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农业的起源众说纷纭,西方学者贝廷杰认为是源于人口增长的压力;也有学者认为是气候变化导致的;还有学者认为是竞争宴享的结果;另有富裕采集说、社会结构变迁说等等。据此可知( )
A.历史学的学术研究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B.历史研究具有多元视角
C.历史学的研究有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 D.历史研究深受时代影响
2.粟是仰韶农业中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与热带早期农业的芋薯类作物不同,粟的播种、耕耘和收获都需特定时节,耕种者不得不观察四季、气候、日月、星辰等,以总结经验。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早期农业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B.物种单一制约农业发展的水平
C.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特色 D.种植业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3.据考古资料显示,在广东英德市牛栏洞、江西万年县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等遗址出土了距今1万年左右的稻谷遗存。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
A.村落推动早期农业产生 B.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C.自然环境制约居住形式 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开始出现
4.唐至五代时祈雪活动极为少见,直到两宋时期,祈雪活动才变得日益频繁。下图为宋代地方祈雪活动分布图,据此可知宋代( )
A.自然灾害频发 B.重农抑商思想的强化
C.经济结构改变 D.南稻北麦格局的突破
5.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遗址(仰韶文化时期)中发掘出大型环壕、房址、陶窑、中心水池遗迹、大型墓地等。其中一处环壕周长约1945米,壕宽9一13米,深2一4米。墓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初步预测墓葬总数达数千座。这可用来说明( )
A.早期先民开始定居生活 B.仰韶文化发源于杨官寨
C.原始农业影响先民生活 D.人类步入父系氏族社会
6.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或集团,其农业生产中断了,文化和历史也一定随之中断。如曾经繁荣一时的文明古国巴比伦,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还有古罗马以及美洲印加帝国的衰落、消亡,就与此有关。该材料意在强调( )
A.农业是文明孕育和发展的基础 B.古代世界各地区间的文明交流
C.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有自身特点 D.古代的世界文明向多元化发展
7.从世界范围看,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中国是培育稻米的先驱,中美洲人率先开始种植玉米、豆子等重要主食。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
A.原始农业起源具有多元特点 B.农业出现使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C.农业产生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D.人类由食物生产者变成食物采集者
8.河南裴李岗遗址(约前5495—前5195年)出土的石斧和石铲可用于砍伐和挖掘,石镰可用于收割农作物,石磨盘和石磨棒可用来进行谷物加工。这表明该地区出现了( )
A.精耕细作的农业 B.初步的社会分工
C.简单的农业生产 D.分散的小农经济
9.学术界普遍认为,小麦起源于距今8500年至7500年的西亚。美洲玛雅人早在7000前就在危地马拉南部海岸种植玉米。中国余姚河姆渡出土的一批炭化稻谷,经测定其绝对年龄已有6700岁。这表明农业起源具有( )
A.不均衡性 B.多元性 C.封闭性 D.流动性
10.靠渔猎和采集维生的人,也许每星期只需花两天找东西吃,但他们的生活仍受到食物控制。因此,当人们开始从事农牧,因而转化了食物供应的性质时,一切便都改变了。以下选项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①人类逐渐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②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出现第一次革命
③人类依赖自然的状况彻底改变 ④人类过渡到定居生活,逐渐形成聚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西周时期,以父系血缘为中心的周礼的建立导致女性地位下降。春秋中期,文献中开始经常出现女性贵族参与社会活动的记述,表明女性地位相对提高。战国晚期,以男性贵族为中心的君权、王权逐渐确立,女性地位又一次发生了变化。周朝女性地位的变化反映出( )
A.先秦社会的崩溃与重塑 B.母系氏族社会影响深远
C.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恢复 D.春秋时期女性地位很高
12.复旦大学教授樊树志认为,新石器时代有四大特征:农业的产生、动物的驯养、陶器的制作、磨制石器的使用。关于这四大特征的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原始农耕开始出现
B.生产工具获得进步是手工业出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C.家畜饲养是在野生动物被驯化的基础之上得以展开
D.原始农业起源与江河密切相关
13.宋真宗时期,北宋气候逐渐寒冷,干旱区域不断扩大,南方水稻减产。“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遗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从材料可知,占城稻的推广( )
A.得益于统治者的重视 B.提高了粮食产量
C.主要源自气候的变化 D.缓解了阶级矛盾
14.历史学者史密斯指出,原始农业的产生,意味着食物生产经济的发生。人类学家怀特称之为“最初的伟大的文化革命”。下列史实发生于该时期的有( )
①食物来源依靠渔猎采集②古印第安人信奉“玉米神”
③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据考古发现可知,在距今七八千年的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不仅出现了粟类和稻类的农作物,还出土了与之相对应的农业生产工具,诸如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石磨盘和石磨棒等。这些发现证实了( )
A.农耕生产已经代采集渔猎活动 B.粟稻是古代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
C.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D.人类征服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提高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官有粮仓概况
按行政建置设置的粮仓 中央 国有 京师仓、太仓、甘泉仓等都是国家级畿辅大仓,储运由中央统一调配管理 基本用于供应京师消费和支持西北军备
皇安 皇室成员和内廷各部门的粮仓 供皇宣和宫廷消费
地方 各郡县、王国均有常设之仓 多用于救灾济困
按军事建置设置的粮仓 内地 驻军军粮可取用于中央及郡县、王国的粮仓 各粮仓系统协同并存,危急时刻相互输渡
边郡(地) 驻军庞大,有一套仓储体系以保障军粮供应,如都尉设置的粮仓、边塞烽燧防御系统的粮仓;政府在边地大兴屯田,形成农官系统的粮仓建置
各地农官下属的粮仓 中央许多重要机构在地方设置农官及粮仓,如大农下辖的农官属仓,水衡、少府、太仆下辖的农官属仓 经营全国各地的公田及边郡屯田上的收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有粮仓设立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官有粮仓设立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粟生而金死,粟死而金生。金一两生于竞(通“境”)内,粟十二石死于竞外。粟十二石生于竞内,金一两死于竞外。国好生金于竞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竞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摘自《商君书·去强》
材料二 1898年清政府命令各省府、州将书院一律改为学堂,兼习中学和西学。1902年起,陆续制订、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发展农业教育的政策和规章,兴办农业学堂由此也就成为新政中的一项“既定国策”。1903年9月,清廷在中央初设专门性的产业行政机构——商部,地位仅次于外务部而列其他各部之首。商部内分设保惠、平均、通艺、会计四司,分别负责农、工、矿、交通、财政等事宜。其中“平均司”为专门执掌与农业相关的如“开垦、农务、蚕桑、山林、水利、树艺、畜牧一切生植之事”。
——摘编自詹灵杰《清末农业近代化析论》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后,我国大幅提高粮食统购价格和超购加价幅度,调减粮食征购基数,恢复粮食集市贸易。1985年取消统购派购,将粮食棉花改为合同定购。1990年,建立了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建立棉油等其他农产品储备制度,根据市场供应进行适时调控。1985年,中央财政建立了“发展粮食生产专项基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993年,建立收购保护价制度和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1998年,根据农业发展阶段和即将加入 WTO的新形势,对1993年颁布的《农业法》进行了修订,“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独立成章。
——摘编自方言《中国特色农业支持保护之路》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在农业近代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政策的特点及重要意义。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大津巴布韦附近的山上有许多花岗岩岩石,这些岩石由于日夜光照的温差而自然分裂成平整的石片。如果人们在岩石上烧火,然后突然往上面浇水,岩石也会整整齐齐的裂开。大津巴布韦的人就用这个办法取得平整的石片。然后用硬槌修饰成石砖,而不必施用水泥黏合。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围墙平整且稳固,高高耸立而坚固不倒。路口处再用木头和硬梁修建,起初房子是建在山上,久而久之也在谷地里建房子。当时的人依靠简单的刀耕火种为生,既没有灌溉也不用人工施肥,一旦耗尽了原先耕地的地力就迁到别的森林地带去。然而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耕种的土地必然越来越多,休耕土地的数量越来越少,原来的农业周期被打乱了。这样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过度放牧和人口大量涌入新地区,这种现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注定了大津巴布韦必然要被废弃。
材料二:中国古代既是粮食大国,又是“饥荒之国”,形成了独特的粮食安全观念。历代统治者都认为仓储是“天下之大命”,在安定人心、抵御灾荒、平抑粮价、调节丰歉和恢复生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不遗余力地加以建设。封建社会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国古代粮食流通思想围绕“政府还是市场”这一主题展开,从西周的官定粮价,到春秋战国的“平粜”,再到西汉、北宋政府的全面干预,复到较为平稳的政府市场互补,以至于乾隆时期明确的市场主导,经历了一个在曲折反复中逐渐彰显自由市场意识的过程。粮食安全的最基本含义就是降低农业灾害风险,保障粮食供应,在《周礼·地官·司徒》中的“荒政十二书”一节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的荒政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仓储救荒理论和灾荒预防理论。
——摘编自吴宾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1)根据材料一分析大津巴布韦的建筑特色,结合所学知识阐明这一特色的原因,并分析大津巴布韦最终被度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安全观的基本内容。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当前,在西亚经考古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小麦遗存,在距今10500-9500年间。
史料二:印度2000多年前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有关于Modak的食物记载。这种面食形状类似中国人吃的有馅包子,面皮是小麦粉或者大米粉制作。
史料三:在古埃及的石刻中,有栽培小麦的记载;西方考古学家在古埃及金字塔的砖缝里发现小麦。
材料二:距今一万多年前,西亚地区的人们开始野生植物的驯化和种植,颗粒硕大的野生麦就这样出现。
距今六千年以前,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食用着已经有相当种植规模的小麦。
距今五千年前,小麦种子被带到了古埃及。
距今五千年前,小麦从印度不远万里率先踏足了中国的西北地区。中国的小麦种植是由黄河中游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并传入朝鲜、日本。
公元前4000年左右,小麦开始传入欧洲。
自11世纪起,除了北欧国家,欧洲各国都开始广泛种植小麦。
15世纪至17世纪间,欧洲殖民者将小麦传播至南、北美洲。
18世纪,小麦传播到大洋洲。
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
至今,小麦已经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以上材料改编自严武《小麦:改变世界的一粒作物的起源发展与人文传诵》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小麦种植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小麦种植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世界。关于农业起源,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了不同观点,表明历史研究具有多元视角,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关于农业起源的观点是先后提出的,未提及后来的观点吸取了先前研究成果,不能得出“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排除A项;材料提及关于农业起源的观点的内容,未提及其影响,不能得出“有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不同时代关于农业起源的不同观点,不能得出“深受时代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仰韶农业中主要作物是粟,这种作物的播种收获有固定的时节,因此耕种者不得不观察四季、气候、日月、星辰等,以总结经验,这必然推动人们对节气规律的总结,反映了早期农业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A项正确;粟是仰韶农业中种植广泛的作物,并不等于仰韶农业中不种植其它作物,排除B项;精耕细作农业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通过材料信息并不能证明种植业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据考古资料显示,在广东英德市牛栏洞、江西万年县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等遗址出土了距今1万年左右的稻谷遗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距今1万年前,中国的早期人类已经会人工栽培粮食,原始农业得到发展,先民已成为食物生产者,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B项正确;本题主旨为“原始农业”,而“村落推动早期农业”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自然环境制约居住形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两宋时期,祈雪活动日益频繁,在长江以南也出现大量的祈雪活动,结合所诶知识可知,到了宋代,小麦的种植区域向全国扩张,特别是南宋时期,随着以面食为主的中原人口的大量南渡,促进了南方麦类作物的种植和稻麦两熟制的推广,到南宋中后期,小麦已经成为江南各州广为种植的农作物,冬季降雪有利于小麦的生产,所以祈雪活动的变化体现了南稻北麦格局的突破,D项正确;祈雪活动是祈求降雪,降雪不能降低其他的自然灾害,排除A项;祈求降雪与抑制商业没有关系,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强化,排除B项;材料只能体现宋代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不能得知整体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仰韶文化时期处于新石器时代前期,原始农业产生,在此基础上,人类过上了聚落定居生活杨官寨遗址为大型聚落遗址,体现了原始农业对早期先民生活的影响,C项正确;生活在杨官寨遗址的先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开始”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杨官寨遗址是仰韶文化的重要代表,但单凭这一考古发现,无法判定仰韶文化发源于杨官寨,排除B项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社会出现,杨官寨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前期的遗址,且这一考古发现也无法表明男子的社会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其农业生产中断了,文化和历史也一定随之中断”可知,该学者强调农业生产对文化和历史的作用,即农业是文明孕育和发展的基础,A项正确;材料意在强调农业是文明孕育和发展的基础,无法体现世界各地区间的文明交流,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不同地区的共同衰亡原因,未强调各自特点,排除C项;材料提出各不同文明的衰亡都与农业生产的中断有关,是强调共同之处而非区别,无法体现多元化,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各地培育了不同的农作物,说明原始农业起源具有多元特点,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类迁徙与定居,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生产关系变革,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人类是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材料信息显示,当时该地区采用石制生产工具,且不同的生产工具已经有不同的用途,由此可见,当时该地区已出现简单的农业生产,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推广后才出现精耕细作的农业,排除A项;仅从农业这一领域不能说明当地的社会分工如何,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才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差不多同一时间都出现了原始农业,这表明农业起源具有多元性,B项正确;材料只是列举了不同地方出现了原始农业,无法说明其不均衡性,排除A项;只是列举不用地区文明几乎同时出现了原始农业,并没有提到他们之间是封闭的,事实上,各个不同地区的文明是存在交流的,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根据材料“当人们开始从事农牧,因而转化了食物供应的性质时,一切便都改变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人们从事农牧业生产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生产者,从而出现了第一次农业革命。由于人类成为食物的生产者,也使得人类过渡到定居生活,逐渐形成了聚落,①②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彻底改变”的说法过于绝对,③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据材料,西周时期周礼的建立导致女性地位下降。春秋中期女性地位相对提高。战国晚期君权、王权逐渐确立,导致女性地位又相对下降。可见传统社会秩序崩溃、新社会秩序尚未建立的时期,女性地位相对提高。社会秩序稳固时期,女性地位相对降低,也即先秦社会的崩溃与重塑影响女性地位变化,A项正确;母系氏族社会的影响主要是提升女性地位,不能解释西周和战国晚期女性地位下降的原因,排除B项;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地方诸侯有较大自主权,尚未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因此“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恢复”说法不恰当,排除C项;材料本意是“春秋时期女性地位相对提高”,而非“很高”,且D项仅论述春秋时期的女性地位,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原始农业出现后,生产力水平得以提高,在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前提下,一部分人得以脱离食物生产,专门从事制陶、采矿等手工业劳动,推动手工业的出现,B符合题意;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在采集中,产生了原始农耕,选项符合史实,排除A项;野生动物在被驯化后成为了家禽,选项符合史实,排除C项;原始农业起源与江河密切相关,因为大河流域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选项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北宋时期。根据材料“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遗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可知,宋真宗以高价求占城稻,并且大力推广种植,A项正确;占城稻有利于粮食产量提升,但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气候变化是推广占城稻的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占城稻的推广种植与缓和阶级矛盾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原始农业的产生,意味着食物生产经济的发生”“最初的伟大的文化革命”及所学可知,原始农业出现前,人们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①不符合题意;古印第安人信奉“玉米神”,与南美洲种植玉米密切相关,②符合题意;原始农业的产生,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使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③符合题意;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为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提供了根本前提,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根据“出土了与之相对应的农业生产工具,诸如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石磨盘和石磨棒等”可知,当时的原始先民已经会制造石制工具,说明人类征服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提高,D项正确;这些发现可以证明原始先民开始了农耕生产,但不能判断是否取代了渔猎活动,排除A项;虽然裴李岗的先民种植粟类和稻类农作物,但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粟稻是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无法说明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排除BC项。故选D项。
16.(1)特点:国家管理和控制;覆盖全国;种类多样;形成体系。原因:统治者的重视;农耕经济的发展;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国家战略需要赈灾需要;调控市场。
(2)意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赈灾济困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巩固边防:维护了社会稳定:有助于国家统一: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京师仓、太仓、甘泉仓等都是国家级畿辅大仓,储运由中央统一调配管理”与“中央许多重要机构在地方设置农官及粮仓”可知,国家管理和控制;根据材料“经营全国各地的公田及边郡屯田上的收获”可知,覆盖全国;根据材料“按行政建置设置的粮仓”与“按军事建置设置的粮仓”可知,种类多样;根据材料“驻军庞大,有一套仓储体系以保障军粮供应,”可知,形成体系。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储运由中央统一调配管理”可知,统治者的重视;根据材料“经营全国各地的公田及边郡屯田上的收获”可知,农耕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多用于救灾济困”可知,国家战略需要赈灾需要;根据材料“各粮仓系统协同并存,危急时刻相互输渡”可知,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与调控市场。
(2)本题是意义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的中国。根据材料“经营全国各地的公田及边郡屯田上的收获”可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材料“多用于救灾济困”可知,赈灾济困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根据材料“驻军庞大,有一套仓储体系以保障军粮供应”与“政府在边地大兴屯田,形成农官系统的粮仓建置”可知,巩固边防并且维护了社会稳定;根据材料“各粮仓系统协同并存,危急时刻相互输渡”可知,有助于国家统一并且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17.(1)黄金与粮食储备存在矛盾;农业生产、增加粮食储备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条件;不能单独靠流通领域获得利润,应重农抑商、贵粟贱金。
(2)重视近代农业教育;出台农业政策;建立农业发展的统一机构。
(3)特点:加强政府指导(不断健全完善农业立法和制度保护);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产品市场化。
意义: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供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增强农产品市场的活力与秩序稳定。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一“粟生而金死,粟死而金生”可得,黄金与粮食储备存在矛盾;根据材料一“国好生粟于竞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可得,农业生产、增加粮食储备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条件;根据材料一“国好生金于竞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并结合所学可得,不能单独靠流通领域获得利润,应重农抑商、贵粟贱金。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二“陆续制订、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发展农业教育的政策和规章,兴办农业学堂由此也就成为新政中的一项‘既定国策’”可得,重视近代农业教育;出台农业政策;根据材料二“‘平均司’为专门执掌与农业相关的如‘开垦、农务、蚕桑、山林、水利、树艺、畜牧一切生植之事’”可得,建立农业发展的统一机构。
(3)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三“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后,我国大幅提高粮食统购价格和超购加价幅度,调减粮食征购基数,恢复粮食集市贸易”、“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信息可得,加强政府指导(不断健全完善农业立法和制度保护);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民利益;根据材料三“1985年取消统购派购,将粮食棉花改为合同定购。1990年,建立了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建立棉油等其他农产品储备制度,根据市场供应进行适时调控”可得,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意义: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政策的重要意义可从农民积极性及农产品市场等角度论述,如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供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增强农产品市场的活力与秩序稳定。
18.(1)特色:石头建筑,硬槌修饰。
原因:自然环境影响;保护财产和家脊。
原因:人口大量增加;耕地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过度垦殖;人口大量迁移。
(2)内容: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重视粮食仓储;关注粮食流通;完善荒政思想。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津巴布韦。特色:根据材料“大津巴布韦的人就用这个办法取得平整的石片。然后用硬槌修饰成石砖,而不必施用水泥黏合”可分析出石头建筑,硬槌修饰。
原因:根据材料“在大津巴布韦附近的山上有许多花岗岩岩石”可分析出自然环境影响;根据材料“围墙平整且稳固,高高耸立而坚固不倒”可分析出保护财产和家眷。
原因:根据材料“人口的急剧增加”可分析出人口大量增加;根据材料“耕种的土地必然越来越多”可分析出耕地减少;根据材料“生态环境的恶化、过度放牧”可分析出生态环境恶化;根据材料“休耕土地的数量越来越少,原来的农业周期被打乱了”可分析出过度垦殖;根据材料“人口大量涌入新地区”可分析出人口大量迁移。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内容: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根据材料“认为仓储是‘天下之大命’,在安定人心、抵御灾荒、平抑粮价、调节丰歉和恢复生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不遗余力地加以建设”可分析出重视粮食仓储;根据材料“从西周的官定粮价,到春秋战国的‘平粜’,再到西汉、北宋政府的全面干预,复到较为平稳的政府市场互补,以至于乾隆时期明确的市场主导,经历了一个在曲折反复中逐渐彰显自由市场意识的过程”可分析出关注粮食流通;根据材料“《周礼·地官·司徒》中的‘荒政十二书’一节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的荒政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仓储救荒理论和灾荒预防理论”可分析出完善荒政思想。
19.(1)价值及推断:史料一属于实物史料;有助于研究古代西亚农业的发展;可以推断古代西亚种植小麦历史悠久,是世界农耕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史料二属于口述史料(文献史料);有助于探讨小麦的种植与传播,有助于研究古代印度农业发展,有助于研究古代印度人饮食文化;可以推断古代印度小麦是粮食作物之一,面食是印度人的食物之一。史料三属于文献史料、实物史料;有助于探讨小麦的种植与传播,有助于了解古代埃及农业发展;可以推断古代埃及小麦种植时间较早,人们已掌握小麦栽培技术。
(2)示例
论题:小麦的种植史是一部人类交往不断扩大的历史。
阐述:小麦种植起源于西亚。随着地区之间商贸往来的扩大,欧亚大陆之间的经贸往来增多,小麦种植传播到北非、南亚、东亚和欧洲等地区,并逐渐种植开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殖民扩张,世界各洲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物种交流越来越多,小麦种植传播到美洲和大洋洲,小麦种植面积扩大,面食也成为人们喜欢的主要食品。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北美与欧洲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北美的小麦一度向欧洲倾销。至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小麦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小麦种植与交流不断,小麦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因此,小麦不仅是一种农作物,更能体现自古以来人类交往与联系不断密切的趋势。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世界。
价值及推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料一的考古发现属于实物史料;有助于研究古代西亚农业的发展;可以推断古代西亚种植小麦历史悠久,是世界农耕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史料二的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属于口述史料(文献史料);有助于探讨小麦的种植与传播,有助于研究古代印度农业发展,有助于研究古代印度人饮食文化;可以推断古代印度小麦是粮食作物之一,面食是印度人的食物之一。
史料三的石刻记载属于文献史料,金字塔的砖缝里发现的小麦属于实物史料;有助于探讨小麦的种植与传播,有助于了解古代埃及农业发展;可以推断古代埃及小麦种植时间较早,人们已掌握小麦栽培技术。
(2)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中小麦的起源、栽培与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情况可以拟定论题为小麦的种植史是一部人类交往不断扩大的历史。阐述主要从小麦种植起源于西亚,新航路开辟后传播到美洲和大洋洲,工业革命后,北美的小麦一度向欧洲倾销。至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小麦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小麦种植与交流不断,小麦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等方面进行说明。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因此,小麦不仅是一种农作物,更能体现自古以来人类交往与联系不断密切的趋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