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通过分析资料,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自主学习
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其中 、
、 、 、 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 。
2.鼻腔前部生有 ;鼻腔内表面的 可以分泌黏液,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3.呼吸道都有 或 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呼吸道
呼吸道
肺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鼻毛
黏膜
骨
软骨
4. 是吸入的空气和吃进去的食物的共同通道。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 。
5.气管下端分成左右 ,分别通向左、右肺。支气管在肺叶中一再分支,成为 ,越分越细,越分管壁越薄。
咽
会厌软骨
支气管
各级支气管
6.气管和支气管内壁的腺细胞能分泌 ,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 。
黏液
痰
知识梳理
达标检测
1.呼吸衰竭的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气管插管从口腔进入后,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
A.喉、食道、气管 B.咽、食道、气管
C.咽、喉、气管 D.鼻、咽喉、气管
C
2.人体的呼吸道能保证气流顺畅通过的主要原因是( )
A.周围有肌肉牵拉 B.鼻腔中有毛细血管
C.气管壁上有黏液 D.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D
3.(2023·长沙)冬天,外界寒冷的空气经呼吸道到达肺部时,温度可升至37 ℃,避免对肺造成损伤。这说明呼吸道能( )
A.温暖空气 B.湿润空气
C.清洁空气 D.顺畅通气
A
4.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通,这主要是因为( )
A.气管分泌的黏液增多 B.喉结肿胀,喉腔变小
C.鼻黏膜分泌物增多 D.鼻黏膜充血肿胀
D
5.人体呼吸道不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
A.温暖空气 B.湿润空气
C.清洁空气 D.进行气体交换
6.某同学患有过敏性鼻炎,在使用鼻喷剂喷鼻后发现嘴巴中出现药味,主要原因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有共同的器官( )
A.咽 B.喉 C.食管 D.气管
. . .
D
A
7.如果吃饭时大声说笑,往往会呛着,引起剧烈的咳嗽,原因是( )
A.会厌软骨不能遮住喉的入口
B.食物堵塞声带
C.食团进入食管
D.咽部肌肉痉挛
A
8.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体、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但不要张大嘴巴吸气和呼气。这一建议的科学性不包括( )
A.鼻毛能阻挡灰尘,以清洁吸入的空气
B.鼻黏膜内的嗅细胞能感受气味的刺激
C.鼻黏膜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D.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湿润吸入的空气
. . .
B
9.右图是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EBFC共同构成了 ,该结构有骨或
做支架,从而能够保证气流通畅。
(2)气体和食物具有的共同通道是[ ] ,因此,我们在吃饭时不能说笑,以免食物进入[ ] ,引起剧烈咳嗽。
呼吸道
软骨
F
E
咽
气管
(3)鼻腔中前部生有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分泌黏液,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 ,这些结构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所以说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4)平常所说的痰主要是在气管和[ ] 中形成的,因为痰中含有能传播传染病的微生物,所以不能随地吐痰。
毛细血管
C
支气管(共21张PPT)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
交换
学习目标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2.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实验能力。
3.概述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自主学习
1.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 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 叶,右肺有 叶。
2.胸廓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 和 的结果。
3.胸腔底部是 ,它是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的结构,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两
肺
胸
三
收缩
舒张
膈
4.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 ,使胸廓的上下径
;在呼气时,膈肌 ,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 。
5.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 ,吸气时,肺泡中的 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 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舒张
下降
增大
缩小
氧气
上皮细胞
二氧化碳
知识梳理
1.肺与外界气体交换过程。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
血液
3.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达标检测
1.学校在开展体质健康检测时,常通过测定肺活量来反映肺功能的强弱。测定肺活量吸气时,身体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A.膈肌收缩 B.肋骨向外、向上运动
C.胸腔容积扩大 D.肋间肌舒张
. .
D
2.血液流经肺泡处后,血液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B.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都增多
C.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D.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A
3.在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氧气进入人体后最终到达的部位是( )
A.组织细胞 B.心脏 C.肺 D.血液
4.肺泡中的气体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要经过几层细胞?( )
A.2层 B.3层 C.4层 D.5层
A
A
5.生物体的功能和结构具有统一性。下列不是小肠适于吸收和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的是( )
A.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B.有(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表面积大
D.血流速度快
D
6.当我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呼吸活动的变化是( )
A.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B.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增加
D.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会增加
C
7.下图所示是人的吸气与呼气过程,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与图丙中BC段相对应,处于呼气状态
B.图乙与图丙中BC段相对应,处于吸气过程
C.图甲中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D.图丙中从A到B,胸廓在缩小
A
8.右下图表示血液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如果AB段为组织处毛细血管,CD段为肺部的毛细血管,图中曲线表示的物质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葡萄糖
D.水
B
9.图甲模拟的是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图乙表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气球代表的是 ,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
。如图a所示,用手上推橡皮膜表示 气的过程,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 (选填“收缩”或“舒张”)。
(2)图乙中①表示的气体是 ,②表示的气体是
。
呼
肺
膈肌
舒张
二氧化碳
氧气
(3)图乙中A表示的结构是 ,写出该结构有利于气体交换的一个结构特点: .
。
(4)人体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了肺与 的气体交换,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 作用完成的。
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或“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答案合理即可)
肺泡
外界环境
扩散
本章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