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一、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七个主题中的第六大主题“遗传与进化”,对应现行教材“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属于新课标十个概念中的第七个概念:概念7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植物、动物和人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物种的延续。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城。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如图所示: 具体如下: 7.2.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包括遗传和变异,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生物 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包括基因、DNA和染色体,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包括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 7.2.4 人的性别遗传 包括男女染色体的差别,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7.2.5 生物的变异 包括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遗传信息与生物性状的关系,以及遗传信息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传递;逐渐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能够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科核心素养呈现形式 生命观念: (1)能够解释遗传信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了传递,并控制新个体的生长发育。 (2)借助图示或模型阐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3)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阐明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生物的性状。 (4)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到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5)运用进化与适应的观点,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科学探究: ①模仿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 ② 在探究、合作、交流中,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保护大自然,珍爱保护动植物,关注社会,关爱孕妇。
教材编写体例 1、章节设置与课程安排相适应,具备单元-章-节-课时的结构分层; 2、每节设置“想一想、议一议”问题或情境导入,均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 3、每节重难点以小标题形式呈现,简约清晰; 4、每节安排有“探究实践”、“观察与思考”、“小资料”等模块,任务突出; 5、课后有“练习”和“课外实践”,让课堂知识得到延伸。
教材编写特点 本本章属于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中第二章,主题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依据课标的内容和学业要求,结合教材的知识内容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即教材第一节)让学生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二部分(即教材第二节)重点介绍了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第三部分(即教材第三节)重点介绍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四部分(即教材第四节)主要讲述人的性别遗传。第五部分(即教材第五节)主要介绍了生物的变异。 本单元探究活动丰富多样,有一定的难度和梯度,在教学中应当灵活运用。除安排了大量的“观察与思考’、“实验’以外,还安排了 “探究”。利用典型的对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设计要点及其意义;通过练习抽样检测的活动,操作比较简单、但对学生领悟抽样的方法有重要意义。“探究”是由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的探究活动,教材中没有提供可参考的实验方案,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材编写意图 植物、动物和人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物种的延续。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城。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本单元包括五个专题内容:专题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专题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专题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专题四《人的性别遗传》、专题五《生物的变异》。 专题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从“观察与思考”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现象形成概念,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依次探究了物质基础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个层次描述了遗传物质的结构、成分和作用。专题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首先从经典遗传学的庞大体系中提出基因这一核心概念,并以基因为线索,深入浅出地介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解决亲代基因如何传递到子代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遗传物质的传递及性别控制的机理。专题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首先通过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出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分别由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从基因水平阐述了遗传物质的作用机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专题四《人的性别遗传》首先从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力求在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过程中,为客户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总结归纳生物的永安道遗传物质的基础上指出了遗传物质的改变——变异的现象和类型。专题五《生物的变异》通过展示不同品种的生物,帮助学生认识到同种生物之间的变异,以及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进而通过“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与交流,明确不同品种、同一品种花生果实大小存在变异,最后根据已有的知识解释花生果实大小存在变异的原因,提出变异的类型。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基因的功能、位置、本质、传递和应用。本单元学生通过调查、模型制作、探究实验、模拟实验等方式,认识性状是基因控制的;说出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明确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自间传递的桥梁;知道性别决定的道理;认同禁止近亲结婚;了解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课程资源整合、开发和应用 1、合理利用已有教材。根据学情和班级特点,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选择对应的教学模块,有所取舍。如每一节开头的“想一想,议一议”,如果觉得有更合适的问题和情景取代可以有所改变。 2、科学选择网络资源。根据教学过程和与知识的关联,科学选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辅助教师将知识形象化展示。如:展示男性和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图片,分析男性和女性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表示等。 3、充分利用周围环境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通过专业书籍阅读、网络查询等,收集有关生物生殖、遗传和变异的资料并进行交流和分享。调查生态环境对生物生殖的影响;讨论生物的生殖、发育和变异的重要意义。
二、单元学情分析
已知内容学习方法生活经验 关于遗传与变异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关于细胞结构的知识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回忆进一步去正确认识基因的位置。 知识上,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对基因稳定传递的一面具有一定的基础这对学生认识不同生物之间存在变异的原因奠定基础。另外,学生已经学习 了生物的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对同种生物间存在变异的原因。进-步突破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及弓|起两种变异的原因这一重点。另一方面,物理和数学已经对直尺的使用、平均值计算和曲线图的绘制进行了详细的教学,学生 具备分析数据的基础。 能力上,学生对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并不陌生,具备一般探究能力。 另外,学生具备通过测量获得数据的能力,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有限,难以独自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学生对探究实验有激情,有竞争意识,具备较强的小组合作能力。但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
新知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设计 本章内容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教材上所安排的课外实践、科学技术社会等内容都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没有相关的科学知识,不易理解和实践。本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分析典型实例,利用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感性认识,加强合作学习,表达交流。倡导探究性学习。整体可以利用“课前搜集有关资料→课_上分享所见所闻→科学实验或动手实操→总结归纳特征→课后知识延伸”的形式,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主要学习障碍有效突破方法 1、课前教师对学生学情、已有知识准确把握,做到精选素材、精选习题、精选活动,高效课堂。 2、课中教师根据学生当场生成及时应对,做到心中有数、以生为本、以学促教。 3、课后拓展延伸精准多样,设置有意思的、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
学生学习本单元表现出的特点、习惯、兴趣 1.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课堂上能够快速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但长时间后注意力容易下降,需要教师把控时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探究实践、动手操作、言语表达等能力两极分化严重,需要每堂课至少安排一次小组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提升班级综合素养。 3.课后实践任务完成质量两极分化严重,需要教师及时强化、鼓励学生的科学探究,从而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三、单元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 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探究实践 能够从生物学现象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和分析证据、得出结论。综合运用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与实验操作技能,通过设计、制作和改进,将解决问题的想法或创意付诸实践,逐步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实践创新意识、创新意识。
科学思维 尊重事实证据,能够运用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等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基于证据和逻辑的思维习惯;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多角度、辩证地分析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相关问题;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探讨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参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讨论。
态度责任 初步理解科学的本质,能以科学态度进行科学探究;不盲从他人,能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进行理性审视,尊重他人的观点;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初步树立积极的环保意识,投身于热爱生物的实践中去。
四、单元学习评价
节名 基本知识点 学习情况自评
很好 一般 不好
知识评价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遗传的概念及实例
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及相关实验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及解释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遗传病及其分析
优生优育
人的性别遗传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生物的变异 变异的概念及实例
生物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遗传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考核方式 选择题考查:基因控制性状,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人的性别遗传,变异的种类 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基因的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变异的种类 拓展题:男女平等,保护环境 简答题: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能力、态度、小组合作评价表(见下页)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及分值 得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优 良 (10-8) 一般 (7-5) 需要改进(4-0) 生评 他评 师评
活动态度(15%) 学习兴趣 对本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课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对课知识学习兴趣一般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认真负责,努力实现预定任务 认真参与,在同伴协助下努力实现预定任务 认真参与,在同伴协助下实现未能预定任务
合作交流(20%) 与人合作 主动和同学配合,分工合作,乐于帮助同学 基本能和同学配合,做好自己分内工作 有需要时才和同学合作,喜欢个人学习
与人沟通 态度谦虚,认真倾听同学意见,能合作解决问题 会倾听同学意见,基本能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不太喜欢发言和倾听同学意见,不喜欢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探究实验(30%) 动手操作 能熟练操作试验器材,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验任务 操作器材较熟练,能够完成试验任务,但有缺陷 器材操作很陌生,不能完成实验任务,或者效率太低
观察分析 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得出完整的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只能得出部分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几乎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成果展示(35%) 汇报 交流 生物术语运用准确,语句通顺,表情丰富 生物术语运用较准确,语句比较通顺 没有使用生物术语 ,过于口语化
五、单元教学实施
整体教学 思路 关键问题子问题核心任务评价设计什么是基因?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基因如何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基因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人的性别是怎样遗传的?生物变异的种类有哪些?基因的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解答相关问题。 探究分析基因、DNA与染色体的关系。能够区别基因、DNA及染色体之间的关系,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是如何在亲子代间传递的?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基因在亲子代传递的特点,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分析理解基因传递的特点。概括基因是如何在亲子间传递的,理解基因传递的特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表现?自主阅读教材第相关内容,学学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之间的关系。能够说出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传递中的表现,理解显性和隐性是如何传递的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解答相关问题。 观察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的特点,探究生男生女是由什么决定的。通过观察,了解生男生女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能够说出生男生女的概率。生物的变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变异的原因有哪些?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什么是生物的变异;探究分析生物变异的原因。了解生物变异的原因,能够概括生物变异的表现。
学习方法 和策略 1、落实基础知识。认识生物圈中生物的延续和发展,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 2、横纵向分析比较。加强章节直接的联系,帮助形成大概念和重要概念。 3、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了解本单元知识在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4、探究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课程资源 多媒体资源:不同生物类群的图片、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遗传病的图示、男女染色体、生物变异的图片等 实验室资源:实验“孟德尔杂交实验”、实验“遗传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的实验装等。 生活资源:生活中生物的性状、转基因产品、遗传病例、变异实例等。 硬件设施资源:希沃白板、投影仪、扩音器、PPT等
单元教学 结构图
课时课型 分配 第四单元 植物的生活
课程内容 课时安排 课型
第二章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新授课
第二章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新授课
第二章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 新授课
第二章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 新授课
第二章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 新授课
个性化单元作业设计 教学内容 个性化作业
第二章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活动:绘制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图示
第二章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活动:搜集相关资料,说明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特点。
第二章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
第二章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请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分析生男生女的比例
第二章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调查活动:调查生产中生物变异的原因。课题名称 7.2.4 人的性别遗传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人的性别差异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并要求学生知道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这部分教学内容,实质上是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入门知识。从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力求在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过程中,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中学到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本课是学生前面学习遗传相关的物质基础及遗传规律学习的延伸,同时也为后面学习高中遗传的相关知识作了一个铺垫,因此本课内容具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无论从知识的形成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本节都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分析 通过复习之前所学知识,回顾人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通过自主预习,观察男女体细胞染色体图,小组交流讨论,从而总结归纳出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并准确表示染色体组成。 为了能够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从讲授、多媒体直观、实验探究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而在学法上,我将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组讨论法等学法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难点:男女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
学情分析 生男生女的奥秘是一个十分敏感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八年级的学生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人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生物的遗传知识,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会有帮助,但学生没有学减数分裂等知识,所以有些内容不易理解,所以不宜讲得过深。另外,社会上的一些人仍存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部分学生有可能受到来自社会或家庭的影响,也有这样的想法,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概述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科学思维: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资料的能力. 探究实践: 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态度责任: 关注性别比例问题,积极地宣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从科学的角度看待生男生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描述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染色体决定。
2 说出染色体的组成。
3 阐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探究能力 通过合作讨论与探究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分工合作的能力。
科学态度 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 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这部分内容较为简单,主要采用图文介绍,学生自主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进行教学。“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内容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图示演示方法等,组织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另外,可以根据学情,安排“课后实践活动”。需要组织学生学习活动要求,指导设计方法。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如图所示的是一位母亲生出的性别不同的双胞胎,被称为“龙凤胎”。 为什么这对双胞胎的性别不同呢?男女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 教师引领:今天我们一起探究这一话题。 学生认真观察“龙凤胎”图片,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尝试回答。 通过组织学生对比“龙凤胎”的不同,激发学生思考,成功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新知探究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材料分析:1902年,科学家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 后来,科学家进一步把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分别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则都是X染色体。 思考: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呢? 2.读图分析:(1)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 (2)这两幅图中,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性染色体? (3)合作交流:图中哪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它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产生的精子和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各有几种类型? 3.知识链接:1902年美国的细胞学家麦克郎(C.E.McClung)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 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E.B.Wilson)和斯特蒂文特(A.H.Sturtevant)进一步把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命名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为X染色体 4.对比说明:如何从染色体区分男性和女性? 教师引领:X染色体较大 Y染色体较小 5.知识小结: (1)体细胞:男:22对常染色体+XY 女:22对常染色体+XX (2)生殖细胞 男(精子):22条常染色体+X,22条常染色体+Y 女(卵细胞):22条常染色体+X 6.讨论题: (1)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 教师引领:第23对,与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 (2)上面两图中,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 哪幅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 (3)图中哪种染色体是Y 染色体?它与 X 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教师引领:较小的那条,X染色体大,Y染色体小 (4)想一想,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7.知识巩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其体细胞中染色体均为23 对,其中有22对染色体在男性体细胞和女性体细胞中是相同的,称为常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的形态在男性和女性体细胞中有显著的差别。对性别起决定作用,叫做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那一对与众不同的染色体,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的一条命名为y染色体,而女性体细胞中的同一对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都是 x染色体。 8.思考交流:(1)为什么有的受精卵可以发育成女孩,而有的受精卵可以发育成男孩? (2)生男生女取决于什么? 教师引领:取决于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3)那么,生男还是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呢 学生认真阅读材料,了解科学家在观察中的发现,并结合教学,回答问题。 学生认真阅读男女两幅图示,对比分析,交流并举手回答教师提出的思考题,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与补充。 学生认真阅读知识链接,了解麦克郎的观察发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对比分析,回答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交流汇报。 学生结合教学知识,认真理解教师展示内容,归纳理解知识,并强化记忆。 学生认真审题分析,结合教材内容,举手发表看法。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科学家的观察发现,使学生初步了解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中的性染色体的特点,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并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更清晰的理解问题。 通过组织学生认真研读男女染色体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提出的四道思考题,进行分析探究,提高学生读图识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知识链接”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说明,使学生在分析和回答问题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辨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在合作过程中,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问题,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原则。 通过“知识巩固”环节,旨在及时归纳整理和巩固知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通过组织学生“思考交流”,研读三个问题,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提出问题】: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吗? 【作出假设】生男生女机会是均等的。 【制定计划】材料用具:两个袋子,白色棋子(X染色体),黑色棋子(Y染色体)。 【方法步骤】 (1)棋子: 1号袋中的20个白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2号袋中:10个白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10个黑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 (2)每一袋中抓取1个,依次记录他们抓取结果,比如抓出“白白”,则表示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性别为______,抓出“白黑”,则表示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性别为_______。 (3)统计:共抽取10次,统计“生男”和“生女”的次数,在表格中的相应位置打“√”。 【注意事项】:一次抓取完成后,必须把取出棋子的放回容器中重新摇匀,然后进行第二次抓取。 2.【实施计划】按步骤完成探究活动,并将记录结果进行统计整理。 【得出结论】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3.深入思考:为什么这对双胞胎的性别不同呢? 教师引领:这对双胞胎是由两个卵细胞分别与两种精子(含X或Y染色体)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 4.讨论分享:有些人认为:生男还是生女,责任全在女性。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教师引领:不正确。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仅有一种,含X染色体,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当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时,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为XY,将发育为男孩;当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时,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为XX,将发育为女孩。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这种说法不正确。 5.链接生活:(1)有些人为满足家庭想要男孩或女孩的愿望,请求医生为孕妇做胚胎性别诊断,以决定取舍。这种做法对吗? (2)人口性别比失调会造成什么后果? 教师引领:卫生部曾经发了紧急通知,严禁对胎儿做性别鉴定,对进行违法性别鉴定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学生认真参与课题探究活动,明确计划制定的过程,思考并积极参与活动。 学生认真参与探究活动,按照拟定的方法步骤,进行尝试探究,并及时做好记录,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展示探究结果。 学生认真参与活动,按表格做好记录分析,并归纳得出结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结合教材,进行归纳整体,然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交流。 学生参与“链接生活”活动,结合自己所知和教材内容,共同回答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并在班级进行汇报。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课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制定计划,培养学生和科学意识和缜密精神。 通过组织学生按照方法步骤进行活动探究,使学生在亲自探究的过程中,增强对问题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共同实施计划,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得出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结论,增强结论的可信度。 通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共同研究回答生男生女取决于什么,使学生在亲自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更深刻的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道理。 通过“链接生活”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分析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我们共同学习了人的性别遗传,知道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理解生男生女的道理,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学生总结归纳本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巩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问题。
作业设计 请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分析生男生女的比例
板书设计(共36张PPT)
第七单元 第二章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概述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科学思维: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资料的能力.
探究实践: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态度责任:关注性别比例问题,积极地宣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从科学的角度看待生男生
为什么这对双胞胎的性别不同呢?男女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
左图所示的是一位母亲生出的性别不同的双胞胎,被称为“龙凤胎”。
新课导入
1902年,科学家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
后来,科学家进一步把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分别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则都是X染色体。
与性别有关
人类X、Y染色体的扫描电镜照片
思考: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呢?
目标导学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新课讲解
男
女
1、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
2、这两幅图中,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性染色体?
3、合作交流1:图中哪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它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产生的精子和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各有几种类型?
新课讲解
男性染色体分组图
女性染色体分组图
1 常染色体:
男、女相同
(22对)
2 性染色体:
男、女不同
(1对)
对性别起决定作用
新课讲解
1902年美国的细胞学家麦克郎(C.E.McClung)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
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E.B.Wilson)和斯特蒂文特(A.H.Sturtevant)进一步把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命名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为X染色体
Y
X
人的性别是由 决定的。
性染色体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男女染色体有差别
男、女相同(22对)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X X
X Y
女性(XX)
男性(XY)
X染色体较大
Y染色体较小
如何从染色体区分男性和女性?
新课讲解
女性: 22对 + XX
女性体细胞
(23对染色体)
男性体细胞
(23对染色体)
男性: 22对 + XY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新课讲解
知识小结
男(精子):22条常染色体+X,22条常染色体+Y
女(卵细胞):22条常染色体+X
(1)体细胞
男:22对常染色体+XY
女:22对常染色体+XX
(2)生殖细胞
XY
男性
X
Y
精子
X
卵细胞
X
XX
女性
新课讲解
讨论题:
1、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
第23对,与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
2、上面两图中,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 哪幅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
左男右女
3、图中哪种染色体是Y 染色体?它与 X 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较小的那条,X染色体大,Y染色体小
新课讲解
4、想一想,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图解:
XY
男性
X
Y
精子
X
卵细胞
X
XX
女性
讨论题:
新课讲解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其体细胞中染色体均为 对,其中有22对染色体在男性体细胞和女性体细胞中是相同的,称为 ;有一对染色体的形态在男性和女性体细胞中有显著的差别。对性别起决定作用,叫做 ,男性体细胞中那一对与众不同的染色体,较大的一条命名为 ,较小的一条命名为 ,而女性体细胞中的同一对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都是 .
23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X染色体
Y染色体
X染色体
知识小结:
新课讲解
练习:
男女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与类型:
男性 女性
体细胞
生殖细胞
22对+XY
22条+X
22条+Y
22对+XX
22条+X
性别
染色体
细胞
新课讲解
思考交流:为什么有的受精卵可以发育成女孩,而有的受精卵可以发育成男孩?
新课讲解
思考:生男生女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X
Y
X
精子
卵细胞
XX
XY
男孩
女孩
那么,生男还是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呢
?
新课讲解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两个袋子,白色棋子(X染色体),黑色棋子(Y染色体)。
生男生女机会是均等的。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吗?
目标导学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新课讲解
(1)棋子:
1号袋中的20个白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10个黑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
10个白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
2号袋中
X
Y
X
(2)每一袋中抓取1个,依次记录他们抓取结果,比如抓出“白白”,则表示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性别为______,抓出“白黑”,则表示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性别为_______。
女
男
方法步骤:
XX
XY
新课讲解
(3)统计:共抽取10次,统计“生男”和“生女”的次数,在表格中的相应位置打“√”。
注意事项:一次抓取完成后,必须把取出棋子的放回容器中重新摇匀,然后进行第二次抓取。
新课讲解
次数 性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白黑) 生男
(白白) 生女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施计划】
按步骤完成探究活动,并将记录结果进行统计整理。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新课讲解
对
对
对
对
条
条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新个体
(体细胞)
23
23
23
23
23
23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吗?
(22+X或Y)
(22+X)
22对+XY
22对+XX
(男孩)
(女孩)
新课讲解
对
对
对
对
条
条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新个体
(体细胞)
23
23
23
23
23
23
(22+X或Y)
(22+X)
22对+XY
22对+XX
(男孩)
(女孩)
思考: 生男还是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呢?
新课讲解
XY
产生精子
X
Y
XX
X
产生卵细胞
生殖细胞
受精卵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因此,生男生女取决于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XY
XX
新课讲解
为什么这对双胞胎的性别不同呢?
深入思考:
这对双胞胎是由两个卵细胞分别与两种精子(含X或Y染色体)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
通常情况下,妇女每月排1枚卵,有时会同时排出2枚卵。如果2枚卵都受精,就会有两个不同的受精卵,这样发育成的双胞胎的性别可能是不同的。
新课讲解
讨论分享:有些人认为:生男还是生女,责任全在女性。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不正确。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仅有一种,含X染色体,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当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时,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为XY,将发育为男孩;当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时,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为XX,将发育为女孩。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这种说法不正确。
新课讲解
链接生活:有些人为满足家庭想要男孩或女孩的愿望,请求医生为孕妇做胚胎性别诊断,以决定取舍。这种做法对吗?
新课讲解
人口性别比失调会造成什么后果?
失调的出生婴儿的性别比严重阻碍着我国人口的和谐、持续和健康发展,并将大大引发买卖婚姻、拐卖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
卫生部曾经发了紧急通知,严禁对胎儿做性别鉴定,对进行违法性别鉴定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新课讲解
人的性别遗传
生男生女的机会相等
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
男性22对+XY
女性22对+XX
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男女生殖细胞染色体
X精子和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均等
22条+X
男性
22条+Y
女性
22条+X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1.下列人体的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
A.精子 B.男性的肌肉细胞
C.卵细胞 D.男性成熟的红细胞
B
课堂练习
2.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卵细胞内含有Y染色体
B.X染色体上有DNA和蛋白质
C.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D.精子中含有23条染色体
A
课堂练习
3.雌蝗虫体细胞中有22条常染色体和2条X染色体,记作22+XX;雄蝗虫体细胞中有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记作22+XO。下列关于蝗虫的性别决定说法错误的是( )
A.蝗虫性别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
B.从含有的染色体来说,雄虫产生两种精子,记作11+O或11+X
C.从含有的染色体来说,雌虫产生一种卵细胞,记作11+X
D.孵出雄虫与孵出雌虫的机会不均等
D
课堂总结
我们共同学习了人的性别遗传,知道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理解生男生女的道理,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作业布置
请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分析生男生女的比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