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5 22:31:55

文档简介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掌握人类获取食物的不同手段,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时空观念:能通过史料分析农业出现的重要意义。
3.史料实证:能通过文字、图片等材料,分析并认识影响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理解古代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国家的诞生。
4.历史解释:能通过对己学知识的总结,对比分析不同区域食物生产的不同特点,梳理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发展线索。
5.家国情怀:认识到农业和畜牧业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农业的交流与传播为世界各地的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和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农业文明的起源与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难点:古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教学方法】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完成导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忆河姆渡人的生活方式。
新课讲授: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一)原始农耕和畜牧产生以前
1.特点: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
2.表现:
(1)采集渔猎: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作为食物。
(2)生产工具: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生产力低下)
(3)生活方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4)妇女地位:生育抚养后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女性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二)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食物生产,农业革命
1.背景:
在长期采集和渔猎中,人类逐渐学会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2.时间:大约1万年前
3.表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①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
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及其成就(表现)
东亚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最早种植水稻
7000年前,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
西亚小亚细亚半岛南部 小麦、大麦原产地9000年前饲养绵羊和山羊
中美洲玉米、甘薯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骆马
4.意义
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①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②改变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③加速人口增长。
2)促进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①从迁徙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
②手工业独立出现;
③精神生活逐渐丰富: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产生
3)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4)男女地位变化:男子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5)国家应运而生:农业发展,出现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阶级对立,国家形成。
二、不同地区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1)农业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2)古巴比伦王国,王室、神庙、政府官员、贵族和伤人等拥有许多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租给佃户。
(3)古埃及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2.古代中国
①食物生产:
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②社会生活:农业生产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小农经济战国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通过家庭手工业等途径补贴家用。
国家政策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水利工程秦国修建的都江堰、西汉修建的龙首渠等,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生产分布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3.古代希腊
①食物生产:
A主要粮食作物:西亚传入的大麦、小麦B.谷物与蔬菜轮作;建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②社会生活:奴隶制经济
4.古代罗马
①食物生产: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②社会生活:土地制度:国有→私有
5.古代美洲
①食物生产: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
②社会生活:土地制度:村社土地公有制
(阿兹特克)土地归公社所有,分给各个家族共同耕种。此外,还有专门供养祭司和军事首领的土地以及供军需用的军用地。这些土地用公社成员和奴隶来耕作。奴隶主要由战俘和债务奴隶构成,贵族和祭司一般都占有奴隶,用以从事耕作和建筑等劳动。奴隶也是买卖的对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三、生产关系的变化
1.男子在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1)农业的产生是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
(2)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2.私有财产的出现
(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
(2)表现:氏族部落首领利用自己的权力,把一些集体财物据为已有,变成私有财产。
(3)影响: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3.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1)在领导氏族部落对外交战的过程中,军事首领的地位日益上升,个人权力也不断加强。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人们往往不再杀死战争中的俘虏,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这样,在氏族社会中,就有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
(2)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有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课堂练习:见配套课件。
课堂小结:
除了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间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首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仍然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在这种公社范围内进行的共同耕作制。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作业布置:
见配套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课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生疏,之前所涉及的比较少,因此讲解重要注意对不同文明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区分,最好结合地理环境进行阐述。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影响。
2.时空观念:认识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探究古代物种交流及近代美洲物种外传的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特征和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种交流的主要表现及特点;
难点:农作物交流对人类命运的影响;
【教学方法】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完成导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说出下列食物的原产地
新课讲授: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背景:新航路的开辟
表现:
(1)玉米、马铃薯、甘薯在欧洲的传播
①玉米马铃薯:由观赏到粮食和饲料作物,17世纪玉米仅次于小麦传遍欧洲各国。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②甘薯: 引入欧洲后,传播缓慢。
(2)玉米、马铃薯、辣椒在中国的传播
明朝时,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人中国:
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
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
从菲律宾传人东南沿海地区。
玉米传入中国后,先是在丘陵山地种植,后来逐渐扩展到平原地区。乾隆、嘉庆年间,玉米得到大规模推广。
鸦片战争前,玉米的种植已遍布全国。
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辣椒
材料一:辣椒原产美洲,大约在十六世纪下半叶进入中国,即隆庆-万历年间。……辣椒在亚洲的传播与葡萄牙人的关系更为密切……辣椒在中国的传播有 3 条路径:一是华北路线:浙江-江苏-山东,山东往北、往西传播;二是长江路线:沿长江西上,经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 再以湖南为中心,向贵州、四川、陕西、云南、广西、广东传播;三是福建路线:传播速度非常缓慢, 与台湾路线在福建交汇。
——整理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辣椒传入中国的途径与传播路径》邹学校,朱凡
材料二:辣椒自从进入中国饮食,便是平民的恩物,价廉味重,下饭再好不过。二十世纪初从宜昌到重庆一线的纤夫,他们从事重体力劳动,能量消耗很大,因此需要补充蛋白质。可是精肉的价格又很贵,纤夫们消费不起,便只好吃些下水、不太新鲜的肉类。这些食材较为腥臭,因此需要用比较浓烈的作料盖过食材的本味,所以就有了“麻辣烫”“毛血旺”“红油火锅”一类的菜式,这一类菜式原本只在下层人民中流行。……“红锅馆子”菜式流行的时候正是抗战时期,中国东部的精英阶层大批涌入四川,他们原来习惯的筵席是吃不起了,小馆子还是可以常常光顾;这些内迁的各级官员、大学师生在战后回迁东南,也把来自四川的味道带到了各地。
——整理来源于《中国食辣史》
根据上述材料,总结辣椒在传入我国的路线以及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
入中国路线:陆路——西亚至新疆;海路——西、葡两国
受到欢迎的原因:代盐;掩盖腥臭味社会动荡,引起阶层变化,传统贵族饮食不适应普通市民;人口流动引起的饮食习惯的传播;烹饪方式改变,认知提高;种植成本低、价格低廉、食材易得等
土豆
土豆在中国的传播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传播
1.小麦水稻在美洲的传播
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用面粉做成的食物品种繁多,风格迥异,小麦产业也随之兴盛
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2.禽畜在美洲的传播
欧洲移民把鸡、牛、羊、马、猪、驴等禽畜传入了美洲,极大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三十年前,从无开垦者。嗣有江苏之淮、徐民,安徽之安庆民,浙江之温、台民,来杭湖两属之各县,棚居山中,开种苞谷(玉米)……近己十开六七矣。每遇大雨,泥沙直下,近于山之良田,尽成沙地;远于山之巨浸,俱积淤泥,以致雨泽稍多,溪湖漫滋,田禾淹没,岁屡不登……他日之钱粮何出,犹其后焉者也。
——汪元方《请禁棚民开山阻水以杜后患疏》(1850)
材料二:“玉蜀黍,《纲目》始入谷部,川、陕、两湖,凡山田皆种之。俗呼包谷。山农之粮,视其丰歉,酿酒磨粉,用均米麦;瓤煮以饲豕,秆杆干以供炊,无弃物。”
——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1848)
材料三: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
材料一:1845年,一场灾害悄然而至,仿佛一夜之间,那些郁郁葱葱的马铃薯田就变成“草木皆烂,荒芜一片”。导致马铃薯枯萎腐烂的瘟疫来源于一种被称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真菌,受感染的马铃薯变黑,在地底下枯死。爱尔兰的马铃薯产量减少了三分之一。第二年情况更糟,超过四分之三的马铃薯田绝收,爱尔兰马铃薯减产超过9成。1852年,爱尔兰800多万人口中,直接饿死或间接病死的有约150万人。
材料二:1957年,一趟航班从非洲安哥拉飞往欧洲葡萄牙,飞机上残余的猪肉制品被当成泔水,送往葡萄牙一家养猪场。这被认为是当年葡萄牙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的源头。1971年有旅客携带未经检疫的香肠入境古巴,成为非洲猪瘟在当地暴发的源头。这波疫情让古巴损失惨重,全国共扑杀约50万头猪。随后,巴西、海地等美洲国家也出现了非洲猪瘟疫情。
材料三:2000年,美国孟山都公司组团到中国考察。临别前,中方送给对方一粒野生大豆种子。孟山都如获至宝,回去后,立刻用最尖端的技术,检测出高产和抗病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复制出这种大豆,并在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抢注了64项专利,连给它提供了研究基种的中国也得交专利费。如今我国90%的大豆依赖进口。
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新旧世界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传播,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食物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3)不同物种的交流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课堂练习:见配套课件
课堂小结:
一.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概况
㈠美洲物种的外传
1.背景2.主要物种
㈡与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传播
1.小麦和水稻2.畜禽物种3.非洲物种的传播
三.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作业布置:
见配套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课的内容涉及高一下学期新航路开辟的知识,在讲解的过程中,主义分析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及世界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联系生活实例探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多方面影响,尝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2.时空观念:以时空为序梳理食物生产、储备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等重要史事。
3.史料实证:能够运用史料分析、说明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与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对食品供给的影响。
4.历史解释:从历史的角度论述食物生产、储备现代化对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的重大意义。
5.家国情怀:深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自觉担负起为建设美好生活而努力的时代责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食物生产、储备现代化对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的重大意义及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举措。
难点:食物生产、储备现代化对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的重大意义及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举措。
【教学方法】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完成导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你是否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法
新课讲授: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材料:我国古代的粮食亩均产量汉代为132公斤、南北朝为128.5公斤、唐前期为167公斤、唐后期为154.5公斤、宋代为154.5公斤、元代为169公斤、明代为173公斤、清代183.5公斤。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清代粮食亩均产量仅比汉代多51.5公斤,可见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发展缓慢。
——《告别饥荒—饥荒成因与历史应对考察》
传统农业的特点:1.脆弱性
2.生产率低
3.技术停滞
4.产业单一
食物生产现代化的成就
1.产生条件: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推动 ,科技的进步等。
2.食物生产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在: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自动化、科学育种等方面。
3.食物生产现代化的最重要推动因素是科学技术。
(1)农业机械的发展、农业机器的广泛使用。
农业的机械化实现了用机械动力和电力代替人力和畜力,以工作机械代替人的手工工具。70年代以来,农业逐渐推广应用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系统工程、遥感等技术,实现部分生产作业和管理自动化,取得了提高作业质量、效率和安全、省力等效果。农业自动化主要包括耕耘、栽培、收割、运输、排灌、作物管理、禽畜饲养等过程和温室的自动控制和最优管理。据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40%的粮食浪费在收获和加工环节,粮食机械化收割、烘干可以大大减少因霉变、粗放晾晒造成的损失。总之,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提升农民种粮意愿等,大大增加了粮食供给。
(2)粮食品种改进:(育种 )
20世纪以来,玉米、小麦、水稻等
主要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美国:杂交玉米新品种
墨西哥:小麦新品种
菲律宾:杂交水稻
中国:超级杂交稻
杂交水稻的贡献——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做出突出贡献。
(3)实施农业产业化,提高粮食附加值
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和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粮食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构筑以粮食为中心的产业化体系,让粮农从流通、加工等环节增加收益。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原始农业社会
地窖贮藏的基本原理:因为土壤的导热性弱,其温度变化比大气小得多;土壤内的湿度变化也比较稳定,有利于防止果实的蔫缩。此外。土壤中的气体交换较差,加上地窖一般要用覆盖物覆盖,所以地窖内具有积累二氧化碳、降低氧气的自然气调作用,所以可以长时间保证失误不变质!
粮食储备——之传统储备技术
含嘉仓粮窖内发现一窖1300多年前存下的粮食,且“谷粒颗粒分明,糠是糠,米是米。” 考古专家把这归功于粮窖设计的科学——“席子夹糠”法,可以达到低温储粮的效果。这样的粮窖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在唐代,这样的地下窖仓里稻米的“保质期”为5年,谷子的“保质期”更是长达9年。
粮食储备——之现代粮食储备技术
①通风储粮技术 谷物冷却机、机械低温储粮技术;
②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的广泛应用;
食品保存——之原始保存方法
腌制与风干、自然冰
食品保存—之现代冷冻技术
家用冰箱、冰柜等,冷冻食品工业;冷链物流产业发展。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历史上的饥荒
材料一:一九四二年夏到一九四三年春,河南发生大旱灾,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全省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灾民五百万,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水旱蝗汤”,袭击全省一百一十个县。灾民吃草根树皮,饿殍遍野……寥寥中原,赤地千里,河南饿死三百万人之多。
——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
现代饥荒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原因:人口的激增;城市化、工业化加速;耕地面积的减少;
对粮食安全、农业与农村发展长期投入不足;粮食、经济与金融危机;粮食成为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气候变化等。
应对:国家层面:保障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做为首要任务;改进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开源);厉行节约(节流)
国际层面:加强国家合作(联合国粮农组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正)
课堂练习:见配套课件。
课堂小结: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食物生产、储备技术的进步,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带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作业布置:
见配套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经过高一《中外历史纲要》的学习,学生已熟知古今中外的基本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表达能力,并且食物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影视、杂志等媒介对食物生产的环节、影响等较为熟悉,因此,学生对本节课兴趣浓厚,期待较高。但是,学生对本课涉及到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概念缺乏全面、准确的认知,且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