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海水“晒盐”同步练习(含答案)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2海水“晒盐”同步练习(含答案)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5 19:0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2 海水“晒盐”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下图表示的是和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溶液的浓度可能等于溶液的浓度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 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
C.T1℃时,的溶解度比大
D.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可获得晶体
2.下列物质除杂或提纯所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法
A CO2(H2O) 通过装有固体NaOH的干燥管
B NaCl(NH4HCO3) 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
C KNO3(NaCl) 加水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 FeCl3溶液(HCl)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
B.t2℃时,20g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
C.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4.t1℃时,将 a、b 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 25g,分别加入盛有 l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 t2℃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图丙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两烧杯内 a、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B.图乙中烧杯内 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C.图丙中曲线 M 表示 a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D.若 a 中混有少量 b,可将其溶液蒸发结晶、趁热过滤以提纯 a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C.将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至 ,需要加水 100g
D.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二、选择题
6.甲、乙两种均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设它们从溶液中析出时也都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将甲、乙两种溶液由40°C降温至20°C,所得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40℃时将甲、乙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所得两溶液的质量相等
D.将40°C时甲的饱和溶液100g降温至20°C,析出甲的质量是20g
7.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烧碱去除油污 B.用自来水洗手
C.用汽油清洗油污 D.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8.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水
B. 通电分解水
C. 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D. 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9.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合的是
A.洗涤剂清除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喝完汽水打嗝——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C.氢氧化钠固体做干燥剂——氢氧化钠固体易溶于水
D.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10.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
C.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D.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 g
11.某温度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5g,则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20% B.25% C.40% D.50%
1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
C.t2℃时,将等质量的甲、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丙
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1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将12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质量是62g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
C.t3℃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溶质或蒸发水或升高温度让它达到饱和
D.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14.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蒸发池中海水的浓度逐渐增大
B.结晶池中食盐结晶的过程,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从母液中可以提取多种化工原料
D.从结晶池中得到的食盐属于纯净物
15.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碗盆上沾染的油污
B.用洗衣粉清洗就餐时不小心沾染的油渍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沾染的油污
D.用洗发液清洗头发
三、综合应用题
16.酸和碱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着了泛的应用。
(1)有关常见的酸和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因为稀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两种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可以做干燥剂。
c.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Na2CO3是碱。
(2)小颜同学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石灰水中,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又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稀盐酸中,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红色;她再将另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牵牛花变成了红色,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 。
(3)常用稀硫酸除铁锈,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
(4)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请解释原因 。
(5)如下图1所示,若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再向其中滴入稀盐酸至过量,则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当V2时(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6)如下图2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该反应的式子可写为 。
(7)某实验室用56g,10%的KOH溶液和50g的稀盐酸反应,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请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7.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
(1)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及航天事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图1为核心舱环控生保半封闭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分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液态水与气态水的区别是 。
②通过环控生保系统得到的饮用水为软水。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③早期空间站内二氧化碳可用超氧化钾(KO2)吸收,生成碳酸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图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最好采用 (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②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一中在集气瓶底部加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
②图二中可观察到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 。
③某同学用图三实验装置直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成功,原因是 。
18.水在生命活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等诸多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在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为 。
(2)生理盐水中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9%,现需要为病人输入500mL(密度为1g/mL)生理盐水,则能为病人提供的氯化钠质量为 g。
(3)在常温下水能与碳化钙(白色晶体,化学式为CaC2)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R,反应原理可表示为CaC2+2H2O=Ca(OH)2+R,是推断R的化学式为
(4)小明查阅数据得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①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
②当温度t的范围为0℃<t<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现有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250g,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
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可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A>B
C 从C物质的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可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D 在t1℃时,A、B均可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
参考答案:
1.AD
2.BC
3.AC
4.BC
5.CD
6.A
7.D
8.D
9.B
10.C
11.A
12.C
13.B
14.D
15.C
16.(1)d
(2)醋或食醋
(3)
(4)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使浓度减少
(5) 溶液由无色先变红,再变无色 NaCl、HCl
(6)
(7)解:KOH的质量为:。
设50g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x。
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
17.(1) 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同 肥皂水
(2) 降温结晶 乙>甲>丙
(3) 防止灼热的生成物炸裂瓶底 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装置没有密封,生成的气体扩散到空气中
18. 煮沸 4.5 C2H2 60 C>B>A 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