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导学案
【学习目标】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战胜利的意义。
【教学重点】
日本全面侵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日本侵华的原因,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
【知识梳理】
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九·一八事变: 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到半年,侵占整个 。
(2)西安事变:
【思维拓展】日本为什么会走上侵略的道路,并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中国?
①日本方面(根本):现实原因: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走上对外扩张的法西斯道路;
历史原因:日本的既定国策(大陆政策);
②中国方面:中国近(近水楼台)、中国弱(容易得手)、中国肥(地大物博);
国共内战,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
④国际方面: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二、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抗战
1、 年7月,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踪,进攻宛平县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 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华民族 的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原因:①根本: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②主要:中共的积极推动和努力。
(2)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 》。
(3)意义:形成了 的抗战,成为抗战取得胜利的 。
3、四次会战
(1937年8月—11月),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第一场会战,打破了日本
的狂妄计划。
会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太原会战( 战役是抗战首次大捷;体现国共合作)
武汉会战。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1、百团大战:
A.目的: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克服国内的 ,振奋人民的抗日精神。
B.时间:地域、指挥者: 年、 地区、彭德怀。
C.意义:a.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 取得的最大胜利;
b.打击了日军,提高了中共和八路军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c.此后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成为抗日战争的 。
2、1942年为确保 这条国际交通线,中国 入缅作战,1945年初击败侵缅日军。
3、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1)胜利标志: 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2)胜利原因:
(3)胜利意义:
①国内:A.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 的 胜利;
B.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 和 ,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②国际:A.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B.中国的 得到提高。
【合作探究】
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合作探究答案:
相同点:(1)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都面临强大的敌人。
(2)都是中共推动,共产国际促进。
(3)都经历复杂的内部斗争,其焦点是阶级利益支配下的领导权。
(4)都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不同点:(1)背景不同:第一次处于军阀割据混战,阶级矛盾尖锐;
第二次中日民族矛盾为最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
(2)合作对象:第一次是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
第二次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3)政治基础:第一次是新三民主义;
第二次是共同抗日。
(4)斗争对象:第一次打倒军阀统一中国;
第二次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实行民族解放。
(5)合作方式:第一次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第二次是党外合作,各有自己的军队、政权、地盘;
(6)阶级基础:第一次是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联盟;第二次是一切赞成抗日的阶级、阶层的联盟。
(7)中共以对领导权的态度和斗争策略:第一次不重视放弃领导权,以退让求团结;
第二次坚持领导权,以斗争求团结。
(8)作用和结果:第一次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保证了北伐的胜利进军,但右派叛变,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第二次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课堂检测】
1.《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3.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4.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5.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如①台儿庄战役,②平型关大捷,③辽沈战役,④淮海战役,⑤武汉会战等,上述战役中,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有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6.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7.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以下报道:“囗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囗不明囗。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注囗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背景是
A.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
B.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
C.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
D.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
课时检测答案:
CCCAB 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