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大一统国家的
建立——秦汉
第9课 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
统一国家
学习目标
1.认识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说出秦朝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3.通过学习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 ( http: / / www.21cnjy.com )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进步作用。
4.重点:秦朝的统一及其历史作用。
预习导学
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公元 前221 年,秦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国—— 秦 朝。
(2)进行政治制度的全面改革,建立 中央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制度 :①废除王号,改称“皇帝”,自称 “始皇帝” ,总揽一切大权。②在中央实行 “三公九卿” 制度。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设九卿,分掌中央的行政、军事、司法和财政等事。③在地方,实行 郡县制 。
2.巩固统一,发展经济
(1)文化上,以 小篆 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颁行天下,史称“书同文”。后流行书写更方便的 隶书 。
(2)经济上,铸造 圆形方孔 铜钱,称为“半两”钱,在全国通用,统一货币;统一 度量衡 ;“车同轨”,修驰道。
想一想: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有什么现实意义
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
(3)思想上: 焚书 坑儒,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了严重破坏。
(4)军事上:北伐匈奴,南定南越。
想一想:请归纳秦朝北伐匈奴,南定南越的措施。
北伐匈奴:①命蒙恬把匈奴赶回大青山以北;②把秦、燕、赵三国长城连为“万里长城”。
南定南越:①南进岭南地区,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②开凿灵渠,连接湘江、漓江,沟通长江和珠江两个水系。
3.秦朝的疆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合作探究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问题一:“六王毕,四海一。” 有人说,没有秦王嬴政,就没有当时天下的统一。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这种说法不全面。因为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与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适当只是实现统一的因素之一,不是实现统一的唯一因素。秦统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①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各民族、各地区的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社会基础;④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具备了统一的实力。因此,即便没有嬴政,统一也是大势所趋。
问题二:有人说:秦始皇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修筑长城,开发南疆,彪炳青史;又有人说:秦朝统治残暴,有不少刑罚,秦始皇是个暴君。就你所了解的历史知识谈一谈,秦始皇对历史有何贡献
秦始皇统一中国,其贡献是巨大的。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在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其次,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影响深远。再次,秦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大影响。最后,修筑长城、开发南疆、修筑灵渠,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问题三:辩论台:秦始皇是否应该修建万里长城 (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谈)
正方观点:该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原王朝与匈奴间的战争,有利于民族间的和平相处,同时,也对发展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长城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有着积极的意义。
反方观点:长城不该修,修长城劳民伤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就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秦始皇修长城的不满。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