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2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2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6 16:2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学习目标
1、区域认知:通过观察或调查,了解身边、国内自然保护区的有关信息,并结合具体区域背景思考其存在的必要性。
2、综合思维:结合实际案例,了解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依据、类型、级别,并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形成综合思维。
3、地理实践力:开展社会实践,了解自然保护区在某区域存在的必要性。
4、人地协调观:根据所学的知识,探究设立自然保护区如何维护生态安全,如何重视保护与开发协调的问题,树立人地协调观。
衡水湖
生态退家园衰

合作探究一
材料1:衡水湖位于华北平原中心地带的河北省衡水市境内,史称千顷洼。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衡水湖湿地面积减少了60多平方公里。相关机构、村庄、服务业等建筑物不断增多,破坏了湿地的自然环境,上游地区、湖区内以及周边居民、养殖厂、农业生产、工矿企业排放的生活和工业污水严重威胁着衡水湖,使湿地面积在不断减少。
在利益的驱使下,电鱼、毒鱼、地笼捕鱼、捕猎候鸟等违法捕猎手段屡见不鲜,过量的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尤其是地笼捕鱼和电鱼等危害极大,不仅导致鱼类资源萎缩,还会影响鸟类的食物来源。
芦苇沼泽它的生态价值不可或缺,但芦苇也是附近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芦苇的苇杆可以用来制造纸张、人造丝、人造棉,编织席、帘等。
分析衡水湖地区大规模破坏生态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分析衡水湖地区大规模破坏生态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长期贫困
生态破坏
自然
环境
社会经济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调节气候
能力减弱
水资源减少
野生动物减少
资源获取受阻
生态安全问题
长期渐进的过程
合作探究一
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气候恶化,旱涝频发
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安全:指国家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生态功能下降
提供服务
不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
生态问题
靠水吃水
生态安全
国家安全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的一部分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林草复
生态兴

自然保护区:
国家或地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自然生态系统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
自然遗迹
河北丰宁古生物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植物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类型
自然
生态系统类
野生生物类
自然遗迹类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
荒漠生态系统类型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
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
野生动物类型
野生植物类型
地质遗迹类型
古生物遗迹类型
实验区,面积594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3%;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缓冲区,面积4604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1%;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带,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核心区,面积5816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35.6%;以保护种源为主,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干扰活动。
合作探究二
1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分别在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采取哪些措施恢复动植物栖息地?请完成连线
合作探究二
材料3:我市将环衡水湖绿化作为衡水市国土绿化的重点工程、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精品工程。着力构建“一轴、一环、两湖、四廊、多节点”生态景观格局,“一轴”即中湖大道特色景观轴,“一环”即衡水湖水韵林地环,“两湖”即东湖生态旅游湖、西湖生态保育湖,“四廊”即滏阳新河、滏东排河、冀码渠、老盐河四条生态廊道,“多节点”即建设特色观光岛、荷塘月色、海棠花溪、桃园春色、丛林观鸟、小寨林云、亲子耕作、密林探索、湿地游赏、湿地探索、古城古韵、特色花海12个景观节点;打造自然生态、植物林带、科普教育、视觉焦点、道路流线和心理感受六大特色体系,建设电瓶车道、自行车道、滨水步道、湿地栈道、七彩慢跑道五级道路。
2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在开发旅游时如何协调人类与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
材料2:为了让衡水湖更适宜鸟类栖息,衡水市坚持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以近自然的方法实施保护修复工程。近年来,实施增殖放流项目,以鱼净水,以水养鱼,近两年撒放鱼苗365万尾、虾苗1.76亿尾。
合作探究二
生态绿化
植树造林
库区移民
在鸟类繁殖季节实行封闭式管理
1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分别在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采取哪些措施恢复动植物栖息地?
实验区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人工修复为主
缓冲区主要是生态绿化
核心区以自然恢复为主,季节性封闭管理
恢复生态的中心以维护生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
实验区,面积594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3%;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缓冲区,面积4604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1%;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带,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核心区,面积5816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35.6%;以保护种源为主,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干扰活动。
合作探究二
2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在开发旅游时如何协调人类与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
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鸟类栖息地
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
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生态绿化
植树造林
库区移民
在鸟类繁殖季节实行封闭式管理
实验区,面积594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3%;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缓冲区,面积4604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1%;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带,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核心区,面积5816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35.6%;以保护种源为主,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干扰活动。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
生态兴家国安

马拉松广场
孙敬学堂
湿地生态馆
民宿 美食
三生岛
梅花岛
樱花岛
归纳设立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对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
合作探究三
保护自然本底
储备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
提供生态服务
涵养水源、抵御自然灾害
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富民湖
千顷洼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石
成绩来之不易
前路任重道远
总结
生态退,家园衰
林草复,生态兴
生态兴,家国安
保护自然本底
提供生态服务
涵养水源、抵御自然灾害
储备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
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系统自身受到破坏
不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
必要性
意义
措施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概念、类型
恢复、保护措施
设 立 自 然 保 护 区
(2022湖北高考)条子泥湿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滨海湿地核心区,拥有面积广阔的潮间带滩涂,是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理想栖息地。每年春秋迁徙季,大量候鸟在此停歇。但由于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候鸟栖息地严重减少。为给候鸟就近找一块合适的歇脚地,当地将靠近海边原用于围垦养殖的720亩(1亩≈666.67平方米)鱼塘,经过生态修复和改造,变成了能够满足各种候鸟需求的高潮位栖息地。“720高地”建成后来条子泥停留的鸟儿越来越多,候鸟种群数量不断上升(下图)。右图示意条子泥湿地位置。
(1)分析导致当地候鸟栖息地减少的原因。
(2)说明“720高地”建设与维护的具体做法。
(3)该地恢复鸟类栖息地的成功实践,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请你拟定一个经验总结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