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溶液的酸碱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溶液的酸碱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5 18:5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 溶液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鉴别物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方法或试剂
A 水和5%的双氧水 二氧化锰
B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观察颜色
C 氮气和二氧化碳 燃烧的木条
D 氢氧化钠和澄清石灰水 酚酞
A.A B.B C.C D.D
2.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为化学课外活动设计的四个实验探究方案。其中方案(一)和方案(二)都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一) 方案(二)
证明硫酸溶液呈酸性 滴加几滴石蕊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用试纸测定溶液的
检验溶液中是否有氯离子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检验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加稀盐酸 加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向稀硫酸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D.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有白雾产生
4.室温下,向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直至液面明显高于固体,充分搅拌后恢复至室温,测量溶液pH,再向其中加入200mL的蒸馏水,再充分搅拌后恢复至室温,再测量溶液pH,重复上述操作3次,5次测得的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能是
A.不断变大 B.不断变小 C.基本不变 D.最终变为6
5.下列操作导致原溶液pH降低的是
A.往稀酸里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
B.向水中加入少许氢氧化钠溶液
C.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往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二、选择题
6.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A 浓氨水 / 无色酚酞溶液
B 稀硫酸 / 无色酚酞溶液
C 稀盐酸 石灰石 紫色石蕊溶液
D 浓盐酸 锌粒 紫色石蕊溶液
A.A B.B C.C D.D
7.过氧乙酸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氧乙酸由三种原子构成
B.过氧乙酸消毒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C.过氧乙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过氧乙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8.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  )
A.CO2 B.SO2 C.NH3 D.NO2
9.下列人体体液中,一定属于碱性的是
A.唾液(pH 约 6.6~7.1)
B.胃液(pH 约 0.8~1.5)
C.胆汁(pH 约 6.8~7.4)
D.血液(pH 约 7.35~7.45)
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A.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B.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C.干燥CO2
D. 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11.某地的土壤浸出液呈碱性。下列作物适宜在该地种植的是
作物名称 马铃薯 茶树 水稻 冬枣
适宜生长的pH 4.8~5.5 5.0~5.5 6.0~7.0 8.0~8.5
A.冬枣 B.茶树 C.水稻 D.马铃薯
1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排序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原子的核电荷数:
C.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
D.生活中常见物质溶液的pH:
13.下列试剂中,可以一次性鉴别石灰水、食盐水、盐酸三种无色溶液的是
A.氯化钡 B.酚酞 C.碳酸钠 D.硫酸
1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NaOH固体 B.测定溶液的pH
C.检查气密性 D.量取5.5mL液体
15.某同学用 pH 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 pH 如下表,碱性最强的物质是
物质 肥皂水 牙膏 西瓜汁 苹果汁
pH 10.2 8.5 5.8 2.4
A.肥皂水 B.牙膏 C.西瓜汁 D.苹果汁
三、综合应用题
16.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存放的一瓶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溶液做酸碱中和实验。
(1)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氢氧化钠 g,量取水时俯视刻度,该同学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将 。
(2)同学们用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中和反应实验,发现有气泡产生。于是明明判断氢氧化钠变质了。请分别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氢氧化钠变质、滴加盐酸产生气泡的原因 。
(3)为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1: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方案2: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加入饱和石灰水,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成红色。于是明明认为样品中还会有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
①康康认为明明的两个实验方案都不能达到目的,他的理由是方案1中 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方案2中反应会生成 ,无法验证原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②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 。
(4)取10g样品溶于90g水中,向其中滴加过量饱和石灰水,对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为1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17.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对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提出实验改进: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操作为:
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b端通入氮气 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另一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对“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假 设]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设计实验]
①小雨同学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他认为,若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②小涛同学认为小雨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密。小涛同学用紫色石蕊试液将白色滤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后按下列图示进行实验,在(I)、(Ⅱ)、(Ⅲ)中分别观察到变色和不变色的两种现象。
小涛同学认为,若 (填序号)中的紫色小花变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交流反思]小明同学对小涛同学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其理由是 。三位同学讨论后补充了一个实验,使探究活动获得了成功,你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是 (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
[结 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18.在学习了《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的知识后,王刚同学做了如下两个探究。
探究一: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溶液的培养皿中、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图1所示)。

(1)蓝墨水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此实验可以做出的推测是 (填序号)。
①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②粉笔和酒精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
③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
④不能用上述实验的原理分离混合物。
探究二:如图2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向试管口的棉花团上滴一些浓氨水。
(3)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溶液按 的顺序先后变成 色。
(4)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
(5)这一实验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这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参考答案:
1.CD
2.AD
3.BD
4.BC
5.CD
6.B
7.A
8.C
9.D
10.A
11.A
12.D
13.C
14.C
15.A
16.(1) 5 偏大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3) 碳酸钠 氢氧化钠 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4)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17.(1) ④①③②①
(2) 红 Ⅲ SO2也可能使干燥的紫色小花变红(或SO2也可能具有酸性) 将干燥的紫色小花投入到盛有SO2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不变红色(或将SO2气体通过盛有紫色小花的瓶中,紫色小花不变红色)
18.(1)混合物
(2)①③/③①
(3) C、B、A 红
(4)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
(5)浓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