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PART---
第十五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Click here to enter your text, change the color or size of the text. You can also format the appropriate text and adjust the line spacing of the text.
15.
课程标准
课标要求: 1.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
2.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十月革命的背景、经过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十大背景;
【唯物史观】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认识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认识到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客观规律,明确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原理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认识经济体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认识列宁主义的内涵及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历史解释】列宁主义、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内涵;
【家国情怀】感悟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和实事求是、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对中俄道路选择的比较学习,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坚信我们自己道路的选择和自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战爆发的原因;掌握一战爆发的相关史实;“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
教学难点:战后国际秩序的演变及影响
时空线索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1903年
列宁主义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
1914年
一战爆发
1917年
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 家诞生
1918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年
新经济政策
列宁时代(1917—1924年)
1922年
苏联成立
1924年
列宁逝世
1928年
1937年
工业化建设、农业集体化运动
斯大林时代(1924—1953年)
【一个主义】列宁主义
【一个模式】苏联模式
【两场革命】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两大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四大变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
直接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
沙皇专制到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到苏联模式
新课导入
为什么十月革命能够胜利?
一战期间,俄国沙皇强征1500多万壮丁入伍,占全国男劳力一半……到1917年,约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农田荒芜,企业倒闭,经济濒于崩溃。战争、破坏、饥荒造成的一切灾难全都压在劳动人民,压在工人阶级身上。1917年工人的实际工资,只有1913年的57.4%。莫斯科战时主要食品价格涨了8倍半,日用品涨了11倍。
——摘编自(苏)明茨主编《世界通史》
1914-1916年间俄国罢工情况统计表
时间 罢工次数 参加人数
1914.8-12月 68次 3.5万
1915 1000次 54万
1916 1507次 100万
工人斗争意识的提高
一战激化社会矛盾
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落后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政党的组织领导
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
十月革命胜利
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新制度的框架。——[美]约翰·里德著,《震撼世界的十天》
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概况俄国的经济现状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步入快车道。1891至1900年,俄国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8.5%,而同期德国为4.9%,美国为3.3%,英国为2.4%,法国为1.6%。
——摘编自《世纪悲歌》
19世纪末,俄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的4/5,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20世纪初,30万贵族占有700万俄亩土地,而1050万户农民占有土地7500俄亩,每户地主的土地是每户农民土地的333倍。
——摘编自南宫《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
矛盾
地区
民族
殖民地半殖民地
其他帝国主义国家
阶级
脆弱的资本主义
封建农奴制残余
复杂的社会矛盾
“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数据统计
国家 钢铁产量(百万吨) 排名 人均军费(美元) 排名 人均钢铁产量(吨) 排名
俄国 31 4 4 6 0.2 7
德国 155 2 13 3 2.3 2
英国 99 3 17 2 2.3 3
法国 20 6 11 4 0.6 4
农民
资产阶级
封建阶级
(沙皇、贵族、地主)
无产阶级
工人
本国
外国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一)背景:
1.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是仍然落后于西欧国家。
2.政治基础:社会矛盾尖锐,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同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等)。
3.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4.组织基础: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社会民主工党即苏联共产党的前身)
5.思想基础: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材料一 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沙皇俄国工业化发展迅速,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棉纺织品增长67%,生铁增长190%,煤炭增长131%,铁路由60年代的1000公里增加到90年代的32000公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史料二 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史料三 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多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的1/3)。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 1898年3月,彼得堡、莫斯科、基辅等地的斗争协会代表在明斯克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列宁因被流放没能出席这次大会。会议宣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五 1900年12月,列宁在国外创办了《火星报》,通过秘密方式运回国内,在工人群众中散发,它对于宜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火星报》为纽带,列宁将俄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团结到自己同围,为建立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一定时期的思想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
(二)形成:
1.工人协会:1895年,列宁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2.一大召开:1898年,在列宁催促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大召开
3.创办报刊:1900年初创办《火星报》
4.二大召开:1903年,俄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布鲁塞尔)
马尔托夫:孟什维克
列宁:布尔什维克
历史解释: 孟什维克意为少数派,反对把无产阶级专政原则列入党纲,反对建立有严格纪律和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在选举党的领导机构时,拥护列宁的一派占了多数,从而被称为布尔什维克,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资本主义最发达、无产阶级数量最多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实现,然后带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当然寄希望于英国、法国、德国等。——马克思《国家与革命》
我们这支队伍所以走在前面,不是由于我们程度高、素养好,而是俄国的特殊条件……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整个帝国主义链条中出现了薄弱环节,社会主义革命就可能首先在这里取得突破,因此一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是可能的。 ——列宁《列宁全集》
一国胜利论
不同点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社会主义革命应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革命也可以发生在不很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同时在多国发生 一国首先开始
相同点 建立政权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三)内容:
1.帝国主义理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对俄国的认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一国胜利理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暴力革命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四)意义/认识:
1.地位: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是在帝国主义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列宁主义。
2.创新: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获胜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3.武器: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时代特征
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一国胜利论
斗争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俄国革命具体实际
材料一 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是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而且是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革命。——马克思、恩格斯
材料二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列宁
综合归纳: 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1.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在适用于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斗争的新条件下,建立了不同于第二国际各国政党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2.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溃疡以及必然灭亡的条件,是对马克思主义划时代的贡献
3.“一国胜利”理论:在帝国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这是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
4.关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理论:正确分析了由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和策略,并且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问题
列宁主义即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俄国社会实际(帝国主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解释: 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一样,是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指导思 想的理论基础。因此,它常常和马克思主义一起合称为马克思列宁主 义。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背景:
1.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同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依然很落后。
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3.组织、思想: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和列宁主义的指导。
4.对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利,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二)过程:
1.二月革命:倒沙皇
(1)爆发:1917年3月,即俄历2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
(2)结果:推翻了沙皇统治,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达成协议,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自己则处于次要地位。(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影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彼得格勒街道上的士兵
彼得格勒游行
2.《四月提纲》:指方向
①指明方向:1917年4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四月提纲”),并亲自领导了组织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为革命指明了方向。(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3.七月流血:抛幻想
①结果:1917年7月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退出一战。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公开反对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过渡的幻想破灭,武装夺权成为唯一的选择!)
4.十月革命:现曙光
①占领冬宫: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②建立政权: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③意义:这次大会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工兵占领冬宫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问题思考: 二月革命跟十月革命有何不同?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主要阶级矛盾 资、无 VS 封建阶级 无无产阶级VS 资产阶级
民众的诉求 和平、土地、面包 和平、土地、面包
革命任务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力量 工人、士兵、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
组织性 自发,无指导纲领 以《四月提纲》为纲领
革命结果 结束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政权并存) 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特点 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
联系 二月革命是十月革命的基础,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发展和延伸
特点:
1.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的形式
2.革命道路:走以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
3.革命阶段: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阶段
4.理论角度: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首先夺得政权的学说
1917年4月
《四月提纲》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年7月
彼得格勒 武装起义
1917年11月
1917年3月
和平过渡
二月革命
暴力革命
七月事件
决定武装起义
(三)意义:
(1)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成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4)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综合探究: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理论由空想到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2.理论到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第一次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3.理想到现实: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4.一国到多国: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5.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苏联模式到南斯拉夫模式到中国模式
中国 越南 朝鲜 古巴 老挝
三、苏俄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17-1924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①政治:外国武力干涉和国内武装叛乱分子联合进攻
②经济:粮食严重短缺、经济极端困难
③思想:由于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不足。
2.目的:
①直接目的: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②根本目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问题思考: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材料一 1918年春夏,英、法、美、日等国(进入俄国)。协约国军队的干涉不仅侵犯了苏俄的主权,而且策动了苏俄国内的反布尔什维克和反苏维埃政府势力,在外国军队的支持和扶植下,反苏维埃政权的各种力量纷纷聚集起来,成立地方割据“政府”,并用武力向苏维埃政权发起进攻,由此开始了历时三年的国内战争。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苏维埃政权管辖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地区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苏维埃政权经受着严峻考验。——《大国崛起》
材料三 战时共产主义这一实践,又正恰巧与某种固有的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相吻合,于是许多人,包括列宁在内,都自觉不自觉地把它看作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捷径。 ——周尚文《苏联兴亡史》
3.内容:
①农业:余粮收集制(核心)
②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化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⑤管理: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⑥实质: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行政手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⑦特点:“战时”和“共产主义”
依靠军事、行政手段干预
单一的公有制否定私有制
计划经济否定市场和商品关系
按劳分配(平均主义)
统购统销
战时
共产主义
材料一 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的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因卢布迅速贬值,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借给国家。政府还派遣征粮队携带武器下乡征粮,连农民的部分口粮也被征走。余粮收集制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7340
10790
4.评价:
①积极:(对国家而言)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缓解了城市饥荒,打赢三年国内战争,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自然灾害-饥荒
连年战争(1914-1920)
农民暴动
工人罢工
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动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
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
——1920年苏俄民谣
材料一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材料三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4.评价:
②局限: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A.对人民而言: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存在许多弊端。如余量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B.幻想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
材料二 在1920年,苏俄农民中还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
在一个生产力并不十分发达的国家,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不切实际的。
它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的配给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1.背景: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②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失败
2.标志: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3.内容:
①农业: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核心),建立工农联盟
②工业: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租让制
③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4.实质:
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现在我们处于必须……要退到由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只有经过这条道路我们才能恢复经济生活。” ——列宁: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重心: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由单一的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由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问题探讨: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特点: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生产,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5.意义:
①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
②政治:稳定了政治形势,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理论:探索了一条正确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与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被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借鉴。
材料:实行新经济政策后,从1922年别1925年,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从856个増加到1786个,这些企业的工人人数从20400人増加到60500人。
知识拓展: 苏联的成立(1922——1991年)
苏联国旗、国徽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苏联地图(1940年)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1926年
总产值(亿卢布) 102.51 14.1 77.39 110.83
产值指数 100 13.8 75.5 108.1
问题思考: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
经济: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
政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俄乌冲突后,有资料称,这是“兄弟相争”,所谓“兄弟”是指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是一家,两国都是东斯拉夫人组成,俄乌两国有三百年的恩怨。
问题探讨: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演变中,你可以得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大国崛起》
1.说明:①新经济政策适合苏俄(联)国情;②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启示:①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②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时俱进,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进行改革;③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④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道路是坎坷的
问题思考: 请指出新经济政策各项措施的作用,归纳政策重心和特点?该政策的实质目的?
内容 新经济政策 1921-1928 新经济政策 1921-1928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
工业 企业国有化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自由贸易
分配 实物配给制、义务劳动 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特点/手段 行政手段,单一公有制,排斥市场、商品关系,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允许社会主义国家存在部分私有制,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生产力,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知识拓展: 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的表现
(1)帝国主义理论: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2)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几国内取得胜利,并提到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3)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找到了落后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4)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列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其精髓,其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5)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的领导者。
(6)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指出殖民地问题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组成部分。只有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才能推翻帝国主义。认为 被压迫民族可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问题思考: 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作了怎样的说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适应战争条件的特殊政策,它的“功劳”是有限度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市场和商业原则在 工业和农业之间建立正常的经济联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 变就是根据形势的变化纠正错误。
苏联史专家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1921—1927年称为“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剥夺年代”。文中“退却年代”“剥夺年代”分别指什么时期
“ 退却年代”是指新经济政策时期,“退却”是指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发展商品经济, 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剥夺年代”是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三)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1924-1991斯大林模式):
1.背景:1924年1月,列宁逝世;苏联开始斯大林领导时期(1924—1953年)
①经济:工业生产落后(发展生产力)
②军事: 西方资本主义的包围和封锁(加强国防)
③思想:斯大林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局限(思想)
2.确立过程:
(1)1925年联共十四大:提出工业化方针
(2)1927年联共十五大:农业集体化
(3)1936年:颁布宪法确立
(4)1928-1932、1933-1937:两个“五年计划”
3.目的:实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把苏联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措施: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加强国防以维护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和“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条件,但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材料一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张伯伦提出要“和共产国际做斗争”。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
材料二 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材料三 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时候,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某西方史学家的描述
材料四 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三)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1924-1991斯大林模式):
5.建设过程:
(1)社会主义工业化(1928-1937)
①1926-1928:改建、扩建、新建
②一五计划:1928-1932年优先发展重工业,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停止
③二五计划:1933-1937年工业强国,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④三五计划: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⑤作用:A.苏联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
B.奠定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卫国战争(1941-1945)胜利创造物质条件;
C.提高国际地位赢得国际声誉。
(2)农业集体化(1927)
①时间: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②内容: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农庄的首要义务是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国家交售规定数量的农产品。
③成就:A.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
B.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
④缺点:
A.为追求集体化速度,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违背了自愿的原则;
B.把农民的住宅、牲畜、家禽等收归公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
C.对富农实行过左的消灭政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D.忽视农业发展,对农民剥削过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业发展长期停滞,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自上而下地强行改变生产关系,实质上回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做法。斯大林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必要举措。在当前俄国的教科书中,把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称为“第二个农奴法”。)
知识拓展: 1932-1933大饥荒
集体化和高征购,造成了苏联历史上的第二次大饥荒。据俄国著名经济学家普罗科波维奇教授统计,1932-1933年苏联饥荒死亡人数约900万人。
“尸体把整个医院大院和棚屋堆得满满的,夜里开来火车装运,装满尸体的列车沉默的开到掩埋地…那里尸体象枕木一样堆成垛,沿铁路线摆开。”
历史纵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中描绘的是苏俄(联)哪一时期的社会画面 小说塑造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怎样的人物形象
社会画面: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形象: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 士,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
6.主要表现(特点) :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
(1)经济:①斯大林模式(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表现:A.生产资料公有制
B.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
C.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D.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
(2)政治:①斯大林模式(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②表现: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与法治)
(3)思想:①斯大林模式(体制):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
②表现:A.滋生个人崇拜
B.行政手段管理思想和学术
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
农业:农业集体化(集体农庄)
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知识拓展: 苏联与西方工业化道路比较
1.不同: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②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高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的;③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剥削阶级,所以没有阶级分化,而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阶级分化。
2.原因:①社会制度不同:苏联是社会主义制度,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制度;
②社会历史进程不同: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进程,苏联工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次试验;
③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工业化是在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薄弱、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进行的。
6.评价 :
(1)积极:①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大危机形成鲜明对比;
②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③为卫国战争(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2)消极:①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②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④后来体制僵化,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坡脚的巨人
材料一 人类社会自此有了两种现代化途径,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和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途径。沈宗武所著《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
材料二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
材料四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全球通史》
材料一 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 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徐天新《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 》
材料二 在列宁格勒生产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归纳总结: 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背景 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联合进攻,形势危急 内战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经济和政治危机 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战争威胁,国内落后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
时间 1917-1921 1921-1928 1925-1991
目的 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解决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 增强国防,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高国际地位
措施 余粮征集制 粮食税;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资 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评价 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生产关系改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要在改革发展中自我完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
课堂小结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
列宁主义的形成
十月革命的胜利
条件、形成
内容、意义
背景
过程
意义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
课堂演练
1.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 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2.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俄国皇家瓷器厂收归国有。该厂在1901年烧制的瓷盘正面加绘红色的工厂、举着锤子的工人图案,在瓷盘背面加绘镰刀锤子的标记,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上述做法反映苏俄( )
A.输出了革命文化 B.政治对现实的妥协
C.打破了外交孤立 D.艺术与经济的兼顾
B
B
3.下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
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
4.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
C.完善新经济政策 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
B
A
时间 拖拉机数量(万台) 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
1928年 2.7 1.7
1932年 14.8 61.5
1937年 56.1 93.0
5.(2023·广东)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变化( )
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 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
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
6.(2022·全国乙卷)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 )
A.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B.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胁
C.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D.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
C
C
7.(2022·江苏)下图海报描绘的是1919年苏俄工人自愿发起的星期六义务劳动。这一活动被列宁称为“伟大的创举”。该创举体现了( )
A.工业化生产蓬勃开展 B.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
C.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 D.工农对国家的认同加强
8.(2022·湖南)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