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大战中的插曲》
1.了解相关常识,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书信”的深刻用意及文章主旨
【任务1】了解PPT中出示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相关文化常识等内容。
【目标一】了解相关常识,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男,汉族,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重庆市江津区(原四川省江津县)吴滩乡石院子人。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
聂荣臻的主要作品有《聂荣臻回忆录》等。
识作者
知背景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其实在八路军领导下,井陉煤矿一直就存在反抗,在1938年还发动过暴动,暴动后矿工们成立了由八路军领导的地下工人游击队,一直伺机而动。指挥此次作战的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杨成武。杨成武仔细分析战情,认为此战乃百团大战第一战,且军事价值和战略价值都非常重要。
井陉煤矿破袭战
为保险起见,杨成武将主攻任务分配给麾下战斗力最强的第3团。3团共3个营,由1营攻新矿,3营攻老矿,同时在不远处有个贾庄炮楼,由2营攻坚。黄昏时分,杨成武亲自化妆成农民,悄然到矿区侦查地形,对整个矿区进行摸排,确定了攻坚的突破口。傍晚,3团3个营通过秘密前行,匍匐前进到攻击位置,并做好隐蔽,等待作战指令。
晓常识
回忆录
(1)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如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
(2)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
分类
回忆录的写法特点
(1)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阶段的生活,也可写一个侧面。
(2)写作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六个字。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
【任务2】通读全文,思考:
“插曲”指的是中国人民救起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体现出我国对革命人道主义的坚守。
(1)“大战中的插曲”中的“插曲”具体指什么内容?
当时,我的想法是,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置她们。……
当然,这两个小孩子,根本不同于解除武装的俘虏。小孩子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八路军决不搞日本侵略军那一套。日本法西斯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不知杀害了我们多少无辜的群众,孩子、婴儿也不能幸免,惨无人道到了极点。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被俘士兵我们决不伤害,对日本人民我们不仅不伤害,还要尽最大力量给予爱护和照顾。
(2)聂帅为什么要救这两个日本小姑娘?文中哪里可以找到答案?
①给受伤的小姑娘包扎好伤口,并嘱咐医生和警卫员好好护理;
②找附近哺乳期的妇女给在襁褓中的孩子喂奶;
③给大一点的小姑娘拿梨子吃;
④用小勺喂稍大一点的孩子;
⑤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挑子送小姑娘。
(3)聂帅说,“对日本人民我们不仅不伤害,还要尽最大力量给予爱护和照顾。”他是如何爱护和照顾两个日本小女孩的?
【目标二】理解“书信”的深刻用意及文章主旨
【任务1】思考:聂荣臻在送回日本女孩的时候,为什么要写一封没有加封的信给日本军官?
聂荣臻写这封信是为了交代事件的原委并表明自己的立场。聂荣臻送回两个日本女孩是为了让她们回到自己的祖国,回到她们的亲人身边,这么做是出于对孩子的照顾,为孩子的安全和将来考虑。
信件不加封是为了让更多的日本下层人员看到,以此了解我军的思想和精神,聂荣臻的信义正词严、不卑不亢,展现了其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体现了其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体现了我们的军队是一支不畏强敌的仁义之师、正义之师。战火中的信件体现了我们八路军对战争的认识和态度,日本士兵和日本人民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应给予同情;对于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为了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和平,我们要抗战到底。
【任务2】讨论:"百团大战中的这个小小的插曲"为什么成为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①从中国人民的角度来说,对待战争遗孤的救助,体现出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证明了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的实质就是不正义的战争,也促进了中日人民之间的交往和友好往来。
②从日本人民的角度来说,中国人民的义举证明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抗日战争实质上是维护和平和主权的战争,我们的战争只是针对那些入侵者而言的,而不是对日本人民,这是我们最终取得胜利的保证,而以美穗子为代表的日本民众的态度,更加体现了我们中日友好的主题。
③个人而言,美穗子回访更加证明了中日人民的友情,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同是战争受害者的中日人民保持了高度的一致,美穗子就是一个事实的例子,美穗子的回访以及日本人民的表现更是体现了中日友情。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清晰,构思精巧。开头综述,引出“插曲”,接着叙述聂荣臻拯救日本孤女并送回她们的故事,之后叙述孤女谢恩,最后以总结“插曲”的影响和意义来结束全文。
在这篇回忆录里聂帅表明了救助小姑娘是出于人道主义救援,这两个日本小姑娘同样是战争的牺牲品,而我们的救助正是证明了侵华战争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