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认识近代殖民活动的影响。
2.时空观念: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基础知识点,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跨地域转移的原因、形式、移出地区与移入地区、人口跨地域转移的特点、影响等。
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
4.历史解释:对已经掌握的史料进行分析,形成独立、正确的认识。
5.家国情怀:学殖民活动的过程中,结合中国近代史被侵略的历史,培养爱国情怀,提升爱国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跨地域转移的原因、影响。
难点: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跨地域转移的影响。
【教学方法】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完成导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所学知识
新课讲授: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1.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
(1)“新大陆”被发现后,欧洲殖民者屠杀、奴役印第安人
(2)传染病的流行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3)殖民者从非洲贩卖黑奴到美洲
2.美洲族群变化的表现
出现新的族群——白人、黑人、印第安人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成为美洲的主要居民
形成美洲国家不同的人口结构
3.族群变化对文化的影响
课堂探究,依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族群对文化的影响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
——[美]斯基德莫尔、史密斯、格林著,张森根等译《现代拉丁美洲》
来自不同地方的各个族群共同生活在美洲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
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二、英国在大洋洲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1.英国的殖民活动
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
19世纪,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大量英国移民涌入
1851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1.近代华工出国的原因
(1)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限制,殖民者需要新的廉价劳动力
(2)为生计所迫
(3)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
2.华工与美洲的开发
在美国,华工主要集中在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
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在1865年10月10日给安德鲁·约翰逊总统的一份报告中说:“(华工)作为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生键红著《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
3.华工与大洋洲的开发
4.华工开发美洲、大洋洲的影响
在各地形成了诸多唐人街,保留和传播中华文化
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
课堂练习:见幻灯片
课堂小结:本课主要学人口迁移原因、地区、特点、影响,揭示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的联系,并探讨了之后国际人口迁移的趋势。
作业布置:
见配套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将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跨地区转移”放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