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论语>十二章》(一)
1.了解相关文化常识
2.疏通文意,掌握、积累相关文言基础知识
3.明确各章观点,分析说理方法
【任务】了解PPT中出示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相关文化常识等内容。
【目标一】了解相关文化常识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以“仁的学说”、“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后人尊称其为“圣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孟子为“亚圣”。
识作者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20篇,共492章。《论语》首创语录之体,叙事为辅,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的智慧结晶。
论
语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或富于变化,娓娓动人;且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此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
知背景
晓常识
(1)君子: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有道德的人;妻称夫或青年女子称恋人。
(2)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即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识字和计算。
【目标二】疏通文意,掌握、积累相关文言基础知识
【任务1】借助注释口译课文,并完成相应题目。
1.翻译标蓝的字词。
2.翻译划线的句子。
①做事勤奋敏捷,说话要谨慎。
译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①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
)而正( )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人而( )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朝闻道( ),夕死可矣。”(《里仁》)
指有才艺或
匡正,端正
如果
怎样对待礼呢
道理,指真理
有道德的人
子曰:“君子喻( )于义,②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里仁》)
知晓,明白
反省,检查
子曰:“质( )胜文( )则野( ),文胜质则史( )。④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 )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⑤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质朴、朴实
华美、文采
粗野、鄙俗
虚饰,浮夸
有抱负的人
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②小人只明白小利。
③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
④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⑤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译
子曰:“譬如( )为山,未成一篑( ),止,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 )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子曰:“知( )者( )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 )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⑦非礼( )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比喻,比方
盛土的竹筐
填平洼地
即使
同“智”
……的人
一旦
称赞,
条目 细则
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赞许
⑥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
⑦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合乎礼的不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
译
颜渊曰:“回虽不敏( ),请事( )斯语矣。”(《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 )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
)‘恕’( )乎!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 )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迩( )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聪敏
实践,从事
一个字
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概,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指激发
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指提高人际交
指讽刺时政
近
表示推测、估计
人的感情
往能力
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译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颜渊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能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 颜渊说:“希望指点一些具体做法。”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颜渊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也要努力做到这些话。”
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理基础】
1.记字音
①未成一篑( ) ②迩之事父( ) ③八佾( )
2.通假字
①知者不惑
②君子食无求饱
【任务2】整理、积累下列文言基础知识。
kuì
ěr
yì
“知”同“智”,聪明
“无”同“毋”,不要
3.古今异义
①然后君子
古义:
今义:
这样以后
表顺承的连词,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②譬如平地
古义:
今义:
③一日克己复礼
古义:
今义:
④小子何莫学夫《诗》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①敏
敏于事而慎于言
虽不敏
②焉
就有道而正焉
见贤思齐焉
天下归仁焉
动词,勤勉
形容词,聪慧
代词,自己
代词,他
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
填平洼地
名词,平坦的土地
一旦
一天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男孩子,或对人的蔑称
③而
贫而无谄
敏于事而慎于言
鲤趋而过庭
就有道而正焉
人而不仁
死而后已
连词,表转折,却
连词,表递进,并且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假设,如果
助词,凑足音节,无义
④闻
子亦有异闻乎
朝闻道
闻于诸侯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草野之无闻者
博闻强志
名词,见闻、教导
动词,听闻
动词,闻名
名词,传闻、消息
名词,声望、威望
名词,知识、见闻
5.词类活用
①就有道而正焉
②如礼何
③朝闻道,夕死可
④见贤思齐焉
⑤请事斯语
⑥远之事君
6.文言句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状语后置句,即“勿于人施”
形容词作动词,匡正
名词作动词,对待礼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傍晚
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名词作动词,实践、从事
名词作动词,侍奉
【目标三】明确各章观点,分析说理方法
【任务】本文分别用哪些方法阐述了哪些观点?请梳理并填写下表。
章节 主要观点 说理方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勤勉好学、谨言慎行
人而不仁——重视仁德
朝闻道,夕可死矣——真理重要
君子喻于义——重义轻利
见贤思齐——自我反省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表里如一
理论论证
对比论证
理论论证
理论论证
对比论证
对比、理论
章节 主要观点 说理方法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勇于担当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锲而不舍
知者仁者勇者——智仁勇
克己复礼为仁——自我约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德之心
《诗》可以兴观群怨——教化作用
理论论证
理论论证
理论论证
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论语>十二章》 (二)
1.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把握文章思想观点
【任务1】老子曰:“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家后起,力反儒家之言礼。老子对于“礼”的理解与孔子的思想有何不同 请结合“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谈谈你的理解。
【目标一】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礼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产生祸乱的主要根源。老子认为“礼”是外在,是虚浮的;道家讲究实用,追求朴素。
孔子所讲的礼,是以道德仁义为背景的礼。孔子言礼,重在礼之本,礼之本即仁。孔子言礼必兼言乐,礼主敬,乐主和。礼不兼乐,偏近于拘束。乐不兼礼,偏近于流放。二者兼容,才可恰到好处。礼乐必依凭于器与动作,这都是表达在外者。人心之仁,则蕴蓄在内。若无内心之仁,礼乐都将失其意义。故仁与礼,一内一外,相辅相成。
【任务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这是孔子的传世名言。它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未经加工的质朴是朴实淳厚的,但容易显得粗野。后天习得的文饰,虽然华丽可观,但易流于虚浮。
质朴与文采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只有文、质双修,才能成为君子。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实践,成为中国人“君子”形象最为鲜明的写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任务3】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如何理解的 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为人处世的人生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做事情应顾及他人的感受。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喜欢的、不希望得到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与人交往时,要做到换位思考,其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等。
其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活于世,要学会相互理解,要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多替别人考虑,别人才会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有这样做了,人际关系才会和谐。
①
②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任务4】思考:孔子为什么要求学生学习《诗经》
孔子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在《论语》中,他不仅多次引用《诗经》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多次强调《诗经》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作用,教导弟子要学《诗》。在这里,孔子再次向弟子提出学《诗》的重要意义。这段文字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经》的社会价值。
诗经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学习《诗经》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各种能力和精神。在家则孝,在外则忠,忠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其他一切品德的基础,而学习《诗经》就是培养人们这种品德的最佳方法。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从知识的获取上说的。古代获取知识的渠道并不像现代这么多,信息也没有现在这么集中,获取起来也没有这么方便。而《诗经》中恰恰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知识,雅学、地学、博物学、本草学等无所不包,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方便。所以孔子特别提倡学《诗》,就是为了让弟子们获取这些知识。
【任务1】思考:为什么为“仁”就要“克己”
【目标二】把握文章思想观点
古训“仁者相人偶”,即“仁”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准则。
而礼是什么呢 “礼”不指礼貌、礼节之类的外在“礼仪”,而是一套尊卑有等、和睦有序的社会秩序。在宗法时代,天子统治诸侯,诸侯统治大夫,大夫统治庶人,都需要礼法秩序;家长管理家族和普通人在家族中的一举一动都要遵循礼法秩序。所以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际间关系以“礼”为规范。而人主动约束自己,服从这种规范,以达到人际的和谐、社会的稳定,这就叫“克己复礼”。
《论语》中关于君子和小人的论述: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③“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⑤“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⑦“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任务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论述的中心和重点。为了辨清“君子”的形象,孔子常把“君子”与“小人”比较而论,从道德修养、人格理想、义利观和行为观等方面区分君子和小人,指出两者的根本区别。那么君子与小人到底有哪些明显的区别呢 请结合《论语》进行归纳总结。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一个真正的君子能够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必然是具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而小人只知道追逐利益与权力。
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相交,有容人的雅量与坚持己见的操守,互相取长补短,不趋炎附势,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小人相交,必为共同谋利,依附强权,各怀损人利己的心思,表面上强求一致,背地里就互相攻击,故同而不和。
③“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与人为善。小人总是患得患失,不是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就是觉得某件事对自己不利,忙于算计,受各种利欲所驱使,经常陷入忧惧之中。
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遇到矛盾时,君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小人只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⑤“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而小人则正好相反。作为君子,除邪扶正,济世安民,一切行为以能彰显伦理道德及作为人民表率为目标,是道义的实践者和克己的典范。而小人则只顾眼前利益,喜欢勾结谋私,为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择手段。
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小人的品行好比是草,风在草上刮过,草必定向一边倒去。孔子认为君子有教化百姓的社会职责,是肩负社会重任的中坚力量,以经世济民的功业为抱负。这种担当精神,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以天下为己任”。曾参也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⑦“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则不懂得天命而不知敬畏,不尊重地位高、德行高的人,轻侮圣人的话。”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中,孔子及其弟子虽然颠沛流离,屡遭艰难,然而却矢志不渝。
君子,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据杨伯峻先生考证,“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过107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关于“君子”的学说。一直喜欢“君子”二子,因为它最能体现中国正道之人的价值取向。孔孟之道,即君子之道;可君子之道,却又不拘泥于孔孟之道。
世有孔丘,“君子”始立。可以说,是在孔子的精心重塑和不遗余力的维护下,“君子”一词才散发出如此高贵的气质。而自从有了“君子”这一理想人格,我们的文化便有脊梁,余秋雨先生说:“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此言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