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常见的金属材料同步练习(含答案)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常见的金属材料同步练习(含答案)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5 19:1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1 常见的金属材料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是由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熔合而成的
B.合金中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化学性质
C.不锈钢中添加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铬和镍
D.武德合金(铋、铅、锡、镉的合金)的熔点高于锡
2.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C60 生石灰 煤 B.氦气 二氧化硫 氯酸钾
C.氧气 干冰 钢 D.生铁 水 石油
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某可燃性气体是否为H2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内壁是否出现水珠
B 区别N2和CO 分别在集气瓶中插入燃着的木条,看是否熄灭
C 比较纯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相互刻画,比较划痕深浅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将足量锌粒与稀硫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
A.A B.B C.C D.D
4.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CO用于冶金工业 置换反应
B.用含Al(OH)3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复分解反应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解反应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中含量氧化反应
5.菠菜中含有一种有机物——草酸。将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
B.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一定为置换反应
C.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
D.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二、选择题
6.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
A. 铁质炒菜锅 B. 铜制导线
C. 铝制易拉罐 D. 黄金饰品
7.铜常被用来制造导线,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良好的导电性 B.良好的导热性 C.金属光泽 D.较高的硬度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
A.铁常被制成铁锅--铁有良好的导热性
B.活性炭常用于防毒面具--活性炭有良好的吸附性
C.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
9.下列物质的用途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可用作导线 B.活性炭用于吸附冰箱内异味
C.铁锅用于炒菜烹饪 D.氢气作为氢能源燃料
10.传统金箔工艺可将1g金片敲打成0.5平方米的金箔。该过程中体现了金属的性质是
A.硬度大 B.延展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11.《天工开物》中记载“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体现了金具有良好的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抗腐蚀性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电线
B.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B.常见的铁合金有生铁和钢,其中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高
C.洗涤剂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D.喝了汽水会打嗝,因为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1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铝合金 B.氧化铝 C.铜导线 D.不锈钢菜刀
15.下列相关说法用粒子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性质不同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黄铜属于混合物 含有不同种原子
C NaOH溶液、Ca(OH)2溶液均显碱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D 酒精溶液不能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A.A B.B C.C D.D
三、综合应用题
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某科研小组了解到氢气能和氧化铁发生反应,生成一种金属单质和一种氧化物,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水的组成(杂质不参加反应,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装置A、C能完全吸收相应的物质)反应后测得装置B中硬质玻璃管(含药品)的质量减小ag,装置c中洗气瓶(含药品)的质量增加bg,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用含a、b的式子表示出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
(2)若硬质玻璃管中氧化铁未完全反应,则求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二)一种工业炼铁方法如图所示

(3)①催化反应室中,CH4与CO2或H2O在高温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产物相同。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②该工艺流程中,冶炼出来的铁水属于 (“纯净物”或“混合物”)。
③某钢铁公司用800万吨含量氧化铁60%的赤铁矿,最多能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 万吨。(写出计算过程)
17.碳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古代水墨字画为什么可以保存至今仍不褪色,请回答其原因。
(2)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哪种物质的较低排放? 。
(3)利用下列装置可进行碳的氧化物制取和性质实验。
①A和B装置都可用来制CO2气体,与A相比B有什么优点? 。
②用C装置可以检验CO2,写出化学方程式 。
③CO2通入D中,观察到棉球④比①先变红,棉球②③不变红。由此可得出CO2有什么性质? 。
④写出E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该实验中尾气应怎样处理 。
(4)把12.5g大理石加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称得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总质量为108.1g,求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8.铜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铜可用于制作各种生活用具、工艺品、乐器等。生活中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会锈蚀,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1)青铜古称“吉金”,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某同学比较青铜与纯铜的硬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属于青铜的是 (填“a”或“b”)。
(2)加热时“铜绿”会分解生成氧化铜、CO2和水,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某兴趣小组欲除去铜制品(除含有铜和铜绿外,不含其它物质)表面的铜绿并测定Cu2(OH)2CO3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操作:
【查阅资料】
铜绿与稀硫酸反应: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实验中判断铜绿完全反应的现象为 ;
②生成CO2的质量为 ;
③铜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 【Cu2(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参考答案:
1.AD
2.AC
3.BC
4.BC
5.AB
6.A
7.A
8.C
9.D
10.B
11.C
12.D
13.C
14.B
15.A
16.(1)(b-a):a
(2)不变
(3) CH4+CO22CO+2H2或CH4+H2OCO+3H2 CH4+H2OCO+3H2或CH4+CO22CO+2H2 混合物 设生成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x。

解得:x=350万吨。
答:最多能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350万吨。
17.(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二氧化碳/
(3) 能够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在装置最后用酒精灯点燃处理(合理即可)
(4)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设参与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
则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18.(1)a
(2)
(3) 操作Ⅱ中质量不变 4.4g 44.4%
解:设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为x,
铜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为×100%=44.4%;
答:铜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为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