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作为开篇,有着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选择性必修三的主题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整本书可以分为两大板块,前两个单元重在讲述世界各地文化的起源与形成,从而认识文化的多样性,是讲述第二部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的基础与前提。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此,讲好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就为后面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与价值埋下了伏笔。第一课就从学生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开启本单元的学习。
本课共分三个子目。第一子目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是对《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国史文化部分的总结和概括,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第二子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既有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有中华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内容比较抽象,教材叙述条理清晰。第三子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是在前两个子目基础之上的提升,教材内容略显单薄,需要适当补充和挖掘材料。
【学习目标】
1、时空观念: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及具体表现。
2、史料实证: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阶段特征
3、历史解释:运用相关史料认识中华优秀统文化的价值,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重难点】
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起源:远古时期
(1)多元起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2)中原核心: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2、奠基:先秦时期
(1)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百家争鸣:
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
②概况:a.春秋时期,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b.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分分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③影响: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拓展延伸】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①核心:“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②政治:“为政以德”;恢复周礼;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变;③哲学:“敬鬼神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④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孟子 ①政治: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②伦理:性善论,主张“性本善”,通过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③道德: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荀子 ①政治:主张隆礼重法,施政用“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②伦理:性恶论,提出“人之性恶”,强调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③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老子 ①世界观:“道”是万物的本原;②政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③哲学:朴素辩证法,事物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
庄子 ①哲学:继承了老子的“道”,并进一步提出“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逍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②政治:比较消极,主张绝对顺从天命,回归人类原始状态。
法家 韩非子 “法治”;“强调改革”;“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墨家 墨子 提倡节俭,反对厚葬;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阴阳家 邹衍 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3、形成:秦汉时期
(1)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
(2)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拓展延伸】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
(1)“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限制君权的需要
(3)“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
(4)“仁政”:限田、薄敛、省役——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4、发展:魏晋隋唐
(1)魏晋玄学盛行
①思想上: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②政治上:主张“无为”;③生活作风上:任其“自然”;④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
(3)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4)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5、繁荣:宋元时期
(1)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2)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3)南宋陆九渊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4)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拓展延伸】理学的内容和影响
(1)内容:①世界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是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②认识论:人伦即天理,“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③人生观:“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④方法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2)影响:①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维护了专制统治,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②理学重视人的主观意志的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③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所依据的教科书。
6、传承与转折:明清时期
(1)传承:①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②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2)转折: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拓展延伸1】阳明心学的内容
(1)“心即理”。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致良知”。“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3)知行合一。反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行重知轻,认为“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知”和“行”是同一个活动的两个方面,不能缺一,知了要去行,不行不能算真知,主张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拓展延伸2】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黄宗羲 ①抨击君主专制,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③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顾炎武 ①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②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批判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
王夫之 ①反对君主专制;②强调“人欲”的存在是合乎“天理”的,要满足人合理的欲望。
7、冲击与复兴:近现代时期
(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如林则徐、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等。
(2)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彻底否定儒学),科学与民主成为价值目标。如陈独秀、李大钊。(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进步。如陈独秀、毛泽东等。
8、概括总结: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表现
起源 远古 多元起源,中原核心,四周辐射。
奠基 先秦 华夏认同,百家争鸣。
形成 秦汉 ①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推崇法家学说;②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发展 魏晋隋唐 ①魏晋:玄学盛行;②隋朝:“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③唐朝:“三教并行”,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④隋唐: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繁荣 宋元 ①宋代:理学形成。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②南宋:陆九渊“心学”;③宋元: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传承与转折 明清 ①明中期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②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倡导经世致用;③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冲击与复兴 近代 ①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②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彻底否定儒学),科学与民主成为价值目标;③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进步。
【拓展延伸】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1)政治: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统一,科举制度发展完善。
(2)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为文化的生生不息奠定了物质基础。
(3)思想文化:统一的文化政策、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
(4)教育文化:书院等古代教育机构的贡献保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5)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6)对外关系:兼收并蓄的对外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
(7)杰出人物:对中华文化的改造与弘扬。
(8)文言不一:书面语与口语分离,书面语言变化小有利于文化传承。
(9)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和较广阔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文明独立连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重视以人为本,提倡民本思想
(1)人本思想
①西周: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②春秋: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③意义: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2)民本思想(实质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体现)
①春秋: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②战国:孟子提出“仁政”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③意义: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并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内涵: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2)表现:①夏商: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②春秋: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③战国: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3)意义:①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②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3、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表现:①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②张载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④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⑤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⑥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2)意义:有利于提高责任感、使命感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4、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1)表现:①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②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④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⑤《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意义: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5、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表现:①《周易》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②战国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意义: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大的进步,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己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6、主张和而不同
(1)表现:①西周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和”,才能产生新事物;②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2)意义:“和”的思想作为人们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1)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具有本土性。(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3)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4)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5)连续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价值(1)思想价值: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②它蕴含的道德伦理和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2)政治价值: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3)当代价值: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文化沃土和精神底蕴;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③为彰显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支撑;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思想源泉;⑤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材料一:巴比伦王国早已经消失在沙漠中了,曾经无比繁华的空中花园,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遗址;古埃及除了留给后人几座谜一样的金字塔和解不开的文字之外,再无任何曾经辉煌的文明的迹象了;古印度的代表“哈拉巴文化”经过异族的侵略和摧残之后,已经灭绝,现今的印度语言和古印度语言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印度的原生文明已经彻底消失。
中国几千年来,也和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一样,不断遭受异族文明摧毁。五胡乱华时期,北宋末期,中原地带的中华文明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元朝和清朝是中国两次最大的被异族统治的时期,但是一个被推翻,一个被中华文化同化。1840年到1945年是中国最危险的时刻,但是中国依然屹立不倒,没有消亡。
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材料三: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中国化。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外来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材料四:诸子百家部分代表:
1.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2.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3.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4.小说家(虞初《虞初周说》)
5.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
6.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
根据阅读材料和平时的知识积累总结归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1)本土性(2)多样性(3)包容性(4)凝聚性(5)连续性
【板书设计】
【随堂小测】
1.(2023广东广州调研)有学者说:“在陶寺遗址中,我们发现了彩陶龙盘,其中的‘龙’正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素。陶器中的扁壶被认为是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的元素。在陶寺也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其中的玉琮被认为是良渚文化的表现。而常施彩绘的高领折肩尊、折腹尊、簋等陶器还有良渚文化或大汶口文化晚期因素。”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
A.领先于世界的其他文明
B.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
C.孕育着早期国家的诞生
D.已经形成早期礼乐制度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了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元素,这反映出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故选B项。
2.(2023湖南三湘名校联考)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在于构建这样一个观念共识:应当(人事伦常)——必然(宇宙规律),以禁欲主义的形式将人事伦常提高到超道德的本体地位,从而构成了对唐宋时期商品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一系列所谓异端的行为再规范。这一思想体系(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重建了儒家学说的信仰体系
C.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
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时代诉求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思想体系指的是理学,唐宋时期商品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是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冲击,理学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将儒家伦理道德上升到了“天理”的高度,以此来维护儒家伦理道德秩序,理学的出现是魏晋以来儒学在危机下的复兴,重建了儒家学说的信仰体系,故B项正确。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的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排除C项;当时中国并没有产生资产阶级,排除D项。
3.(2023湖北宜昌期中)《黄帝内经》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并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黄帝内经》中的这一思想( )
A.强调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
B.坚持了道家无为而治理论
C.彰显了实践经验体系的建构
D.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等信息可知,人与天地自然同源于气,人要顺应自然,即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故选A项;道家无为而治理论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民众的自我能动性,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实践经验体系的建构无关,排除C项;《黄帝内经》中的这一思想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排除D项。
4.(2022陕西渭南一模)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许多台湾有识之士也提出“中华文化应是两岸沟通的共同语言”。这说明( )
A.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
B.文化认同有助于海峡两岸统一
C.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持久创新力
D.海峡两岸的民众渴望祖国统一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中华文化应是两岸沟通的共同语言”可知,海峡两岸的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文化认同有利于促进两岸的统一,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A项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