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1.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2.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1.认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运用唯物史观论证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2.知道当今世界全球治理的新现象和中国方案的提出,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现今中国的大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家国情怀、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维持和平
和平
含义 和平 二战结束后,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得到政治解决。联合国
① 行动发挥了有效作用
发展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获得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者关系 ② 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促进因素 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南北
海洋
强权政治
发展 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③ 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和平与安全 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④ 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霸权主义和⑤ 依然存在
三、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全球治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
传统全球治理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改革原有的⑥ 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共识
新现象 全球 1999年组成二十国集团
地区 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09年首次召开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2015年成立新开发银行
中国方案 在⑦ 基础上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 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⑧ 思想与和谐理念
2013年提出共建“⑨ ”合作倡议;2014年设立丝路基金;2015年倡议设立亚投行
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⑩ 的方向发展
一带一路
公正合理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
(1)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是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
(2)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如: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的合与分所带来的控制与反控制问题,主权让渡问题,贫富差距拉大问题,等等。
(3)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纷繁复杂的关系处理问题。如:民族与宗教问题,恐怖主义与反恐问题,文明与价值观的冲突问题,等等。
【拓展深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共同利益,二是共同价值。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深入发展的今天,必须坚持“和而不同”,承认多元价值的合理性,反对单一主体思维和霸权主义;必须用“融实和合”的办法来化解矛盾;必须坚持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达成价值共识。这些才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途径。
【知识拓展】
任务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八国集团(G8)是传统的工业化大国“俱乐部”。随着新的重要经济体的崛起,国际舞台上既有“G8+5”,即八国集团与五个发展中大国非正式对话的形式(由八国集团发出邀请,五个发展中大国被动接受);又有二十国集团,即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平等协调机制。此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新兴大国也在事关全球治理、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问题上积极进行协商配合。
——据陈伟光、曾楚宏《新型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结构》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末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居于优势地位,欧洲人自然会这样认为:他们的卓越地位来源于其文明的优越性,而这又反映出他们作为一个种族的优越性。他们深信上帝创造的人是不同的,它将白人造得更聪明,所以白人能指导劳动,能指引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劣等种族。这样就有了“白人的责任”这一概念——用理想主义的责任来掩盖当时的帝国主义行径的一种说教。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政党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来自120多个国家、200多个政党和政党组织的领导人齐聚北京,共商大计。这次大会名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媒体报道:这样的大场面,在世界政党史上可谓罕见。在中共十九大后开这样的会是非同寻常的,也是内涵深刻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推行全球治理模式、治理理念的伟大尝试,是中国全球治理政策的核心价值观念。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与当今中国对全球治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从正文“八国集团”“G8+5”“二十国集团”等信息得出国际形势的特点。
材料二:从正文“这又反映出他们作为一个种族的优越性”得出近代欧洲的全球治理观。
材料三:从正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推行全球治理模式、治理理念的伟大尝试”得出当今中国的全球治理观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当前国际;内容限定——国际形势的特点。第(2)问,时空限定——近代欧洲与当今中国;内容限定——对全球治理的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根据材料一,从发达国家、新兴大国、协调机制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概括。第(2)问第①小问,欧洲:根据材料二“这又反映出他们作为一个种族的优越性”得出推行种族优越论。中国:根据材料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得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②小问,欧洲:根据材料二“19世纪末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居于优势地位”及所学知识,分别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欧洲列强不断向外侵略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欧洲列强的经济实力和征服世界的能力,欧洲中心论的盛行等角度分析回答。中国:主要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传统、国家实力、外交政策和国际局势等方面分析回答
续表
【参考答案】(1)特点:发达国家国际地位下降,但仍占优势,并力图继续维持其主导地位;新兴大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作用不断增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新的协调机制、新型大国关系正在形成,国际关系日益民主化;等等。
(2)不同之处
欧洲:推行种族优越论(或推行霸权主义、实行强权政治)。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或主张在平等基础上,合作共赢、互惠互利)。
原因
欧洲: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欧洲列强不断向外侵略扩张,征服世界的能力增强;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欧洲列强的经济实力;欧洲中心论的盛行。
中国:儒家“和天下”的历史传统;邓小平和平外交理念的延续;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影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任务2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材料 在今天美国关于“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的大讨论中,华盛顿决策圈对历史隐喻与类比的运用非常普遍,其中有三种中美关系的类比最为流行:修昔底德陷阱、1914年“梦游者”们与冷战。尽管在这三种过时的大国阵营争夺实力范围的认知路径下,美国将中国视为“唯一有能力挑战现行国际体系”的国家,而且在对中国已经表现出极为明显的采取“预防性”行动的强烈冲动和敌意的情况下,也仍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审慎”,着力反复强调“管控”中美关系的必要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2022年5月、常务副国务卿舍曼于2023年2月也分别在阐述美国对华方针的活动中表示,希望与中国在诸如气候、健康、禁毒等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必要的接触。
——摘编自沈逸《构建数字时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围绕“中美竞争与合作”,提取上述材料的一则或多则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命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围绕“中美竞争与合作”,提取上述材料的一则或多则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试题主题不明确——自拟论题)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如何应对中国崛起”“唯一有能力挑战现行国际体系”“审慎”“管控”“希望与中国在诸如气候、健康、禁毒等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必要的接触”
时空定位 世界现代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中美两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与影响力;中美两国的经贸摩擦;中美经济依存关系;中美关系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中美双方应坚持的原则
层次鲜明 摩擦—合作—共赢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续表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推动中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出两国经济关系密切
中美双方应以合作代替对抗,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中美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双赢
【参考答案】示例
论题:推动中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
论述: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间发生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出两国经济关系密切。而贸易中产生的问题,中美双方应该理性面对,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中美双方应该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共同推进全球治理的改善,推进国际和平。回首历史,中美双方应本着求同存异精神,以合作代替对抗,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结论:中美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双赢。
1.美国史学家阿基拉·艾里依在其著作中写道:如果说,20世纪为下一个世纪留下某些遗产
的话,国际主义便是其中之一。由此判断“国际主义”是指( )。
A.美国凭借实力控制世界
B.多极格局下的大国竞争
C.国际合作日趋密切
D.冷战后世界的紧张动荡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主义是指倡导和支持国家间为共同利益而开展更广泛的经济和政治合作。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国际合作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试图建立一个单极世界,独霸世界,但受到多种力量的制约,故A项错误。多极格局下的大国竞争不符合“国际主义”概念,故B项错误。D项与“国际主义”无关,排除。
2.“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蛋糕屑。”这
句话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B.恐怖主义
C.毒品走私 D.贫富差距悬殊
D
解析 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故选D项。
3.有人认为,全球化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的破坏、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
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同质化,即地方的、多样性的土著文化被同化。这一观点旨在强
调全球化( )。
A.带来了高效运作的市场经济体制
B.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C.伴随着较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D.给人类带来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
C
解析 由“全球化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的破坏、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同质化”可以分析出全球化伴随着社会问题,故本题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内容相悖,均排除。
4.孙中山曾说:“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中国共产党人是其最忠实的继承者,为此,富强起来的中国( )。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支持反殖反帝反霸斗争
D.提出了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B
解析 据材料“不但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世界负一个大责任”“中国共产党人是其最忠实的继承者”可知,孙中山强调中国崛起后不仅要承担自身的民族责任,还需要主动承担国际责任,这与中国共产党针对全球治理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精神具有一致性,故选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是适用于外交领域的基本原则,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世界责任不符,排除A项;反殖反帝反霸斗争只是相对于新兴民族国家而言的,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世界责任不符,排除C项;“全球伙伴关系”是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论,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表现之一,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