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 单元练习
一、多选题
1.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可以制得汽水
B.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
C.为了节约粮食,把霉变大米淘洗后食用
D.食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溶液里加乙醋酸溶液可提纯蛋白质
B.在豆浆中加少量石膏(CaSO4),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C.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越高
D.人体的肌肉、血液、毛发、激素等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3.善于梳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梳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A.描述实验现象 B.实验安全
①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等于100mL ②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节约实验时间
C.化学与生活 D.认识物质俗名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容易患坏血病 ②洗涤剂去除油污利用了乳化的原理 ①碳酸氢钠——小苏打 ②氢氧化钠——火碱
A.A B.B C.C D.D
4.及时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洁同学以连线方式对相关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健康 人体缺氟——会引起龋齿 人体缺锌——会影响人体发育
B.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氢氧化钠能中和酸——可治疗胃酸过多 食盐有咸味——可用作调味品
C.安全常识 误服少量重金属溶液——立即喝鲜牛奶 发霉的花生米——可以洗洗食用
D.化学与能源 风能、水能、太阳能——未充分利用的绿色能源 干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A.A B.B C.C D.D
5.据报道,药物扎那米韦(化学式为C12H20N4O7)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治疗有效.下列有关扎那米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扎那米韦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1个扎那米韦分子由12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
C.扎那米韦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5:1
D.扎那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2
二、选择题
6.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能源 B环保与安全
①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②太阳能和风能都是新能源 ①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 ②霉变的花生、大米含有黄曲霉素,绝对 不能食用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材料
①油脂、糖类是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 ②人体适当补充碘元素可预防骨质疏松 ①钢铁、硬铝和黄铜都是合金 ②纯铁比生铁的硬度更大、熔点更高
A.A B.B C.C D.D
7.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A.青少年可以通过喝碳酸饮料代替喝水 B.已经霉变的食物蒸煮后食用
C.常吃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的辣条 D.远离毒品,拒绝烟草
8.家常菜中有很多美食,下列美食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高烧山药 B.菠菜粉条 C.孜然羊肉 D.红烧茄子
9.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物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因此可以大量摄入
B.为了保持身材苗条,可以只吃蔬菜和水果
C.为了预防贫血,可以适量的食用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
D.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可以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10.碘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表示的微粒是I—
B.人体中碘是常量元素
C.X = 8
D.碘原子的质子数是53
1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不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 B.脂肪摄入人体后的变化
C.氢氧燃料电池 D.中和反应微观实质
12.盛夏即将到来,各种饮品成为青年的喜爱。下列饮品中富含糖类的是
A.橙汁 B.番茄汁
C.玉米汁 D.豆浆
13.饮食健康是人民群众普遍的生活需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骨质疏松症
B.维生素C缺乏会引起夜盲症
C.酱油中添加铁元素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D.奶茶中添加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加香醇
14.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氮气、碘酒——单质
B.氧化铜、硫酸钠——氧化物
C.烧碱、纯碱——碱
D.甲烷、乙醇——有机物
15.下列知识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
A化学之最 B化学与生活
①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金刚石 ②人体内的常量金属元素:铁 ①煤气泄露:开排风扇 ②水壶中的水垢:用食醋除去
C性质与用途 D环境保护
①木炭有可燃性:作燃料 ②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有色光:作电光源 ①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②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
A.A B.B C.C D.D
三、综合应用题
16.⑴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A.干冰 B.盐酸 C.明矾 D.生石灰 E.葡萄糖
①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③可用于净水的物质是 ; ④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
⑵ 根据题意用下列选项的字母填空:A.熔点 B.沸点 C.硬度
①工业制氧气和石油分馏都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 不同;
②武德合金用作保险丝比用纯铜丝更安全,是因为前者的 低。
17.钙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钙的广泛用途
(1)高钙奶中含钙,这里的钙是指_______。(填字母)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2)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形式存在,其中磷酸根(PO4)化合价为 ,人体缺钙会导致 。(填字母)
A.贫血 B.佝偻病 C.甲状腺肿大
(二)氢氧化钙导电性探究
(3)在图1的A、B两个相同装置中,分别放入等体积的水和饱和石灰水,通电,发现B装置灯泡更亮,原因是 。
(4)接通直流电,同时利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溶液的温度。观察到B装置中插入溶液的两个碳棒(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中的溶液的温度由24℃变为28℃,同时出现白色浑浊,这可能是因为析出了氢氧化钙固体,析出氢氧化钙固体的原因可能是 。
(5)仔细观察,发现B装置中白色浑浊出现在正极附近。联想电解水时,猜测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产生的 与石墨电极中的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使石灰水变浑浊,为了验证白色浑浊液体的成分,取上述实验得到的浑浊液体少量,滴加酚酞变红色,说明浑浊液体中还存在 。
(6)将B装置中剩余浑浊液搅拌均匀后分成等体积的两份,第一组同学取一份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第二组同学取另一份倒入密封的三颈烧瓶中进行数字化实验。连接好传感器等装置,先开启测量二氧化碳含量的数据传感器,然后用注射器注入足量的稀盐酸数字化实验装置及所测量到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情况如图2。
实验结论:结合两组同学实验现象和图像分析说明白色浑浊溶液中存在 (除水外)。
实验反思:第一组同学的实验中,没有发现产生气泡,原因可能是 。
(三)轻质CaCO3的制备
某实验小组利用石灰石残渣(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制备轻质CaCO3,同时得到K2SO4,流程如图3:
(7)反应Ⅱ中先通NH3,再通CO2,因为NH3溶于水呈 (填“酸性”或“碱性”)环境,更有利于充分反应。
(8)反应Ⅲ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你认为复分解反应Ⅲ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 。
物质 KCl K2SO4 NH4Cl M
溶解度/g(25℃) 34.0 8.1 37.2 19.5
(9)得到的轻质CaCO3固体表面会残留M溶液,判断CaCO3固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10)K2SO4晶体洗涤时,不可选用_______(填字母)洗涤剂。
A.热水 B.冰水 C.饱和K2SO4溶液
1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甲醇(CH3OH)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具有淡酒精味,沸点为64.6℃。绿色甲醇是指通过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甲醇,生产过程中不产生碳排放,可破解世界能源和“双碳”难题。
甲醇来源广泛,我国生产甲醇各原料结构产能占比如图1。近年来,利用CO2催化加氢合成甲醇,是一条既能够减少CO2排放又可以生产可再生能源的新途径。主要涉及的两个化学反应为:和,其中第1个反应为主反应。科研人员研究了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对CO2转化率和甲醇产率的影响,其结果如图2。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稳步推进,绿色甲醇产能及相关技术的提高,甲醇有望在居家、运输等场合作为燃料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慢慢普及。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甲醇的物理性质是 (写出1点即可)。
(3)由图1可知,我国生产甲醇各原料结构产能占比最大的是 。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CO2催化加氢合成甲醇,产物只有CH3OH。 。
②碳中和、碳达峰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
(5)由图2可得到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 。
参考答案:
1.AB
2.BD
3.AD
4.AD
5.AC
6.B
7.D
8.C
9.C
10.B
11.A
12.C
13.C
14.D
15.C
16. E A C D B A
17.(1)B
(2) -3 B
(3)氢氧化钙溶于水电解产生钙离子、氢氧根离子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4)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少,氢氧化钙析出/电解水溶剂量较少,氢氧化钙析出
(5) 氧气/O2 氢氧化钙/Ca(OH)2
(6) CaCO3、Ca(OH)2 稀盐酸量太少
(7)碱性
(8)常温下,硫酸钾溶解度较小
(9)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洗干净
(10)A
18.(1)有机化合物
(2)具有淡酒精味(或常温常压为液体等)
(3)煤制甲醇
(4) 错 对
(5)随温度的升高,CO2转化率增大,CH3OH的产率先增大后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