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4 18:2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1.熟记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知道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发展繁荣的史实。
3.重点:学习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商业繁荣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苏湖熟,天下足”
(1)原因
① 北方 战乱不断,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大批民众南迁。
②南迁的民众带来了先进的 技术 和 工具 ,增加了 劳动力 。
③人们因地制宜,发明了 梯田 和 圩田 。
④南方环境优越。
(2)表现
①经济重心: 北宋 后期,已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 南宋 时期,南方经济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②农作物耕种: 水稻 成为南方最重要的粮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作物,棉花种植从广东、福建扩展到 长江 流域。南宋时 苏州 、 湖州 稻米产量占全国首位,故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③耕作技术:发明先进的新式的生产工具。能使田面平整,有利于水稻生长的 “耖” ;用于插秧,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的 “秧马” 。
想一想:经济重心的含义是什么 我国经济重心实现了怎样的转移
(1)经济重心是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
(2)我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南方手工业的发展
(1)纺织业:宋代丝织业发达,例如宋锦、云锦、蜀锦, 杭州 、 成都 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棉纺织 业成为宋代产棉区主要的农村副业。
(2)制瓷业: 宋代 是我国古代制瓷业最繁 ( http: / / www.21cnjy.com )荣的时期,如钧窑、 哥窑 、官窑、汝窑、 定窑 等名窑,昌南镇在 宋真宗 景德年间改名为 景德镇 ,成为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
(3)造船业:东南沿海的造船业十分发达, 泉州 的造船技术最为精良。
3.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兴盛
(1)商业繁荣:商业城市中最大的是 开封 和 杭州 。农村的 集市 也迅速发展。
(2)海外贸易兴盛:南宋时,广州、杭州、泉州等地设有 市舶司 ,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3)纸币出现
①原因:金属货币不足和流通不便。
②出现: 北宋 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南宋时流通于东南地区的纸币叫 会子 。
③影响:纸币的产生和发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分为几个阶段 最终在哪一时期完成 这些阶段的社会现状有什么相同之处
(1)分为三个阶段: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
(2)最终完成时期:南宋。
(3)相同之处: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农民的南迁为南方带来了生产技术、经验和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探究问题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第一种观点看到了南方经济发展对社会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忽视了人类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二种观点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但否定了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2)两种观点各有其合理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但都过于片面,没有全面反映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南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应该结合历史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而辩证的分析,才能得出客观而正确的结论。
【探究问题三】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从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学习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原因: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海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周边民族的兴起,迫使宋与中亚地区的陆路往来中断,必须通过海路与外国发展贸易关系;③指南针的应用,高度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④政府的鼓励政策。
(2)启示:①只有对外开放,对外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闭关锁国只会造成国家贫穷,民族落后;②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尊敬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顺趋势者存,逆趋势者亡;③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④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