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第十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第十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5 20:5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归纳内战爆发前各方面的态度,通过内战背景的研讨交流,分析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阅读教材,赏析诗歌,全面说出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根据时间提示写出解放战争的阶段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加深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重庆谈判、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胜利的意义。
【知识梳理】
一、内战的爆发
1、重庆谈判
①背景: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蒋介石在 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为争取时间,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②经过:1945年,中共派毛泽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 、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谈判;双方签订了 ,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召开 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实现政治民主化。
2、内战的爆发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围攻 ,发动全面内战,解放军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3)粉碎重点进攻
1947年3月,国民党军对 和 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西北野战军取得 、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华东野战军取得 胜利。重点进攻也被打破。
二.三大战役
1、背景:1947年夏,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解放军发起 ,使敌我力量对比进一步变化,1948年秋,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
2、概况
①辽沈战役:1948年9月开始,东北野战军发动,先后攻克 、长春、沈阳、营口等地,东北全境解放。
②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动,以 为中心,全歼敌军。
③平津战役: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发动,在北平的 率部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3、意义:基本摧毁了国民党政府的主力,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百万雄师强渡长江,4月23日占领 ,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2、筹建新中国:1949年3月,中共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与此同时,中共加紧召开 会议、建立新中国的筹备工作。随着 的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3、意义:标志着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封建统治者勾结奴役中国人民历史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为由新民主主义向 过渡,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前提;改变了世界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归纳内战爆发前各方面的态度。
材料一: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
——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
材料二: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美国外交文集》
材料三: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 1945年9 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材料四: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
【课堂检测】
1.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2.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后见报纸上登载消息“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他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3.毛泽东给山东战区的一份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报上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敌,并不为迟。”这是为了
A.贯彻“工农武装割据”的方针B.统一部署百团大战
C.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组织实施战略反攻
4.图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右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尖刀表示的是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
D.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5.《建国大业》中,19 ( http: / / www.21cnjy.com )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调侃由立平饰演的林彪,“林彪啊,你吃了蒋介石一百多万的军队,怎么还这么瘦啊!”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是称赞林彪参加了三大战役中的所有战役,并消灭敌人一百多万
B.是称赞林彪自参加革命以来一共歼灭敌人一百多万
C.是称赞林彪在辽沈、平津战役中指挥有方,歼敌很多
D.是警告林彪不要叛国投敌
6.1948年秋,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支前小车队,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还用心地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见下图)。据其行程路线判断,他支援了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7.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 ( http: / / www.21cnjy.com )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A.清政府统治结束
B.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统治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D.南京光复,抗日战争胜利[来源
8.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三大战役已在辽沈地区率先打响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合作探究答案:
A: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
B: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维护其在华利益。    
C: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拖延时间,为内战作准备
D:共产党:成立一个联合政府建立真正的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
课堂检测答案:
1.B 2.A 3.C 4.B 5.C 6.C 7.B 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