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4 17:4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贞观之治”
学习目标
1.说出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史实,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3.熟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史实,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意义。
4.重点:“贞观之治”;文成公主入藏。
预习导学
1.“贞观之治”
政治 进一步完善 三省六部 制,加强中央集权。重视 州县长官 的人选,提高地方官的素质
经济 继续推行 均田 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
民族关系 坚决抵抗 外族骚扰 ,加强国内民族间的友好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用人 重用贤才,虚心纳谏。任用长于谋略的 房玄龄 和善断大事的 杜如晦 做宰相。重用李建成的谋士 魏征 
议一议:“贞观之治”局面的表现。
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由于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史称“贞观之治”。
*想一想:唐太宗重用贤才、虚心纳谏的表现有哪些 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1)表现:任用长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重用李建成的谋士魏征。
(2)启示:①是否能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判断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②要能容人,要善于接受批评意见;③应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
2.文成公主入藏
(1)吐蕃概况: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首领 松赞干布 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议一议:吐蕃族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他们的生活状况怎样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以农耕和游牧为生,手工业也发达。
(2)文成公主入藏
①背景:松赞干布仰慕中原王朝的文化,几次派使者到长安求婚。
②文成公主入藏: 唐太宗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③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 汉藏两族 的关系。
*想一想: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在历史上有何重要贡献
①统一吐蕃各部,建立了以逻些为都城的强大的政权。
②为吐蕃与唐朝的友好交往,发展汉藏两族的友谊做出了重大贡献。
*议一议: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 各族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天可汗”是什么意思
(1)原因:唐太宗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数民族人为官,对其首领以礼相待;唐太宗待人宽厚仁慈等,所以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
(2)“可汗”原是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主的称号,“天可汗”即是各族共同拥戴的君主。
合作探究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问题一
魏征指出的“中国既安,远人自服”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 “耀兵振武,慑服四夷”与“偃革兴文,布德施惠”有什么不同
唐太宗接受了魏征的思想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安抚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 “耀兵振武,慑服四夷”强调“武功”,用武力征服,强迫人归附;“偃革兴文,布德施惠”强调“文治”,用先进的文化,道德教化,开明的政策来吸引人归附。
问题二
唐朝诗人陈陶在其《陇西行》中说: “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贵主和亲后, 一半胡风似汉家。”其中的“贵主和亲”是指什么事 分别发生于哪个皇帝的统治时期 “贵主和亲”起了什么作用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时金成公主嫁给尺带朱丹;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往来,促进了吐蕃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问题三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这样写道:“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在位期间,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积极采取有效的革新措施,开创了唐朝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贞观之治”的局面,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