初步得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甲组同学由实验序号3、4初步判断:玻璃管的粗细与本实验研究结论的获得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三组同学互动交流,分析实验序号1、5、8的数据,发现液体内部的压强(p1、p5、p8)与密度(ρ甲、ρ乙、ρ丙)满足关系 ,可以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相同深度,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④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数据,经运算归纳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7、小华、小明两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所用实验器材有杠杆、弹簧测力计、钩码和支架等。他们分别在已调水平平衡的杠杆上施加动力F1、阻力F2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动力臂l1及阻力臂l2,小华、小明的操作情况分别如图15(a)、(b)所示,表一、表二为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F1(牛) l1(厘米) F2(牛) l2(厘米)
4 1 8 4 2
5 2 8 4 4
6 4 5 2 10
实验序号 F1(牛) l1(厘米) F2(牛) l2(厘米)
1 1 8 8 1
2 3 6 6 3
3 2 8 8 2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小华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1+l1=F2+l2。
请判断:小华的结论是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出上述杠杆平衡的条件后,小华也欲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进行实验,但跟小明的操作不同的是,他准备将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作用在杠杆上的A点,而钩码的位置不变,如图15(c)所示。请判断:他___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选填“能”或“不能”)。如果杠杆能平衡,写出需满足的条件;如果杠杆不能平衡,写出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表为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三人尿液成分分析的结果(单位:g/mL)。请根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根据化验数据,可以推测甲、乙、丙三人中 可能患有糖尿病。
(2)甲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部位出现了问题。
9、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下表为A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则在编号为①~⑤的溶液中(下列小题均填序号):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1)属于饱和溶液的是溶液 。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10某学生在A,B,C,D四个小烧瓶中分别放人①干燥的细铁丝;③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③浸过清水的细铁丝;④煮沸并冷却了的满满一瓶食盐水及细铁丝,并使铁丝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然后装配成如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结果如表(表中所列数据为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cm)所示。(设环境温度和压强保持不变)
0 0.5 1.0 1.5 2.0 2.5 3.0
A瓶(盛干燥铁丝) 0 0 0 0 0 0 0
B瓶(盛沾了食盐水的铁丝) 0 0.4 1.2 3.4 5.6 7.6 9.8
C瓶(盛沾了清水的铁丝) 0 0 0 0.3 0.8 2.0 3.5
D瓶(盛完全浸在食盐水中的铁丝) 0 0 0 0 0 0 0
(1)导管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
(2)上述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填写烧瓶编号): 。
(3)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导致铁的锈蚀速度加快的条件是 。
11. 取胚芽长度相同的玉米幼苗若干,将胚芽尖端切去一部分,再将剩余的部分(约9mm)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保持在28℃下培养3天,实验结果如下表:
生长素溶液浓度 10-12 10-11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3天后平均长度(mm) 11.5 11.9 12.7 13.9 15.2 14.3 11.4 10.0 9.2
(1)实验中切去胚芽尖端的主要目的是 。
(2)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 。
(3)实验数据显示了胚芽随生长素浓度变化所表现出的生长规律,
试写出这种规律 。
12、小明想测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工作电流小于0.3A的小灯泡的电阻。
(1)上图是小明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2)连接好电路后,小明进行了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仔细分析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数据,请指出错误数据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 。
②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 Ω。
次数 U/V I/A R/Ω
1 1.5 0.17
2 2 0.18
3 2.5 1
4 3 0.23
13.小柯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其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
(1) 小柯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逐渐变暗。你认为小柯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通过实验小柯纪录下一组数据
实验序号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测得灯泡额定功率的平均值/W
1 3.4 0.28 P额=(0.952+1.140+1.344)/3=1.145
2 3.8 0.30
3 4.2 0.32
你认为小柯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合理______ _____。
(3)实验时小柯发现自己无法准确判断电压表指针是否指向3.8V(如图乙)。于是他做了3次实验,每次实验都认为电压表示数最接近3.8V。相关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见下表:
实验序号 电流表示数/A 测得灯泡的额定功率/W 测得灯泡额定功率的平均值/W
1 0.30 1.140 P额=(1.140+1.102+1.178)/3=1.140
2 0.29 1.102
3 0.31 1.178
你认为小柯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合理______ _____。
14、如图,长3.0m、重10N且密度不均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金属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金属杆保持水平,测出O点到拉力F的距离及F的大小,再改变拉力F作用点的位置,测出相应的F与x的大小,所得实验数据如右表。
(1)由表中数据可得F与x之间的关系是:
(2)O点到金属杆重心的距离为 m
(3)若保持拉力F作用点的位置不变且F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使金属杆在F的作用下绕O点作逆时针转动,则F的大小将如何变化?
15、某中学九年级(2)班ST小组在研 ( http: / / www.21cnjy.com )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 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有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提出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1)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猜想1的理由是:________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①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
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②配制一大杯盐水;
③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实验数据如右表:
(2)表格中,编号为C的马铃薯在盐水中下沉后的密度是_________ g/cm3
(3)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
猜想2是_______(选填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科学兴趣小组研究物体在某一高度自由下落时高度与下落所需时间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入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高度h/米 下落所需的时间t/秒 时间平方t2/秒2
2 0.63 0.40
4 0.90 0.81
6 1.10 1.21
8 1.26 1.59
⑴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高度与下落所需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式是 __ 。
⑵如果物体从10米高度处自由下落,按你得出结论,可以得到物体下落的时间约为 _ 。
17、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了4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稀盐酸的用量 5g 5g 5g 5g
剩余固体的质量 3g 2g 1g 1g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18、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反应前,烧杯+稀硫酸 200g 150g 150g
加入的铁样品质量 9g 9g 14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08.7g 158.7g 163.7g
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9、铁的锈浊对社会生产造成较大损害,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还原性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还原性铁粉(含少量杂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他们取六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加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冋答问题.
实验次数 1 3 4 5 6
取样品质量(g) 31.0 31.0 31.0 31.0 31.0
取稀硫酸质量(g) 30.0 90.0 120.0 150.0 180.0
产生气体质量(g) 0 a 0.3 0.5 0.6
(1)食品袋内放入“双吸剂”是为了吸收 ,用铁粉而不用铁块作“双吸剂”的理由是 .
(2)a的数值为 .
(3)第4次实验,所得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4)列式计算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保留至0.1%).
(5)列式计算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保留至0.1%)
20、小明在观看了宾馆的光电烟雾探测器后,自己设计了一只“火灾报警器”。该报警器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所组成,其中“控制电路”由光敏电阻R、电磁铁(线圈阻值R0=15Ω)、电源U=6V、开关等组成;“工作电路”由工作电源电铃、导线等组成。小明的设计思想:当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工作电路接通,电铃报警。
已知该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之间的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光强”表示光强弱的程度,符号为E,单位为cd。)
光强E/cd 1.0 2.0 3.0 4.0 5.0 6.0
光敏电阻R/Ω 36.0 18.0 12.0 9.0 7.2 6.0
(1)分析上表数据,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强E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强E变化的关系式为R= 。
(2)闭合电键S,如果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50 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则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强度需要在多少cd以上?
(3)按小明的设计,当室内烟雾增大时,光照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到一定值时,衔铁与 (“上方”或“下方” )的M、N接触,电铃工作报警。
21.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均匀实心金属圆柱体浸在液体中。分别研究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液体密度、物体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实验时,该同学先把圆柱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分别记下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1。然后把圆柱体浸在同种液体中,通过改变液面到圆柱体底部的距离,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测得实验数据如表2。
表一
液体密度ρ(×103千克/米3) 1.2 1.8 2.0 2.2 2.4 2.5
弹簧测力计示数(牛) 7.5 4.5 2.5 1.5 1.0
表二
液面到金属块底部的距离h(米) 0 0.2 0.3 0.4 0.5 0.6 0.7
弹簧测力计示数(牛) 11.1 9.9 8.7 7.5 7.5
(1)根据表1中的实验数据,请通过分析、计算该金属圆柱体的质量和体积。
(2)请通过计算、分析,完成表l和表2中的空格填写。
(3)计算金属圆柱体的底面积为多少米2。
答案
1、b 表二 A1 V1 R2
2、速度 200
3、(1)、1与4
(2)、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越少的,做功越快。
(3)做的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功/时间。
4、(1)小石块1与羽毛球拴在一起变重了,下落时反而比小石块1慢。(2)空气阻力
5、错误 错误
物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小于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时
物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大于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时
6、等于 567 无光 P1:P2:P3=ρ甲:ρ乙:ρ丙
液体密度与深度的乘积
7、错误 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F1L1=F2L2 能 沿A点竖直向下拉,且满足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8、丙 肾小球
9、 2、5 45321
10、(1)铁生锈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瓶中气压降低,导管中液面上升(2)B>C>A=D
(3)在潮湿空气中,如果有盐类物质同时存在,锈蚀速度会加快。
11、(1)胚芽的尖端都能产生生长素,对实验有干扰;(2)避免水分蒸发引起生长素溶液浓度变化 ;
(3)生长素在低浓度时起促进生长作用,过高浓度起抑制生长作用,10-8左右时最佳。(合理即给分)
12、(1)略 (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要选对)(2)读数时看错电流表的量程 12.5
13、(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在阻值最大处 (2)不合理 (3)合理
14、(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与X成反比(或F=10/X,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2) 1.0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不变
15、(1)盐水密度变大,马铃薯受到的浮力变大,马铃薯应该上浮
(2)1.21
(3)错误 马铃薯的密度变大,大于盐水的密度(或猜想3)
16、(1) h=5t2 ⑵ 1.41秒
17、 75% 14.6%
18、乙 93.3% 17%
19、(1)O2、H2O;增大与氧气、水分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0.1;
(3)Fe2(SO4)3、FeSO4;
(4)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54.2%.
(5)18.7%
(3)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第4次实验,所得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Fe2(SO4)3、FeSO4;
(4)设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6g
x=16.8g
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100%≈54.2%
(5)设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a。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没30克稀硫酸与铁反应,能放出0.2克氢气
Fe+H2SO4═FeSO4+H2↑
56 2
30g* a 0.2g
a=18.7%
20.(1)R=36/E (2分)
(2) 解:R总=U/I=6V/0.25A=24Ω (2分)
R= R总- R0 =24Ω-15Ω=9Ω (1分)
查表得E最小=4.0 cd (1分)
或解:U0=I R0=0.25×15Ω=3.75V (1分)
UR=6V-3.75V=2.25V (1分)
R=U/I =2.25V/0.25A=9Ω (1分)
查表得E最小=4.0 cd (1分)
(3) 上方 (2分)
21、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F = G—F浮
(1)所以由表一可得:
7.5N = m×10N/kg - 1.2×103kg/m3×10N/kg×V
4.5N = m×10N/kg - 1.8×103kg/m3×10N/kg×V ……(1分)
联立两式可得:m = 1.35kg
V = 5×10-4m3
(上面两式用表一中其他数据也可)…(1分)
(2)分别是3.5 13.5 7.5
…………(每个数据1分,共3分。不需要加单位)
(3)由表二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ρ液= 1.2×103kg/m3
(没有说明的此空不得分) …………(1分)
ΔF浮 = ρ液gΔV排 =ρ液gΔhS ………………………(1分)
从表二中的第2列和第3列数据可得:
1.2N = 1.2×103kg/m3×10N/kg×0.1m×S
即S = 10-3m2 …………………………………………(1分)
h
图14
表一 小华同学
表二 小明同学
组别
水面上升高度/厘米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