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确 山 二 高 高 一 语 文 月 考 试 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2·1·c·n·j·y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21*cnjy*com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 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C. 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21cnjy.com
B.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www-2-1-cnjy-com
B. 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C. 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D. 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 ( http: / / www.21cnjy.com )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版权所有:21教育】
(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
C.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
D.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
5.以下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 )(3分)
①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②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③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④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⑤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 ⑥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B.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俘后,妻子没水而死。
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8、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的?请简要分析。(6分)
9、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
(2)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 ,申之以孝悌之义,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最后的黄豆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刷刷地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看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并不呆。www.21-cn-jy.com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起几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有了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 ( http: / / www.21cnjy.com )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讨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地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带上它,也算来这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扰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父亲长号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它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
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了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大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
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
(改自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我”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
B.文中说“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一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长得快;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
C.本文语言平实,情感饱满,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点,叙事手法新颖,主题有教益。
D.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时,爷爷蹲在一旁看人染布,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
E.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人物行为也具有深厚寓意。
(2)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来源:21cnj*y.co*m】
(3)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4)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王乾荣
周有光,江苏常州人,中国语言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当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跟周有光老人首次见面,在2006年7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14日全国政协礼堂《群言》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上。周有光是与会者中最年长者。中等个子,穿着朴素,风姿儒雅,戴黑色上缘框框的眼镜,面容滋润,目光睿智,头发稀疏而白,乍看,六七十岁模样,只迈步稍稍蹒跚。
周老曾遭遇“被下放”诸种坎坷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都平和豁达以对。他也不求什么世俗的荣华富贵。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对人生真谛通透的体味,自足达观,随时“锻炼筋骨”,也许正是这位文化老人长寿的“秘诀”。他说了:“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作为学人,善于思考,“伏案太勤”,周先生一生著述等身,百岁过后,仍然关注社会民生,笔耕不辍,尚能一年写一本书,可谓奇迹中的奇迹。
年轻时留美攻读经济学,一个偶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遇,改变了周老的后半生。他说自己的人生,原是个“错位”。可正是这个错位,使他成就了一个著名语言学家和文化大师,成为新中国文字改革方面的重磅专家。周老幼年即具语言天赋,他那颗语言中枢敏感发达的大脑,对这门学问的奥妙魅力,更加充满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期间,他即选修《语言学》,热衷于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并且发过相关论文。
这个“拉丁化运动”,简单说就是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拉丁字母——或称罗马字母,周老笑说“有人指它是‘帝国主义的字母’”——给汉字注音,进而以拉丁字母拼写汉语,使汉语成为世界通用的“蝌蚪文”。这是咱们老祖宗几千年来从未涉猎过的先锋学术活动,始于100多年之前。
周老语言、文改方面专著以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之相关的论述,达20多部,广为人称道;而经济学著作仅三两部,鲜为人知。周老在语言学方面的卓越建树,对中国文字改革的巨大贡献,学界和坊间众口一词,赞誉有加。但是近年众多媒体一味尊之为“汉语拼音之父”,他却敬谢不敏,诚道“不敢当”。“丝绸西去,字母东来”(周有光语)。来干吗?来拼音。汉语拼音又不是他周有光“生”的,他怎能当人家“老爸”呢!
今天,凡中国人,以及学习和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汉语的外国人,谁离得开《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拼音法?联合国也要用它呢。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开辟了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社会的一条便捷通道,功不可没。仅从这一点看,周有光其名,便将彪炳青史。
改革开放初期,为加强中外经济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交流,通晓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又被邀参与英文《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汉译,为中方三专家之一,因此人称“周百科”;中方另二人,一是新闻巨子兼大学者刘尊棋,一是被誉为“万能科学家”的钱伟长教授。
《百科全书》号称“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围墙的大学”,翻译这书,是一个硕大工程,对于不管多大的学者来说,也是一个学习、重温百科知识的过程。而这于周老,又是一个机遇。也许正是这一工作,激发了他研究全球化、信息化、语文现代化和世界多国文化的热情,使他晚年的学术生活,在更广阔的领域大放异彩。这时的周有光,就不只是翻译百科全书意义上的“周百科”了,而堪称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杰出学者。
周老学问大,但他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只会躲在象牙塔里啃本本的书呆子。他研究语言,搞拼音,也没有被一串串字母,将自己纠缠在一个狭小天地里。大学者雕小虫忙,近年《群言》杂志,几乎每期都刊登他议论社会现象的短文。他其实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斗士,其人具有杂文家惯于挖掘社会病的特质,但不赤膊上阵。他把自己的“愤”,化在平实睿智之中,常以机智独特的方式针砭时弊,文字读来别有不愠不火、绵里藏针风味。
周老说:“我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老,思考到老,快乐到老。”但愿,在《群言》40周年庆祝会上,还能聆听这位极其独特老人的宏论。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表现了周老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
B.人称“周百科”,因为周老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而且又被邀参与英文《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汉译工作。
C.因为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拼音,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所以周有光放弃经济领域研究,改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
D.周有光原来学习的并非语言学,因此他不得不付出比别人更大的努力,才能实现“使汉语成为世界通用的‘蝌蚪文’”的理想。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详略有序地叙述了周有光的艰辛经历,读者从中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
(2)从全文来看,第二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这篇传记主要写了周有光的哪些事迹?请简要概括。(6分)
(4)周有光人生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 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2-1-c-n-j-y
②对于什么是企业人才,与会者 , 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引领未来企业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三大条件。
③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_______,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B.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C.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B.由于规划周密、准备充分,2014年在韩国仁川举办的第17届亚洲运动会成为亚运会中历届参赛国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C.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甚至生计。民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
D.埃博拉病毒疫情自2014年2月在几内亚爆发以,已扩散至部分西非国家,如果不采取具体措施,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威胁。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梦”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实证明,实现“中国梦”也是世界的重大“利好”。
①是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
②近年来,中国在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④成就“中国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
⑤是中华民族的“人间正道”
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康庄大道
A.②③⑥①④⑤ B.②④⑥①⑤③ C.④①②⑤⑥③D.④①⑥③⑤②
16. 把阅读下面文字,请用三个简明、结构整齐的短语来概括国家公祭鼎的历史意义,每个短语不得超过6个字。(6分)
2014年12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少先队员代表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是国家政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象征,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并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有勒石刻碑、铸鼎纪事的传统。设置国家公祭鼎纪念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举行首次国家公祭活动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符合传统礼制。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设置国家公祭鼎并永久陈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论对历史记事,还是凝固社会记忆,都起到积极作用。
17、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画面的内容,并概括漫画的寓意。(5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注:图中的文字为:你这家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1)内容介绍(2分):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寓意(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1、B ,B项“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与原文不同,原文表达的意思是“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而非“它们”(金石画)。此处考查考生的细心程度,B项中是“它们”,许多考生往往忽略这一点不去比照原文而误选。
2、A,A项“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而原文的表述是“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选项偷换概念。此处同样需要考生的细心,与原本比对后能发现其含义的不同所在。有些考生可能会一带而过,以为没有什么区别,这也正是出题者的匠心。21教育网
3、B,【解析】B项“唐人碑版的书法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有错误,原文中只是提到“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而B项说“唐人碑版的书法”,范围扩大了。此处的错误在于对象范围的理解上,考生有可能只关心语意逻辑忽视词义范围。21·cn·jy·com
4. C “趣”在古文中没有“归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思,译作“归顺”是望文生义;在古文中,“趣”常通“促”,意谓“赶快,急促”。“贼非吾主敌,盍趣降”是花云骂贼兵的话,意思是:“你们这些贼人不是我主人的对手,为什么不赶紧投降?”
5. B。①③⑤均直接体现“花云艺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胆大”,②虽是贼兵语,但也间接体现了“花云艺高人胆大”。④说的是花云被缚时的挣扎,⑥说的是花云英勇不屈,均不是“艺高人胆大”,故排除。
6. A【解析】本题考点:概括内容要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A项“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误。据原文,元帅朱文逊在太平城被陈友谅水师攻陷前已经战死。21*cnjy*com
7.(1)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2)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
【解析】第一句重点词语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凭借,利用)、“乘涨”(趁着涨潮)、“缘”(经由)、“堞”(城墙的垛口)。第二句重点词语是“遇”(遭遇)、“弃”(在这里是被动,被弃)、“浮断木”(“浮”后省略“于”,浮在断木上)、“实”(果实,子)、“哺”(喂养)。
附译文:
花云,是怀远人。面貌奇伟粗黑,骁勇 ( http: / / www.21cnjy.com )善战,无人能敌。至正十三年,他提着宝剑在临潼拜见太祖。(太祖)认为他的才能不寻常,让他率军攻打城池,所到之处总能攻克。太祖打算攻取滁州,率领数名骑兵前行,花云也随从前往。突然遇上了几千贼兵,花云保护着太祖,拔出宝剑,策马奔腾,冲破敌人的阵地前进。贼兵大惊叫道:“这个黑将军太勇猛了,不能抵挡住他的锐气。”(后来太祖的)大军来到,就攻下了滁州。太祖渡长江,花云最先渡过去。攻克了太平以后,花云凭借着忠诚和勇猛在太祖身边担任护卫。升任禁军总管,攻打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等地,都攻占了。在经过马驮沙的时候,几百大盗拦路挑战。花云一边前行一边迎战,连着战斗了三天三夜,把大盗们全部杀死。太祖在太平建立行枢密院,提拔花云做了枢密院的院判。命令他去宁国,军队陷入山中长达八天,盗贼们互相勾结阻挡道路。花云拿起长矛喊叫着刺杀,杀了成百上千的贼人,身上却没有中一箭。返回后驻守太平,陈友谅率领水军前来进攻。花云与元帅朱文逊结好阵势迎战,朱文逊战死了。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城池陷落,贼兵绑缚了花云,花云用尽力气大喊,绑他的绳子全断裂了,花云乘机夺下看守者的刀,砍杀了五六个人,骂道:“你们不是我主公的对手,为什么不赶快投降!”贼兵大怒,打破了他的头,又把他绑在桅杆上,用箭射他,(但花云)仍旧大骂,到死他的骂声还十分雄壮,当时年龄只有三十九岁。太祖做了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并修建了忠臣祠堂来祭祀他。在战斗紧急的时候,花云的妻子郜氏祭祀家庙,拉着三岁的孩子,哭着对家里人说:“城被攻破,我丈夫必定会死,我为了道义决不一个人活下去,但不能使花氏家族没有了后人,你们一定要好好抚养他啊。”花云被俘虏之后,郜氏投水而死。 仆人孙氏把葬她埋葬完毕,抱着花云的孩子出走,被劫掠到了九江。孙在晚上投奔到一个渔家,脱下她的簪子珥环等嘱托渔家抚养这个孩子。到汉兵败了,孙又偷上孩子去渡江,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过了一年到了太祖所在的地方,孙抱着孩子哭泣着拜见太祖,太祖也跟着哭泣,把孩子放在他的膝上,说:“(这是)将军的后代啊。”赐孩子名字花炜。他的五世孙向明世宗请求,追赠郜氏为贞烈夫人,孙氏为安人,修建祠堂祭祀。
8、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影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9、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意思对即可)
10(1)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2)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 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1.(1) 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B项,那句话主要说明“父亲”的恶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肆意形成背离了“爷爷”的愿望;C项,“情节跌宕起伏”错误,本文情节发展自然,水到渠成;D项,“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错误,主要是“爷爷”要偷学染布手艺。21·世纪*教育网
(2)心态:反映出“爷爷”在产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抵债之后内心的痛苦、失落和气愤。分析:①“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是因为内心痛苦,没兴趣嚼黄豆了;②“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寓意其守成的失败,也表达了对儿子败家的气愤。(答出心态给2分,每点分析2分。意思答对即可)
(3)①生动揭示“爷爷”心理,反映 ( http: / / www.21cnjy.com )“爷爷”专注、执著和顽强的性格特征;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爷爷”创业、守成过程中的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③为情节发展做铺垫,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出处:21教育名师】
(4)寓意:一是“爷爷”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一生奋斗留给“我”的物质遗产,是现实世界中的财富;二是“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启发“我”对物质有清醒认识,是精神财富。
启示一:就人生追求而言,单纯的物质追求并不会让人幸福,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
启示二:就亲缘情感而言,真正的爱不是溺爱,而要帮助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启示三:就传承而言,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
(答出寓意每点给2分;意思答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可。论述启示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启示或其他启示进行论述,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4)观点一:学会选择,找准位置。①一次“错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使周老成为语言学家和文化大师,这是偶然,也是必然。像周老那样抓住机遇,定能找准自己的位置;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周老的成功得益于他对自己的专业兴趣浓厚。像周老那样学会选择,定能打开成功之门。
观点二:平和豁达,虚怀若谷。①遭遇诸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坎坷,周老豁达面对,不求世俗荣华,埋头钻研学问,终成一代名家。像周老那样处世治学,必有显著成效;②周老著作等身,却虚怀若谷,婉拒“汉语拼音之父”的美称。像周老那样谦虚有度,人生更有魅力。
13. B解析:各执一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莫衷一是:不知哪个是正确。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各抒己见: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①有互不相让,说明大家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各执一词最合适。②说有一点是公认的,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强调的是不同,可见只有各抒己见才符合。③句子中莫衷一是最合适。故选B。
14. 答案选C.(A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不明,“200百个中国人”停顿不同,表意也不同;B定语语序不当,“历届”应该放在“亚运会中”之前。D搭配不当,“病情”和“蔓延”搭配不当,“病情”改为“病毒”。
( http: / / www.21cnjy.com )
16 \体现国家意志、符合传统礼制、凝固社会记忆
17、(1)(内容介绍:)画面中的瓶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里盛着高度到瓶身一半的水。一只乌鸦栖息在瓶口惬意地用吸管喝着水,另一只乌鸦满头大汗地衔来许多石子投进瓶中,很吃惊地对喝水的乌鸦说:“你这家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2分)(注意全面、客观,叙述连贯)
(2)(寓意:)批判了社会上那些固守经验、思维僵化(或做事不知变通、看不惯新生事物)的人。(3分(注意格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