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石钟山记
苏轼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与文章创作背景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本内涵,梳理脉络
3.了解石钟山的特点,学习游记类散文写作手法,赏析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的艺术特色
4.理解富于哲理的思考,学习作者的质疑和求实精神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宋仁宗嘉祐年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
苏轼才华横溢,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散文上,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在诗上,与 黄庭坚 并称“苏黄”,在词上,与 辛弃疾 并称“ 苏辛 ”,在书法上,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者介绍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了这篇文章。
创作背景
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可记人记事、记山川名胜、记器物建筑等,又称“杂记”。
本文是一篇游记,记叙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
有带抒彩的,如《小石潭记》、《醉翁亭记》。
文体知识
记
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有南北二山,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千米。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000米。两山相比,下钟山比较奇峭,又临大江,号称“江湖锁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石钟山处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优美,历来成为旅游胜地,自古以来不少文人游客写过游记石钟山的诗文。
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命名原因三说:风水声、石声、山形如钟。
石钟山
文意疏通——第一段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结构助词,的
我国古代第一部记述水道河系的地理专著
语气助词
击,拍
大钟
指示代词,这
指示代词,指这种说法
介词,把
连词,即使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响声
连词,表递进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更何况是石头呢!
文意疏通——第一段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探寻
代词,他的
连词,表顺承
细听
声响,声音
副词,慢慢地
连词,表转折,可是
代词,这样
连词,表转折,可是
介词,用
名作动,命名
译文:
到了唐代李渤才访寻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有铿锵悦耳声音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却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段内容总结:叙述对石钟山命名的两种说法,然后提出质疑
问题探究——第一段
阅读第一段,完成下列表格:
前人姓名 得名由来 人们态度 作者依据
郦道元
李渤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
扣石闻声
音质如钟
人常疑之
余尤疑之
以钟置水
风浪不鸣
扣石有声
比比皆是
文意疏通——第二段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农历六月初九
介词,从
到......去
赴任,就职
连词,因而
未成年的杂役
介词,在
代词,其中的
副词,本来
译文: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到绝壁下面。
文意疏通——第二段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捉人,扑人
代词,有人
副词,正,刚刚
译文:
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扑过来)捉人(似的);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却(听到)从水上发出巨大的声音,声音洪亮像(击)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连词,表修饰
偏义复词,偏“深”
代词,指“石穴罅”
连词,表因果
形成
连词,表并列
窟窿
演奏
译文:
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是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涌进洞穴和裂缝,水波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一样)。
文意疏通——第二段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连词,于是
知道
译文:
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称这座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第二段内容总结: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问题探究——第二段
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
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
“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
深夜泛舟江面。
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4.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景象的?试分析。
原文: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综合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调动多种感官来状形、摹声、绘态。
5.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水石相搏说 声源 声音
微波-山下石穴罅 噌吰如钟鼓不绝
风水-中流之大石 有窽坎镗鞳之声
文意疏通——第三段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名作状,用眼睛
名作状,用耳朵
连词,表转折
结构助词,的
大概
连词,表转折
介词,用
名作状,在晚上
连词,虽然
连词,表转折
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译文:
(任何)事情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推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乘着小船在夜里停泊在悬崖绝壁的下面,所以没有人能够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至于那些)渔夫(和)船工,即使知道(这些)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述。
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的原因
连词,表转折
介词,用
连词,表目的,来
因此
结构助词,的
译文:
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那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点明主旨:认识事物贵在“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
郦道元
士大夫
渔工水师
陋者(李渤)
——言之不详
——不肯夜泊绝壁下
——知而不能言
——考击以求
(叹)
(笑)
所以不传
(惜)
(鄙)
游因——质疑
游历——解疑
游感——结论:
郦说
李说
——人常疑之
—— 余尤疑之
1.访问时间、同伴和机缘
2.访问寺僧
3.亲访之见闻
4.访之所得
大石侧立
栖鹘惊飞
鹳鹤怪叫
水声轰鸣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石钟山记
议论为主
提出问题
叙议结合
解决问题
集中议论
抒发情感
梳理脉络
思考1:郦道元和李渤分别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他们的说法持何态度?
人物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郦 道 元
李 渤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水石相搏”说
“扣石发声”说
深入研读
思考2:作者探寻石钟山名字由来的过程是怎样的?
人物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笑而不信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笑谓迈曰(非
常自信)
实地考察
目见耳闻
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二者相应,如乐作焉。
寺僧
苏轼
思考3: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有何作用?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鹳鹤: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
综合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状形、摹声、绘态,描绘绝壁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渲染阴森的气氛,烘托亲自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埋下伏笔。
思考4:文中有“三笑”意味悠长,请找出来并分析。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
③“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
这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
②“因笑谓迈曰……”
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轻松愉快、自得兴奋的笑。
思考5: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郦道元言之不详,人常疑之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缺乏对考察结论的具体阐发
——缺乏去实地考察的决心勇气
——缺乏阐明真相的文化素养
——缺乏对表象的深入探究
叹
笑
讽
惜
思考6:如何看待与评价苏轼对石钟山的探究?
积极性:苏轼强调了反对主观臆断、倡导实地调查的求实精神。表现出他难能可贵的勇于质疑、不避艰险、敢于探索的实践精神。
局限性: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全面观察、细致考察,且否定了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所以后人考证后也认为苏轼的观点也不完全正确。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是一致的。
1.语言灵活,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
2.结构独特,因事说理,叙议结合。作者以“质疑──解疑──说疑”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3.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环境描写,让读者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余方心动欲还”,又暂缓紧张气氛;再写“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最后经过“徐而察之”,发现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读者紧张的心情才渐趋平缓。
艺术特色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质疑,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