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课后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闻两则课后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25 09:5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新闻两则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高屋建瓴( ) 绥靖区( )( ) 逃窜( ) 杜 聿( )明 锐不可dāng( ) kuì( )退 阻 è( ) 白崇xī( )21cnjy.com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锐不可当 督战 封琐 镇江
B.负隅顽抗 拒绝 协定 功势
C.排山倒海 策略 占据 管辖
D.横度长江 豫北 惨败 企图
3.填空。
消息的六要素是:时间、_______、________、事件发生的起因、_______、________、消息结构的五个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的表达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5.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B.襄阳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所谓“绥靖区”,第一任司 令官康泽被俘后,接手的是从新疆调来的宋希濂。21·世纪*教育网
C.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封、南阳等
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
D.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6. 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标题和导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的标题点明了军名、军队的数量并概括了事件。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D.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二、课内阅读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合),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的渡江区域。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遏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遏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21·cn·jy·com
7.这则消息的“电头”是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导语”部分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主体部分是第________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_____。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______。www.21-cn-jy.com
8.第 句和第 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敌人麻痹轻敌、我军出奇制胜的关键词是“______”;句中加点的“又”字照应了前文写中路军、西路军战况时分别用过的“_______”一词和两个“_____”字,行文很严谨。www-2-1-cnjy-com
9.第 句中的“歼灭”与“击溃”, ( http: / / www.21cnjy.com )“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中的两个词语的位置能前后互换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本文中第⑧⑨句议论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赞扬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B.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C.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D.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
11.这则新闻报道了三路大军的进军情况,报道的顺序依次是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请回答下面问题。
(1)在三路大军中,为什么最先报道中路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路军和东路军同时发动渡江战役,为什么先报道西路军?2·1·c·n·j·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新华社南京1949年4月24 H5时电 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党22年反革命中心南京,已于23日午夜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人民解放军入城后,受到学生和市民的热烈欢迎,男女学生们纷纷向解放军献花致敬。人民解放军已布告安民,城内秩序稳定,商店照常开门营业。在发起渡江作战后三天内,人民解放军便攻占这一全中国第一个大城,这说明解放军威力的强大,国民党匪军一触即溃,已经无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
12.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导语部分交代了哪些记 叙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其作用 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líng suí jìng cuàn yù 当 溃 遏 禧
2.C
3.地点 人物 经过 结果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4.C
5.A
6.D
7.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①② ③~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锐不可当
8.不料 首先 已
9.都不能互换。 “歼灭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指“全部消灭”,“击溃”是指“被打击而逃散”;“占领”是指“彻底得到”,“控制”是指“拥有主动权”。这两组词的后一个词语在程度上都不如前一个深,当然不能互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C
11.(1)因为中路军先于西路军和东路军发动渡江战役,这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报道的。
(2)因为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到敌情一样”,所以紧接着对中路军进行报道,这是将性质相同的材料放在一起来写的。21教育网
12.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13.国民党22年反革命中心南京,已于23日午夜为人民解放军解放。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的结果。
14.议论。强烈了人民解放军威力的强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