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复习
学习目标
1.列举自东汉末年至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 ( http: / / www.21cnjy.com )脉络,说出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和艺术成就。
2.从东汉以来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与江南经济的开发、孝文帝改革等事例中,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发展与高度繁荣是在各民族不断交往、融合中实现的。
3.认识本单元的时代特点和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历史主流。
4.重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和艺术成就。
预习导学
1.政权变迁
将魏、吴、蜀、西晋、五胡十六国、东晋、南朝、北朝等对号入座填入示意图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回顾本单元学过的重大战役,填写下面表格
战役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特点
官渡 之战 200 年 曹操和 袁绍 曹操取胜 奠定了曹操统一 北方 的基础 以少胜多
赤壁 之战 208 年 曹操 和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取胜 奠定了 三国鼎立 局面的基础
淝水 之战 383 年 前秦 和东晋 东晋取得胜利 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3.江南经济的开发
原因和条件 ①南方社会比较 安定 ② 北方 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经验、生产 技术 和工具 ③南北人民共同开发④南方 自然条件 优越,有利于农业生产
成就 ①大开旱地、湖田,兴修 水利 ,改进育种 施肥 ,推广铁制农具 ② 冶铁 、纺织、造船和青瓷制造业有很大进步 ③交通比较发达④商品经济有发展: 建康 城商品交易繁盛
4.民族关系与人口迁移
(1)五胡是指西晋末年内迁的五个主要少数民族,它们是:匈奴、羯、氐、羌、鲜卑。
(2)北方人南迁与“永嘉南渡”:西晋灭亡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北方战乱不断,大批北方汉人弃家南逃,逃到 长江 中下游一带。这种人口大迁徙主要集中在西晋末的永嘉年间,所以称为“ 永嘉 南渡”。
(3)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 洛阳 和讲 汉语 、穿 汉服 、改汉姓、与汉人通婚,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5.魏晋南北朝文化
领域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数学 祖冲之 把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 七 位数字,早于欧洲1000多年
农学 贾思勰 著 《齐民要术》 一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农业生产的专门著作
地理学 郦道元 著 《水经注》 一书,是地理学名著
宗教 佛教 产生于古印度, 西汉 末年传入我国,魏晋南北朝时盛行
道教 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兴起于 东汉 中期
石窟艺术 山西大同 云冈 石窟和河南洛阳 龙门 石窟
书法 王羲之 《兰亭序》 有 “天下第一行书” 之称
绘画 顾恺之 代表作有 《女史箴图》 和 《洛神赋图》
合作探究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问题一
试简要分析公元3~6世纪,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深刻的启示
(1)政治特点:①封建国家的分裂,战争频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渴望统一。②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学习,促进了民族大融和。发展趋势是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2)启示:①我国是一个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她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②各族人民对祖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问题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四次短暂的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第一次是曹操统一北方,第二次是西晋的短期统一,第三次是前秦的统一,第四次是北魏的统一,分析其统一的原因及影响。
曹操统一北方。东汉政权遭黄巾起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击而迅速瓦解,北方各地方军事集团为争夺地盘长期混战。曹操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采取了有效措施,逐渐强大起来,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西晋的短期统一。三国后期各地遭受战乱之苦,西晋灭吴,终于实现统一,但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激烈,统一是短暂的,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大批内迁。
前秦的统一。北方少数民族建立很多政权,北方陷入各割据政权混战的十六国时期。由于氐族贵族苻坚励精图治,国家逐渐强盛,统一了黄河流域。
北魏的统一。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到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这一次统一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方的社会经济也得到恢复和发展。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