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含答案)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1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含答案)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5 19:4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1 化学与能源开发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C.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
D.多开私家车少坐公交车
2.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执行180天组合体长期驻留任务,创造我国太空驻留新纪录。已知氢能是此次航空旅程的动力之一,下列有关氢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能是理想的清洁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氢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热值高
C.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低,效率高
D.氢能的安全性较好,目前应用已十分广泛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或叙述正确的是
A.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B.分解反应中都有多种物质生成,则能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C.扇子扇风可以让空气流动,所以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D.把石油转化为塑料、合成纤维等是化学变化,但石油分馏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属于物理变化
4.“低碳”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面。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水转变成氢气的过程实现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C.二氧化碳不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D.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5.下列关于资源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氧气
B.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
C.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它能源有核能、地热能、太阳能、潮汐能、水能等
D.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合金已达几百种
二、选择题
6.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 收官之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信号实现全球覆盖。发射用的火箭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关于该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热值高,推力大,生活中也可广泛使用 B.反应方程式是2H2+O22H2O
C.绿色无污染 D.液氢和液氧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物水不污染环境,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要浸泡在水中保存
C.一氧化碳有剧毒,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氧气
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常作为溶剂
8.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等
B.可燃冰是乙醇水合物,外观像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
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D.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属于物理变化
9.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如:白磷和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水和双氧水 B.CO和CO2 C.冰和干冰 D.臭氧和氧气
10.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合成材料:钛合金、橡胶、合成纤维 B.碱:烧碱、纯碱、氨水
C.有机物:尿素、碳酸、乙醇 D.混合物:生理盐水、液态空气、石油
1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蒸馏水
C.水通电正极产生气体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低于同质量其他燃料
12.下列做法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烧碱和树叶制作“叶脉书签” B.用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
C.用液氮作制冷剂 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13.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B.从沙里淘出黄金
C.用石油作原料,通过加工制成布料 D.用木柴作原料通过加工制成桌椅
14.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石油 B.潮汐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
15.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④组合用于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
B.装置②、⑤组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装置③、⑤组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口处验满
D.装置③、④组合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三、综合应用题
16.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各项任务.空间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既要解决“气体从哪里来”的问题还要解决“气体往哪里去”的问题。科学家设计了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现了“水-氧-碳”的循环转化。
(1)从环保的角度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使用的燃料为 。
A.甲烷 B.汽油 C.煤粉 D.液氢
(2)目前空间站已实现电解水制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空间站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过滤、吸附、消毒等操作,回收的水可用于航天员生活用水,那么宇航员在饮用水时还可以通过 降低水的硬度。
(4)某兴趣小组为了深入了解空间站对“碳”的处理,进行了关于CO2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取CO2并探究其性质。
①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②如果用F装置收集CO2,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
③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G装置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⑤该小组拟用足量盐酸与含80%CaCO3的石灰石反应制取实验所需的二氧化碳,实验前称得装置和药品共200g,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装置及剩余药品总质量为178g,求所用石灰石的质量。
17.冬奥会中的化学。
(1)北京2022年冬奥会采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请写出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请简述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的理由: 。
(2)北京2022年冬奥会颁奖典礼,礼仪服装内胆中添加了石墨烯发热材料。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层的石墨片,可以称为石墨烯。石墨烯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
A.单质
B.氧化物
C.有机物
(3)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冰面积近1.2万平方米,是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自冷制冰技术打造而成的。
①液态或固态二氧化碳作制冷剂时,二氧化碳发生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同时 (选填“放出“或“吸收“)大量的热,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温度的目的。
②本次冬奥会各场馆使用的二氧化碳制冷剂是从工业副产品收集提纯获取的。在2021年底初次填充过程中共计减少900t二氧化碳排放。若这900t二氧化碳是由丙烷(化学式为C3H8)燃烧产生的,则至少需要丙烷的质量是多少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8.化学与生产、生活、能源、环境息息相关。
(1)将下列物质和对应的用途连线 。
物质 用途
甲烷 氧气 金刚石 稀有气体 用于医疗急救 用作燃料 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切割大理石
(2)云南作为能源大省深入推进绿色能源优势转化,驱动绿色发展。
①化石能源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能源,化石燃料包括 、石油和天然气等。绿色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填标号)。
A.太阳能 B.风能 C.液化石油气 D.地热能
②NO2会形成酸雨。下列燃料燃烧时不会产生NO2的是 (填标号)。
A.酒精 B.氢气 C.肼(N2H4)
参考答案:
1.AD
2.AB
3.AD
4.AB
5.BC
6.A
7.B
8.A
9.D
10.D
11.C
12.A
13.C
14.A
15.B
16.(1)D
(2)
(3)煮沸
(4) B 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0g-178g=22g;设所用石灰石的质量为x,x=62.5g答:所用石灰石的质量为62.5g。
17.(1) 2H2O2H2↑+O2↑ 燃烧产物是水,热值大
(2)A
(3) 物理变化 吸收 解:设至少需要丙烷的质量为x
=
x=300t
答:至少需要丙烷的质量为300t。
18.(1)
(2) 煤 ABD A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