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海水“制碱”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向质量为m克的CaCO3和KHCO3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分数为a%的稀盐酸n克,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w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一定是1:1
B.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m+n-w)克
C.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消耗稀盐酸的总质量均为n克
D.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均为w克
2.向含CuCl2和HCl的100 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反应过程中,溶液中氯离子个数不变
B.PM段的溶液中加入铁粉,会产生气泡
C.M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8.3%
D.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80
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鉴别O2和N2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将铁制品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D 除去氢氧化钠中混有的碳酸钠 滴加适量石灰水,过滤
A.A B.B C.C D.D
4.向100g含有HCl和CuCl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并振荡,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氢氧化铜沉淀和190.2g不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9.8g B.反应过程中涉及到中和反应
C.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9g D.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29.25g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氮气(氧气) 经过灼热的铜网
B 氯化钾(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生石灰(碳酸钙) 高温煅烧
D 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 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二、选择题
6.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组成:含有钠单质和氢氧根离子
B.性质:与氢氧化钡相似,能与硫酸钾溶液反应
C.用途:与硫酸铜等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
D.制备:通过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制得
7.对经常使用的东西多消毒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重要举措,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和酸性的物质一同使用,会产生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氯气(Cl2),损伤呼吸道,甚至会致人死亡,下列物质属于酸性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食盐水 C.蔗糖水 D.汽水
8.下表中的除杂方法,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O(Cu)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 C(MnO2) 加入H2O2溶液,待无气泡产生后,过滤、洗涤、干燥
C MgCl2溶液(NaCl) 加入过量的KOH溶液,过滤,向洗涤后的滤渣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Na2SO4 (CuSO4)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蒸发
A.A B.B C.C D.D
9.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如图所示。打开活塞,注 入稀硫酸,发现稀硫酸未能与有孔塑料板上的锌粒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硫酸可加,则下列溶液中,不适宜从长颈漏斗添加的是
A.硝酸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氯化钾溶液
10.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混合,能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K2CO3、KCl、Ca(OH)2 B.FeCl3、HCl、MgSO4
C.H2SO4、NH4Cl、KNO3 D.AgNO3、HCl、HNO3
11.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H2 H2O 通过盛稀硫酸的洗气瓶
B NaOH溶液 Na2CO3 加适量澄清石灰水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C CaO固体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D CO2气体 CO 将气体点燃
A.A B.B C.C D.D
12.某无色溶液中存在大量的 K+、OH-、CO,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H+ B.NH C.Fe3+ D.SO
13.观察实验图象,得到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图1:在100g Cu﹣Zn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根据氢气质量可知Zn的质量分数为50%
B.图2: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B物质大,在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图3: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可知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D.图4:将CO2通过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先变浑浊,后生成Ca(HCO3)2而变澄清
14.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少量的NaCl 蒸发结晶,过滤
B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 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搅拌,过滤
D 鉴别CO2和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A.A B.B C.C D.D
1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Fe3+、SO、Cl- B.Ba2+、SO、NO
C.K+、NO、OH- D.H+、NO、OH-
三、综合应用题
16.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用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1)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 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写出变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 (写化学式)
【进行讨论】甲同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酚酞试液,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认为猜想一不成立。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 。
【设计实验】请你验证猜想二成立,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溶液。 ②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① ② 猜想二成立
(3)工业上常用熟石灰与纯碱制取氢氧化钠,若要制取氢氧化钠80g,计算需要纯碱多少?
17.实验室中,某瓶氢氧化钠试剂标签显示该试剂中有含量不超过 2%的碳酸钠。同学们欲通过碳酸钠与氯化钡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的方法(试剂中其他成分不与氯化钡生成沉淀)测定该试剂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
(1)溶解过程中,实验室常用 (填仪器名称)搅拌,加快固体溶解;
(2)加入足量 BaCl2溶液的目的是 ;
(3)利用实验中测量的数据,同学们做了如下的计算,请你补充完整;
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列出比例式: 。
求得:x = 0.106g
答:碳酸钠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
(4)同学们发现碳酸钠的含量高于 2%,可能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 反应所导致;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 BaCl2时,若反应不充分就开始过滤,则导致测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B.洗涤时,取最后一次洗涤后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Na2CO3溶液,若产生沉淀,则说明已洗涤干净
C.称量时,若固体未完全干燥,则导致测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D.已知 BaCl2有一定毒性,实验结束,应对滤液处理后再排放
18.酸碱盐种类繁多,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酸具有相似的性质,因为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填化学符号)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的原因 ;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列各组物质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填序号)
A.NaCl、MgSO4 B.(NH4)2CO3、K2SO4
C.KNO3、BaCl2 D.Ba(NO3)2、CuCl2
(3)下列试剂能将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稀硫酸 B.碳酸钠溶液 C.酚酞溶液
(4)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样品,为探究其是否完全变质,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取少量样品溶解,滴加适量饱和石灰水,再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都能达到目的吗 ,为什么? 。
(5)老师建议将(4)中该同学方案进行定量化处理:取10g样品溶于足量的水,向其中滴加过量饱和石灰水,过滤,将沉淀洗涤烘干,称其质量为2g,请通过计算说明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 。
参考答案:
1.BD
2.AC
3.AC
4.ABD
5.AC
6.D
7.D
8.C
9.B
10.C
11.B
12.D
13.A
14.C
15.C
16. 白色沉淀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和NaOH 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 氯化钙 产生白色沉淀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解:设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则:
x=106g
答:需要纯碱的质量为106g。
17.(1)玻璃棒
(2)将试剂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
(3)
(4)二氧化碳/CO2
(5)CD
18.(1) H+ 以免pH试纸污染待测液
(2)C
(3)B
(4) 不能 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
(5)取10g样品溶于足量的水,向其中滴加过量饱和石灰水,过滤,将沉淀洗涤烘干,称其质量为2g,沉淀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2. 12g <10g
答:氢氧化钠未完全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