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物态变化同步练习沪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4物态变化同步练习沪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25 19:3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4 物态变化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与雾的形成吸放热情况相同的是(  )
A.草叶上的露珠 B.春天冰雪消融
C.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 D.湿手被干手器烘干
2.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热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放热
C.我省黄山冬天美丽的雾凇景色是凝固现象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3.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凝固 B.盛夏,浓雾弥漫——汽化
C.深秋,水面上的“白气”——液化 D.冬天,树枝上的雾凇——升华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甲是非晶体,固体乙是晶体
B.固体甲在第4到8分钟的时间内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该实验的加热方法通常采用水浴法
D.固体甲的熔点高于固体乙的熔点
5.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不是主要应用这一特性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 B.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C.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6.固态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为下图中的(  )
A. B.
C. D.
7.小丽从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内各拿出一个易拉罐饮料,发现一个易拉罐表面有白霜,另一个易拉罐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面有白霜的易拉罐是从冷藏室拿出来的 B.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在白霜形成的过程中水蒸气要吸收热量 D.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8.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把钢水注入模具内制成各种零部件
B.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房间时,眼镜片就会模糊
C.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
D.秋天早晨,雾的形成
9.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
B.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
C.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10.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是晶体,加热至完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持续升高
B.樟脑丸逐渐变小直至消失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放热
C.夏天一杯开水逐渐晾凉的过程中,水在不断汽化
D.舞台上利用干冰制造的白雾,是干冰液化形成的
二、填空题
11.如图为某手机的微泵液冷壳,内含2亿颗微胶囊的高性能相变材料PCM。手机发热时,固态材料吸收热量, 成液态(填物态变化名称);微泵液冷壳还可利用无线反向充电开启驱动泵,驱动冷却液循环,利用 的方式改变手机内能,使机身散热降温。
12.制作棉花糖时,先将白糖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再用机器喷出,糖浆 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棉花糖。
13.医生在给病人打针时,先用酒精擦拭病人的皮肤消毒,病人感到皮肤比较凉,这是因为酒精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的缘故;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
14.质量为80kg的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排出汗水0.7kg,假如汗水均从身上蒸发掉而没有流掉,则汗水蒸发从人体上吸收的热量是 J。(人体汗水主要成分是水,每千克汗水汽化所需吸收的热量叫汽化热,汗水的汽化热 L=2.4×106J/kg)
15.吃滚烫的汤圆时,我们总是习惯性的用嘴吹一吹,加快水表面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而蒸发可以 ,让汤圆快速降温。
16.寒冷的冬天,在一起交通事故现场,交警正在盘问一名肇事司机,据司机描述:我正在道路上正常行驶,由于前挡风玻璃出现了水雾,我打开雨刮器刮掉玻璃上的水雾后,看到了被撞者横穿马路,于是立即紧急刹车,避免了对被撞者更大的伤害,因此我不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若你是警察,你觉得这个人 (选填“说谎了”或“没有说谎”),你的依据是 。
1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图像,则 是晶体, 是非晶体。图中晶体的熔点是 ℃,图中C处是 态,E处是 态。
18.林则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据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洋人请他吃冰淇淋,他看到冰淇淋上方雾气腾腾,以为很烫,就用嘴吹,洋人以此取笑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林则徐回请洋人喝汤,由于滚烫的汤上覆盖了一层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洋人端起就喝……林则徐用自己的智慧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林则徐看到的“雾气”是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因为油膜的隔绝,阻碍了汤的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中的 。
19.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有“人造太阳”之称的我国可控热核聚变实验设施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其超导线圈工作时所需的低温环境主要使用液氮制冷获得。液氮在常压下的沸点为-196℃,当液氮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吸收周围环境大量热量,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20.商场的洗手间内都配有热风干手器,可以用它很快将湿手吹干。机器吹出热风,提高了手上水分的 ,同时加快了水分表面的 ,使得水分蒸发加快,该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三、综合题
21.如图是一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顶覆盖薄膜式太阳能电池板,车窗采用“智能玻璃”。
(1)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 (选填“超”或“次”)声波信号经周边的物体的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
(2)薄膜式太阳能电板应设计成 (选填“黑”或“白”)色;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小 (选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
(3)冬天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现一层白雾,此时应将“智能玻璃”温度调 。
22.如图所示,2022年9月6日12时1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05组卫星发射升空。
(1)火箭发射成功,发射控制中心传来热烈的庆祝声,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塔底部的水池中,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来 (选填“吸收”或“放出”)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气团”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3)长征火箭是以氢、氧作为燃料的,为了减小火箭的体积,采用降温和 的方法使气态氢、氧变成液态氢、氧后储存在燃料室中。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汽车平视显示系统
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又叫汽车抬头显示,简称HUD(如图甲),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汽车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到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未及时发现而造成事故。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成像简化图如乙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驾驶员的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车外的景像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同时驾驶员不必在观察远方的道路和近处的仪表之间调节眼睛,可避免眼睛疲劳,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选填“厚度”或“透明度”);
(3)若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上成的像偏低,影响了观察前方的视线,这时需要将图乙显示器中的箭头,沿水平方向 (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
(4)北方的冬天,行车时小轿车前挡风玻璃上经常会出现小水珠,这时HUD所成的像就模糊不清了,这是因为光线在挡风玻璃上发生了 。此时启动汽车除雾功能,向挡风玻璃吹热风,一会儿水珠就消失了,这是利用 方法加快了挡风玻璃上水的蒸发;
(5)该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向北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发现自己车的右侧有一辆货车正在向后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货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向南运动
B.静止
C.向北运动,但速度小于小轿车的运动速度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B
6.A
7.D
8.C
9.D
10.C
11. 熔化 热传递
12. 熔化 放出
13. 汽化 热胀冷缩
14.1.68×106
15.吸热/吸收热量
16. 说谎了 寒冷的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雨刮器不能刮掉玻璃上的水雾
17. 甲 乙 48 固液共存 液
18. 液化 汽化 乙
19.汽化
20. 温度 空气流动程度 吸热
21. 超 黑 紫 内 高
22. 振动 汽化 吸收 液化 压缩体积
23. 反射 厚度 向右 折射 提高液体表面温度和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