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3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万有引力重要结论
均匀球壳对球壳内部任意一点,万有引力为零
均匀实心球体内部任一点r处的万有引力为r内部小球对物体的引力
结论:在匀质实心球体内部距离球心r处,质点受到的万有引力就等于半径为r的球体对其的引力
为半径为r的球体的质量
例如:在较深的矿井内重力加速度比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小,主要原因是地球吸引地壳内物体的有效质量较小,从而使万有引力变小,导致物体的重力变小,g 变小。
【例1】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下列办法不可采用的是( )
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
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距离不变
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D.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倍
【例2】如图示,一个质量为M的匀质实心球,半径为R,如果从球的正中心挖去一个直径为R的球,放在相距为d的地方。求两球之间的引力分别是多大?(引力常量为G)
【例3】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A.0 B. C. D.
【练1】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A.1 B.1 C.()2 D.()2
1.如图所示,在一个半径为R、质量为M的均匀球体中,紧贴球的边缘挖去一个半径为的小球体后,剩余部分对位于球心和空穴中心连线上。与球心相距d、质量为m的质点的引力是多大?
2.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R表面积很小,矿井方向沿着半径方向,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则下列有关物理过程正确的有( )
A.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B.从井口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小球沿着井做匀速直线下落
C.如果将小球放入地心,由万有引力定律公式计算引力巨大,会将物体拉碎
D.从井口释放一个小球,小球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3.搭乘神舟十二号进入天和核心舱的我国航天员相继出舱,胜利完成中国空间站的第二次舱外任务。已知中国空间站处于距地面高度为h的近地轨道处,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时宇航员在该轨道处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4.如图所示为一质量为M的球形物体,质量分布均匀,半径为R,在距球心2R处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若将球体挖去一个半径为R的小球,两球心和质点在同一直线上,且挖去的球的球心在原来球心和质点连线外,两球表面相切。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剩余部分对质点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假设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A.4 B. C.2 D.
6.“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及“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若地球半径为R,把地球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球内任一质点的万有引力为零)。“蛟龙”号下潜深度为d,“天宫一号”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天宫一号”所在处与“蛟龙”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两球间的距离为L,两球的质量分布均匀,质量大小分别为m1、m2,半径大小均为r,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