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1.了解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2.了解非洲埃及、埃塞俄比亚和摩洛哥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运用唯物史观认识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的历史进步性。(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结合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荷兰
法国
食盐进军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
表现(概况) 地区 国家 概况
东亚 中国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 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发动了反对① 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印尼民族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越南 掀起反抗② 殖民统治的斗争
西亚 伊拉克等 爆发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南亚 印度 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一阶段(1920—1922年):号召印度人民通过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以及抗税等手段,与英印当局斗争。第二阶段(1930—1934年):提出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通过“③ ”,迫使当局答应部分要求。 第三阶段(1940—1942年):发动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君主立宪
埃及 独立 埃及人民在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领导下,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了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等特权
护宪运动 1922年,埃及宣布为独立的④ 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宪法。此后,华夫脱党进行了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摩洛哥 1923年,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建立⑤ 共和国。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埃塞俄比亚 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
里夫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民族阵线
桑地诺
总统一任
阿根廷 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
智利 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⑥ 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尼加拉瓜 1926年,⑦ 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背景 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进步势力为维护宪法作出了不懈努力
内容 对内推行土地改革,确立⑧ 制度;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影响 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概念阐释】
民族民主运动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和一切被压迫民族对外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争取民族解放,维护民族独立;对内反对专制独裁,争取民主自由的民主革命运动。
【思维激活】
甘地的非暴力与不合作之间的关系
非暴力与不合作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用不合作来发动群众反对英国殖民者,迫使殖民当局作出有利于印度资产阶级的让步;另一方面,又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防止社会改良转变为革命,把群众运动控制在资产阶级利益所能容忍的范围之内。
任务1 一战后中印民族文化的发展之路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造成巨大的破坏,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引发世界范围内对欧洲文明的信仰危机。民国时期,中国思想界掀起中西文化论争。东方文化派认为“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我们去超拔(解救)他们”。西化派认为“百分之一百的全盘西化,不但可能,而且是一个较为完善的、缺少危险的文化出路”。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认为中国新文化“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也“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际上为中西文化论争作了应答和总结。
——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
材料二 一战后,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周游欧美各国发表演讲,主张用东方人的“人生精神满足的智慧”去矫正西方人的“物欲无厌追求”。甘地接受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并把它与印度传统宗教哲学结合起来,创立了非暴力学说,号召恢复手工生产以抵抗西方的工业资本主义。尼赫鲁深受西方科学精神的影响,主张发展大工业,与甘地共同领导了民族独立运动。
——摘编自林太《印度通史》
围绕“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上述材料。(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命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围绕“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上述材料。(试题主题明确——围绕“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造成巨大的破坏,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引发世界范围内对欧洲文明的信仰危机”“民国时期,中国思想界掀起中西文化论争”“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我们去超拔(解救)他们”“百分之一百的全盘西化,不但可能,而且是一个较为完善的、缺少危险的文化出路”“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人生精神满足的智慧”“甘地接受了法国大革命……思想……创立了非暴力学说”
时空定位 世界现代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一战后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之路;一战后印度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印度民族文化的发展之路
层次鲜明 中国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印度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续表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一战后中印两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为中国共产党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创造了条件
印度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为民族独立提供了思想条件,印度现代化道路仍在探寻中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两国都在遭遇殖民侵略的过程中,经历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因历史传统、近代社会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两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之路也不同
【参考答案】示例
一战后中印两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灾难,引发中国思想界对西方文明的反思,中国出现中西文化论争。东方文化派主张用中国传统文化拯救西方文明;受新文化运动影响,西化派认为全盘西化是中国的出路。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在革命探索中,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为中国共产党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创造了条件。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中,受到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同时传统文化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一战后,泰戈尔提出以东方精神文明解决西方过分追求物质文明的弊端;甘地、尼赫鲁等印度民族资产阶级领袖借助传统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意识形态来反抗殖民统治,共同领导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但对工业化的态度存在分歧。印度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为民族独立提供了思想条件,印度现代化道路仍在探寻中。
综上,两国都在遭遇殖民侵略的过程中,经历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因历史传统、近代社会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两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之路也不同。
任务2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材料一 20世纪初,非洲大陆已经被瓜分完毕。西方殖民当局以暴力为手段,强行推行殖民统治和种族主义制度,对殖民地进行残忍的统治和疯狂的掠夺。生死存亡的危急形势,激发了非洲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黑人知识分子一马当先,提出了泛非主义。泛非主义号召非洲各族跨越民族和地域界限,团结一致,为争取非洲大陆的独立和黑人的自由而共同奋斗。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海内外的泛非主义组织共同行动起来。塞拉利昂、黄金海岸等地的泛非主义组织纷纷谴责意大利的侵略行径。海外泛非主义组织也纷纷行动起来,组织了“国际非洲人埃塞俄比亚之友”“国际非洲人服务署”“埃塞俄比亚教研会”“埃塞俄比亚世界联合会”等组织。
——摘编自舒运国《泛非主义与非洲一体化》
材料二 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又于1917年制定了新宪法。但是,因受到奉行金元与枪炮并用政策的美国的干预,墨西哥国内冲突不断,军事政变频繁。1934年7月,拉萨罗·卡德纳斯当选为总统,依照新宪法原则实行改革。他实施了废除封建大地产的法令,在6年任期中,使将近100万农民无偿地得到4500万英亩土地;1937年把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1938年宣布把属于英、美、荷的17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在国有化过程中,政府支持工人组织的要求,签订了有利于工会的各种集体合同;1938年3月,改组以军事寡头为主体的执政党,容纳工会、农民和其他群众组织参加;等等。卡德纳斯的民族民主思想及其实践,使墨西哥走上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泛非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卡德纳斯改革的原因,并简析卡德纳斯改革的历史意义。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从正文“生死存亡的危急形势,激发了非洲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得出历史背景。
材料二:从正文“因受到奉行金元与枪炮并用政策的美国的干预,墨西哥国内冲突不断,军事政变频繁”等得出改革原因;从正文“卡德纳斯的民族民主思想及其实践,使墨西哥走上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得出改革的历史意义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20世纪初的非洲大陆、1935年的埃塞俄比亚;内容限定——泛非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第(2)问,时空限定——20世纪30年代的墨西哥;内容限定——卡德纳斯改革的原因和意义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根据材料“西方殖民当局以暴力为手段,强行推行殖民统治和种族主义制度,对殖民地进行残忍的统治和疯狂的掠夺”“生死存亡的危急形势,激发了非洲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黑人知识分子一马当先,提出了泛非主义”“塞拉利昂、黄金海岸等地的泛非主义组织纷纷谴责意大利的侵略行径。海外泛非主义组织也纷纷行动起来”概括,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二“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又于1917年制定了新宪法”“因受到奉行金元与枪炮并用政策的美国的干预,墨西哥国内冲突不断,军事政变频繁”“实施了废除封建大地产的法令”“1937年把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等信息概括,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②小问,根据材料二“卡德纳斯的民族民主思想及其实践,使墨西哥走上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并结合改革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续表
【参考答案】
(1)背景:殖民侵略的加剧,非洲各国各民族面临共同威胁;种族和文化上的渊源;非洲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知识分子的积极宣传;各种泛非组织的鼓动。
(2)原因:资产阶级革命和新宪法的颁布;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和控制;国内军事寡头统治,政局动荡;外国控制经济命脉;封建大地产制的存在;工人、农民的支持;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等等。
意义:维护了宪法精神,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完善了民主政治);有利于政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了工人、农民的利益;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1.1926—1927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的印尼民族大起义得到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
持。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曾为此发表专文,对印尼人民的斗争表示深切的同情。
印尼人民的斗争是反对( )。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封建主义
C.殖民主义 D.恐怖主义
C
解析 1926—1927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的印尼民族大起义是反对荷兰殖民主义的斗争,C项正确。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在埃及建立了殖民保护制度,使埃及由半殖民地变为殖民地。
埃及民众深受殖民保护制度之苦,反英情绪激烈,于是爆发了华夫脱运动。与这一运动有
关的人物是( )。
A.甘地 B.扎格鲁尔 C.华夫脱 D.卡德纳斯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华夫脱运动的领导人是扎格鲁尔,B项正确。
3.(2023·河北张家口高一下期末)1920年,印度国大党通过了甘地起草的新党章。甘地对“自
治”作了新的解释:“如有可能,在英帝国内自治;如有必要,就脱离英帝国独立。”这表明
( )。
A.英帝国的瓦解具有必然性
B.印度的社会改造具有空想性
C.暴力斗争思想具有渐进性
D.甘地的政治主张具有策略性
D
解析 据材料“如有可能……独立”可知,甘地主张在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的“自治”方案,反映了其灵活的政治策略,故选D项;二战后英帝国瓦解,而此时英国仍相对强大,仅从材料得不出其瓦解的必然性,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甘地政治主张的灵活务实,而非印度的社会改造具有空想性(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幻想),排除B项;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且材料未体现暴力斗争,排除C项。
4.1918年,英属乌干达成立了“青年乌干达协会”,其组织者和领导者多为留学于国外的青年
知识分子,它曾向殖民当局提出改组政府和反对抢占非洲人土地的要求。这表明该协会的
成员( )。
A.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开展 B.领导了民族独立运动
C.接受了先进政党的领导 D.具备了民族民主意识
D
解析 据材料“向殖民当局提出改组政府和反对抢占非洲人土地的要求”可知,这体现了该协会的成员反对外来侵略、具备了谋求民族独立的民族民主意识,故选D项;民主革命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只表明了该协会的成员向殖民当局提出的要求,不涉及领导民族独立运动,排除B项;“其组织者和领导者多为留学于国外的青年知识分子”不能表明其接受了先进政党的领导,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