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5 20:0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型和课时:精读 授课日期:
班级:五年级 学科:语文 主备人:
课程标准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全文以毛主席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主席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请示送回岸英遗体,而朝鲜方面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伟人的胸襟。
学生分析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主席的内心世界。如语言描写: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又如动作描写:“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如神态描写:“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些传神的细节描写,朴实无华而又生动形象。它表现了毛主席既有着跟普通人一样的丧子之痛,又有着伟大人物的胸怀,充分而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有的为革命而牺牲一切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两个部的内容;从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教学难点: 从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深刻领会毛主席作为父亲和领袖的常人情怀和伟人胸襟。
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补充资料、联合体验法、读写结合法、范例教学法
1 导(明确重点难点 创设问题情景) 2 学 (关注教材 掌握基础 重在思维 )
3 探 (突出重难 推演探究 理解运用) 4 诊 (针对基础 关注重点 检测目标达成)
导 师生问好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责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位伟人,他是: 【出示课件】 生:毛泽东。 师:没错。他是主席,是领袖,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他在天安门城楼上他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他,还是一位诗人,北国风光,千里雪飘……《沁园春 雪》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但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 【齐读课题: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今天毛泽东的故事,我们还要从三封电报说起。 【出示课件】 师:前两封,司令部来电:毛岸英同志牺牲了。是否回国安葬?第三封,朝鲜方面来电:请求安葬在朝鲜。毛主席面临艰难的抉择!为什么这个决定如此艰难? 生1:因为作为父亲和主席,他们的心愿不同。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毛泽东与岸英父子感情如何?他又是如何对待毛岸英这位长子的?(找原文)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对待毛岸英? 生: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 师:毛岸英是长子,是心爱的长子,是毛泽东倾注了无限父爱的长子。那为什么一次次分离去苏联,去农村,去战场呢? 生:被寄予厚望。 师:毛主席在经历了5位亲人的离世后,最爱的长子,被寄予厚望的长子也牺牲了。作为父亲,作为国家主席,毛泽东的内心是怎样的呢? 二、学 【出示课件,展示自读任务】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不同符号标记,勾画出文章中对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进行描写。 想一想,哪些地方让你深受感动,为什么感动?请做好简单批注。 品读示范: 师:今天咱们请同学们合作品读课文。在此之前,请听老师的示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照着做。 我们按照找句子——抓言行——谈感受——秀朗读 四个方面进行。请同学们看课文56页,第4自然段“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课文对毛主席的动作进行描写,他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也没吃一口饭,只是在吸烟。那,他为什么吸烟呢?为什么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烟呢? 请看警卫员的这部分补充资料:毛主席看到电报后,下意识的想抽烟,当他拿起一支烟放进嘴里时,却又找不到火柴盒。而火柴盒原本就放在桌子上,毛主席却始终看不见。他还在上衣口袋里到处翻找,可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师:最让我们心碎的是哪个动作? 生: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打转” 师:还有一个动作,一个字,特别让我们心碎。是哪个动作? 生:找。 师:当得知噩耗的时候,得知他最爱的长子,他倾注了无限父爱和厚望的长子就这样牺牲了的时候,毛主席下意识的反应是抽烟。可是他到处找火柴盒,就是看不见。他已经悲痛到难以控制自己了。他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烟,这哪里是抽烟啊,这是在默默舔舐着内心的痛啊! 师:带着这样的理解,谁来为大家读一读? 生:…… 师:“整整一天”“一支接着一支”字字断开,注意停顿……谁再来读一读? 生:…… 三、探 小组讨论,推选一人领导本组成员进行汇报: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照样子,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稍后我们进行汇报。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重难点突破) 预设: 师:接下来的汇报,交给同学们。哪一组谁先来? 生:大家请看57页最上面: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这部分有对毛主席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让我感受到主席内心十分悲痛。 师:你对情感把握的非常到位。(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了吗?这次怎么会……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这个时候主席会想些什么呢?是不敢相信岸英的牺牲吗?是回忆过去相处的点滴而自责吗?) 生:我感受到 深深的痛苦和自责。难以接受儿子牺牲的事实。 师:我再问:“喃喃”是小声说话,“岸英!岸英!”为什么用的是感叹号呢? 生:喃喃是主席在万分悲痛之下情不自禁的喃喃自语,感叹号表明他说话语气中带有的那种扎心的痛!并不代表声音大。二者并不矛盾。 学生个人读 小组读 女生齐读 师:还有哪位同学要汇报? 生:大家请看第7自然段。“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从这段中,我能感受到毛主席内心的痛苦和对儿子的无限眷恋。 师:是啊,因为有无限的眷恋,所以他心想,那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但是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念头。为什么?他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千千万万的志愿军烈士。 师:你能给我们读一下这部分吗? 生:……生读 男生齐读 师:抉择很难,但是做决定很快。为什么?因为毛主席的伟大的胸襟,不徇私情,国事为重。 男女生合作读 师:哪个小组继续汇报? 生: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师:当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给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为什么? 生:因为一旦签了字就真的再也见不到了。 师:哪个词用的特别好? 生:下意识地 师:对,不由自主地 情不自禁地 而且只是踌躇了 一会儿 师: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这部分有神态描写,但为什么用动作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毛主席特别伤心,已经难以控制了,不能说话了。 男生读 师:作为父亲,毛主席有无限的眷恋,他想见见遗骨,但是作为主席,想到千千万万的志愿军烈士很快打消了念头,即使是踌躇,也只是一会儿,签下电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马革裹尸: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何须马革裹尸还,意思是不必将遗骨送回家乡故里。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毛泽东和志愿军英雄们一一握手,他的眼光掠过每一位英雄的面孔,似乎在找寻一个人,一个第一批加入志愿军的人,那个人就是他最钟爱的大儿子毛岸英。毛泽东看到每位英雄都像他的大儿子,都像他大儿子那样英俊,那样威武和勇敢。然而,他的大儿子没有回来,他的大儿子永远也不会回来了,他将和他的战友们一起长眠于朝鲜的大地上…… 师:毛主席,他也是位平凡的父亲啊。 同学们,你们想让岸英回来吗? 生:想。 师:作为国家主席,毛泽东完全有能力破格见到岸英的遗体,可是他破格了吗?没有。他做出了这样的批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青山处处埋忠骨,安葬异国他乡又何妨”,所以,他做出了这样的批示: (齐读)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正是毛岸英的写照。这是一个领袖对战士的最高嘉奖,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最高评价。这也是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处理的态度。他理智地处理了这个难题,毅然将儿子的遗骨留在了千里之外的朝鲜。这博大的胸襟,宽广的胸怀让人肃然起敬! 诊 师:字签了,这就意味着从此天上人间阴阳两隔,这意味着今生永别,父子再也无法相见。 这是文章的结尾,电报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枕巾的背后,这十多个小时,这整个夜晚,毛主席的脑海中浮现出什么?他又做了什么,又可能说了什么呢?发挥想象,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展现毛主席的内心世界吧。 生展示 师:我们能够想象到那天晚上毛主席在作为一个父亲和一个领袖时的矛盾复杂的心理。我们不由得不说毛主席是一位平凡的父亲,更是伟大的领袖! 师:1959年,毛岸英的妻子第一次去朝鲜扫墓。毛主席对刘思齐说:“思齐,告诉岸英,你也是代我去给他扫墓的,我们去晚了。告诉他,我无法自己去看他,请他原谅。告诉他,爸爸想他,爱他……”他是位伟大的领袖,他,也是一位平凡的父亲啊! 在朝鲜战场上,何止一个毛岸英,保家卫国的还有烈火中壮烈牺牲的邱少云、奋不顾身堵枪眼的黄继光,有长津湖的冰雕连;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成昆铁路龙骨甸大桥每列通行的火车都鸣笛30秒致敬2100多名烈士;共和国的天空上毅然撞向敌机捍卫祖国领空的王伟……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永远铭记的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请全体起立,用我们标准的少先队队礼向最可爱的人致敬!敬礼!礼毕!请坐。 师:同学们,青山处处埋忠骨,请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承担责任,自强不息!
【分层作业】 A完成生字本和练习册 小练笔:《毛主席的一夜》 B课后题第三题,搜集资料,制作手抄报。
板书设计
(详略得当,脉络清晰) 青山处处埋忠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