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作业课件(打包7套)(共13+11+18+10+10+13+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作业课件(打包7套)(共13+11+18+10+10+13+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6 19:43:36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第四单元
13 短文两篇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聪颖.(yǐng) 狡黠.(xié)
傅.彩(fù) 狂妄自大
B.诘.难(jié) 咀嚼.(jiáo)
味同嚼.蜡(jué) 寻章摘句
C.滞.碍(chì) 阐 .证(chǎn)
幽.居(yōu) 文彩藻饰
D
D.轻鄙.(bǐ) 粗糙.(cāo)
吹毛求疵.(cī) 诸如此类
1
2
3
4
5
6
7
8
9
点拨:A项“黠”应读xiá;B项“咀嚼”的“嚼”应读jué,“味同嚼蜡”的“嚼”应读jiáo;C项“滞”应读zhì,“文彩藻饰”应写为“文采藻饰”。
1
2
3
4
5
6
7
8
9
Ⅱ拓展阅读[2023·淮安调研][立德树人·学会阅读]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57-58页第5-8题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案: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 
1
2
3
4
5
6
7
8
9
6.请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第④段画线句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
2
3
4
5
6
7
8
9
【变式问·不同问法相同答案】第④段写苏轼读陶渊明诗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答案:参考第6题。 
7.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3分)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示例:第②段。因为这段文字阐述了读者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与第②段所阐述的阅读中的“入”是读者通过文字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 
1
2
3
4
5
6
7
8
9
8.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
答案:示例: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阐释什么是“入”,再以朱熹的话和苏轼读陶渊明《饮酒》(其五)的体会论述“入”在阅读中的意义;接着阐释什么是“出”,再以哲学家叔本华的主张和鲁迅对进化论看法变化的事例论述“出”在阅读中的意义;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 
1
2
3
4
5
6
7
8
9
9.【跨学科综合】学校以“对称·雅致”为主题布置学校文化
区,请你参与。
(1)同学们要装饰通达馆的四道双开门(见下图)。依据整体规
划和门上小篆字体特点判断,以下哪个选项中的篆体汉字
最适合印在第④道门上( A )
A
1
2
3
4
5
6
7
8
9
(3)【中考趋势】长廊入口要设置游览引导牌。请根据示意
图,联系以上内容,撰写校园文化区简介。要求:抓住
文化区特征,条理清晰;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
点,规范运用语言;100字左右。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示例:文化区共占地225平方米,以“对称·雅致”为主题布置。入口右侧为“三顾书吧”,四面绿树环合,环境优雅;左边是“通达馆”,是学校社团活动室。通达馆有四道双开门,四道门上分别印有小篆汉字“同”“行”“同”“乐”,尽显对称之美。长廊尽头是“梅园”和“文化石”,是师生休闲怡情的好去处。 
1
2
3
4
5
6
7
8
9(共11张PPT)
第四单元
14 山水画的意境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用渺小的行人衬托高     (竣 峻)无比的山岭,让画面更富有生活气息。《诗画中国》节目以画中的行旅者视角.切入,打造了一个可容真人“进入”的山水空间,使观众沉浸式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磅.礴之气。不少网友感慨:“我真的看到了千年前范宽眼中的世界!”节目更引发了大众对“     (至 置)身千年前的中国山水画是何体验”话题的讨论。
1
2
3
4
5
6
7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视角.( jiǎo )
磅.( pánɡ )礴
(2)为语段中的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字。
高  峻         置  身
jiǎo
pánɡ 


1
2
3
4
5
6
7
3.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C )
A.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舞者以独步、静待、垂思等舞蹈语汇将《千里江山图》这一经典传奇。
解说:这个句子成分残缺,可在“这一经典传奇”后添加“娓娓道来”一词。
B.意义非凡 拼搏奋斗 沉着应对 遨游太空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们亲历了历史大事”。
1
2
3
4
5
6
7
D.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化自信作出重要论述。“如果没有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现在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运用有错误。
点拨:C项句子的主干是:我们亲历了大事。因此C项解说不正确。
1
2
3
4
5
6
7
【答案】C
7.[2023·晋中一模改编]学校开展了“探寻传统文化·感受
文化的灵动与唯美”主题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
【活动一:国潮出圈】
1
2
3
4
5
6
7
(1)观察图一和图二,想象以舞蹈演绎的“江山”图景,补全
下面材料的空缺处。
  
飞泻而下的瀑布
一座座山峰迎面而来
舞者双袖下垂,像是山中沟壑纵横的纹理,也可以想象成山间  飞泻而下的瀑布  。当舞者们集体慢慢转身时,我们仿佛看到  一座座山峰迎面而来  。她们缓慢出脚,重心下移,仿佛山峦在动。舞者们呈现不同造型和体态变化,是在模拟层峦叠嶂。
1
2
3
4
5
6
7
【活动二:擂台比武展风采】
(2)校团委要通知各班团支书参与筹备会,动员同学们积极参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之星选拔赛”,请帮忙改正通
知中的错误。
1
2
3
4
5
6
7
①通知中有一处内容表述不准确,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②通知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将“各位同学”
改为“各班团支书”。 
答案:将“不得不”
改为“不得”。 
【活动三:活动采访我能行】
(3)校报要对此次活动进行专题报道,请你以校报小记者的身
份,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提两个问题。
答案:示例: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 
你对哪个环节印象深刻? 
1
2
3
4
5
6
7(共18张PPT)
第四单元
15 无言之美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宋韵文化的重要内涵是雅俗共赏。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都可谓宋韵的典范之作。王希孟、黄公望笔下的山水间蕴含着楼阁、渔船,蕴含着一个时代的审美典范。这种典范被演绎为创意音舞节目《只此青绿》和《忆江南》。这为今人理解古人、追慕古人搭建了崭新的途径。在节目中,绿水青山化为曼妙的舞者,      ;      ,      。
1
2
3
4
5
6
7
8
这种文艺范不离世俗味,又超越了世俗味。平淡间有无限深情,日常生活中蕴藏人生真趣,令人赞不绝口(  )这就是宋韵的文艺范。
1
2
3
4
5
6
7
8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答案:示例:这为今人理解古人、追慕古人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1
2
3
4
5
6
7
8
Ⅱ拓展阅读[2023·苏州三模]
[立德树人·创意性表达]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62-64页第4-7题
1
2
3
4
5
6
7
8
4.你赞同文中画线句的说法吗?结合该段内容谈谈你的理
由。(4分)
答案:赞同。关羽斩华雄归来时可以说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其声惊天动地,“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让人们去想象关羽和华雄的交战过程,从侧面烘托了关羽的英勇善战、武艺高强。 
1
2
3
4
5
6
7
8
5.小立和小达两位同学读完这篇文章后,对文章题目产生了
争议:小立同学认为这个题目不好,要重新命名;小达同
学认为这个题目很好,不需要更改。你支持哪位同学?说
说你的理由。(5分)
1
2
3
4
5
6
7
8
答案:示例:我支持小达。理由:《陌上桑》通过对路上行人及农田里耕种的人们见了罗敷后,为之失态、为之倾倒的描写,把罗敷的美丽、可爱渲染到了极致。《捉白》通过表现沿街众人为白娘娘的美貌所吸引以致魂不守舍,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塑造了白娘娘光彩照人的形象。二者共同之处在于运用了“烘云托月”法,而本文重点讲这种手法,所以我支持小达。 
1
2
3
4
5
6
7
8
6.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这一点”的具体
内容,并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作者的说法是否合理。(5分)
1
2
3
4
5
6
7
8
答案:“这一点”指:要想成功,方法是不能不讲究的。示例:天坛的圜丘周围筑了两圈低矮的围墙,当人们踏着石级,一步一步往上面走去,墙就显得越来越低,倘逢着好天,只见晴空万里,白云飘浮,真有一种如上琼楼、如登天梯的感觉。这样的设计,使原本面积很小、建筑也并不高大的圜丘,因此显得空旷和高峻。由此可知作者的说法是合理的。 
1
2
3
4
5
6
7
8
7.请从你读过的诗文中,再举出一个成功运用“烘云托月”
手法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示例: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清泉石上流”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1
2
3
4
5
6
7
8
8.[2023·安阳滑县二模]日渐崛起的中国动画吸引了
同学们的目光。班级围绕中国动画开展语文实践活
动,请你参与。
(1)小邹同学特别喜欢《中国奇谭》这部动画片,搜集了
以下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这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用一句话总结。
1
2
3
4
5
6
7
8
材料一:《中国奇谭》由八个独立故事组成,观众、媒体和专家纷纷评价该片“是对中国动画学派的深情回望和大胆创新”“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和中华美学精神的同时,彰显创新求变的时代精神”,让人们对国产动画的未来产生了更多期待。
1
2
3
4
5
6
7
8
材料二:《中国奇谭》中的《小妖怪的夏天》脱胎于国人熟悉的文学经典《西游记》,《鹅鹅鹅》改编自传统志怪小说《阳羡书生》的故事,《玉兔》《飞鸟与鱼》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或民间传说中的概念,还有《林林》《小满》《小卖部》等,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构思选材。
1
2
3
4
5
6
7
8
材料三:《中国奇谭》创作者抓住了中国动画学派的精髓,将可见的景观、人物、动作与不可见的思想文化深度、复杂情感变化浓缩于创作中,传达乡土眷恋、科技幻想、生命母题等内容,体现中国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对生活的深层探索。
答案:示例:《中国奇谭》是中国动画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1
2
3
4
5
6
7
8
(2)【创新题·新设问】此次活动引发了同学们对“中国动画
如何做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走出一条更具东方美学的
动画道路”的热议。请从以下两组中任选一组,谈谈你
对这一问题的思考。80字左右。
1
2
3
4
5
6
7
8
答案:示例:我选第①组。水墨是中国人的一种审美情怀,是传统美学系统里极具代表性的符号。在进行动画制作的时候,可以参考水墨的气韵和流动感,使画面设计更加淡雅,更符合传统美学的意境。 
1
2
3
4
5
6
7
8(共10张PPT)
第四单元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像这样驱遣.( qiǎn )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kuàng( 旷 )远、荒凉、静寂,使人怅.( chàng )然凝望。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wǎn( 宛 )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一种愉快。
qiǎn
旷 
chàng 
宛 
1
2
3
4
5
6
2.[2023·重庆B中考改编]学校开展“我的读写时光”主题
活动,小文写了一段读书心得,请帮他完成下列任务。
  
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锤炼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尤其是近代以来,在民族危亡的严重时刻,铁骨铮铮的中国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国民党白色恐怖肆虐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坚贞不屈的气节,诠释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当美帝国主义在中朝边境武力挑衅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震耳欲聋的战歌,越过关山险隘,打破了美国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
1
2
3
4
5
6
  如今,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可阻挡,但道阻且长,②更应该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③我们正处在一个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时候,④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披荆斩棘,走向胜利。
  我们应该明白: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
1
2
3
4
5
6
小语:语段画横线处词语搭配不当,你能帮我改正吗?
你:可以。应该把“  严重  ”改成“  严峻  ”。
小语:语段□处应填入什么标点符号?我有点儿没把握,你能帮我填一下吗?
你:语段中第一处□应填“  ;  ”,第二处□应填“  ;  ”。
严重
严峻


(1)【真实任务情景】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1
2
3
4
5
6
小语:你知道“惊涛骇浪”“伟大复兴”这两个短语的结构类型是什么吗?
你:它们分别是  并列  短语和  偏正  短语。
并列
偏正
1
2
3
4
5
6
(3)【创新题·新考法】小语想写一个句子放在末段的横线
处,请帮他完成。要求:运用“……不是……而是……
因为……”的句式,前后文语意要连贯。(不超过80字)
答案:示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某一个群体的使命,而是每一个国人的共同责任,因为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1
2
3
4
5
6
4.第⑤自然段画线句“而这,正是文学之所长”中“这”指
代的是什么?(2分)
5.文章第②自然段写清溪村巨大变化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案:必须“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 
答案:说明“文学能够赋能振兴乡村”这一道理,也为下文论述文学能振兴乡村,令产业兴旺做铺垫。 
1
2
3
4
5
6
  首先,从清溪村巨变这一现象谈起,引出“文学在乡村振兴中有何作为”这一话题;接着,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应当伴随着文化的繁荣”  ;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文学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最后,(2)  总结全文,发出号召:新时代文学工作者承担着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承担着为“三农”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为乡村振兴注入巨大能量的重任。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应当伴随着文化的繁
荣”
总结全文,发出号召:新时代文
学工作者承担着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
命,承担着为“三农”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为乡村振兴注入
巨大能量的重任
6.根据提示,在(1)(2)处补全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1
2
3
4
5
6(共10张PPT)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 辩 论
开学报到时,不少学校和老师做足了功课,“红毯拱门,气球礼物,新课本整整齐齐系上彩带”“合影板,红包墙,再抽个盲盒,许下新学期愿望”……朋友圈晒出的开学照片,让网友大呼羡慕的同时,也引发热议:如此“花式开学”,是否值得提倡?
  九年级(2)班的同学就这个话题展开辩论,正方认为“花式开学值得提倡”,反方认为“花式开学不值得提倡”,请你依据下面的材料站在正方立场写一段辩论词。
1.
1
2
材料一:学期制度普及以来,寒暑假生活的闲散,与开学生活的紧张,形成了反差,让部分“慢热”或是缺乏准备的孩子产生焦虑情绪,而各类仪式感满满的“花式开学”活动恰恰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帮助学生们快速收心,更好地适应新学期、新课程、新生活。
1
2
材料二:在古代,学童在上学第一天,也要举行开学仪式。第一步为“正衣冠”,由先生依次为学童们整理好衣冠。第二步为“入学堂”。第三步为“拜师礼”,先拜孔子先师,再拜先生,之后是学童间互相鞠躬。第四步为“净手”。最后一步为“朱砂启智”,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童眉心处点上红点,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这种仪式,开启了孩子的漫漫求知路,也有利于传承尊师明德的风气。
1
2
材料三:老师们精心设计巧妙生动、富有新意的“花式开学仪式”,在看到孩子们笑脸的刹那,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体会到为人师者的骄傲与幸福。这样的深爱与责任,能帮助老师们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激励孩子们健康成长。
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思路清晰。②150—200字。
1
2
答案:示例:我方认为花式开学值得提倡。首先,开学仪式古而有之,其内在价值值得推崇。这种仪式开启了学生的求知路,有利于传承尊师明德的风气。其次,“花式开学”也有其现实意义。对学生而言,“花式开学”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开学焦虑,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学期、新课程、新生活。对老师而言,“花式开学”是深爱与责任的体现,能帮助老师们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激励孩子们健康成长。 
1
2
2.当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人们渴望被关注、被需求、被肯定,“夸夸群”应运而生。在“夸夸群”内,被人夸奖是家常便饭。无论小事、蠢事还是倒霉事,在群里都可得到多角度、全方位的夸奖。你认为“夸夸群”的存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简练;不少于70字。
1
2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弊大于利。“夸夸群”虽受到追捧,但同时也有它的缺陷。被夸之后,现实中的难题和烦恼依然存在,且感受过几次“夸夸”之后,也就不新鲜了。夸赞虽多有创意,却难以做到直击要害。 
示例二:我认为利大于弊。“夸夸群”的功能就是“互相夸奖”。无论是做了什么事,在群里都可得到多角度夸奖,满足了年轻人的情感需求。生活处处有压力,“夸夸群”的存在让人重拾信心,敢于直面挫折。 
1
2(共19张PPT)
第四单元
单元写作 修改润色
1.明白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2.掌握修改作文的步骤、技巧。
3.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如何修改润色呢?
第一点:题文一致。修改润色文章时,要从“言”和“意”两方面进行,要注意使修改润色后的文章符合习作要求,题目要贴合文章的“意”。
第二点:高远立意。仔细阅读,着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如果发现文章内容肤浅,观点牵强,就要从“意”上做出修改。
第三点:巧妙选材。在修改润色文章时,一定要针对材料进行仔细的研读和分析,在原文的基础上,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
第四点:谋篇布局。修改润色文章时,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调整叙述顺序、结构等。如为了增加趣味性、突出重点,把顺叙改为倒叙。又如写景,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还可以从远近、上下、左右等不同角度进行描写。
第五点:开头结尾。文章的开头结尾至关重要,因此在修改润色文章时,要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是否能起到吸引读者、点明中心等作用。
例文引路
母爱,心底涓涓流淌的小河①
  沧桑几许,人生几何?在关于爱的抉择中,我选择了人间大爱,它高于山,浓于血。它就是——母爱!② 
                              ——题记
既点明文章中
心,又富有动感。

“它就是——母爱!”
是后补充的,明确了
文章的中心。

【旁批】
“它就是——母爱!”是后补充的,明确了文章的中心。
  也许,我最爱的亲人还未确定,但爱我的人却呵护了我好多年。蓦然回首,我已在人生之路上跋涉了十六载,许多往事已模糊得如烟如缕,唯有零星的碎片在我的记忆中闪光。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诗,道尽了母爱的伟大。生活中,我也感受到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朴实而又深邃的爱,那就是母爱。不信?你瞧!③
【旁批】
表意更清晰,语言更活
泼、亲切,自然过渡到
下文。

  忘不了那个大雪纷纷、北风怒吼的不寻常的日子。那样的天气,让我的心里泛起了丝丝凉意,伴着公鸡的“喔喔”声,我早早起了床,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因为这一天是我十六岁的生日呀!此时我的激动之情,赶走了所有的寒冷。④
【旁批】
增加了环境描写,
用环境描写衬托心
情,表达效果更好。

于是,我等待着奇迹的发生,等待着妈妈、朋友们的祝福和精美的礼物。盼望着,盼望着,终于朋友们都来了,带着我所期盼的东西而至。可我期待着的妈妈的祝福怎么还不出现?
等朋友们走了,我才从弟弟口中得知,母亲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一大早就去集市上卖鱼了。唉!难道她真的无动于衷吗?⑤我真的想不明白,难道这一切的一切比女儿的生日还重要吗?我不止一次地在心里问自己。
增加了环境描写,用环境描写衬托心情,表达效果更好。
⑤相较原文,把“父母”改成“母亲”,“他们”改成“她”,更具体。
相较原文,把“父
母”改成“母亲”,
“他们”改成
“她”,更具体。
【旁批】
  心中的怨气和悲哀使我的眼泪不住地落下,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在睡梦中我见到了妈妈的礼物。不知过了多久,醒来的时候,我竟发现,我的书桌上放着一张很大的画,画上画的是一匹在广阔的草原上飞奔的骏马,旁边还有一张小小的纸条,好奇心驱使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看到纸条上的字,我顿时愣住了:
  女儿:
    妈妈知道今天是你的生日,特意送你一张画,希望你能像骏马一样奔驰,闯出一番事业!
  这样一张纸条,简简单单的几行字,无不诉说着母亲对我的爱,泪水顿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此时,屋子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我静静地品味着无言的母爱,眼前出现了我在母亲的怀里撒娇的一幕幕……我禁不住想呼唤,向全世界的儿女们呼唤!⑥
补充上“我禁不住
想呼唤,向全世界
的儿女们呼唤”,

感更加强烈。
⑥补充
【旁批】
  母爱是一朵艳丽的花,它散发出宜人的芳香;母爱似一股流淌的清泉,它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田。母爱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母爱是灯,照亮你夜行的路;母爱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我多想扬起双手,面向蔚蓝的天空,高呼:“母爱永远在我心中流淌!”⑦
【旁批】
结尾处升华感情,
并与题目相照应,
体现了文章的情感美
和结构美。

名师点评:主题:作者在题记中高度赞美了母爱的伟大,而且全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选材:文中选取了一个特别的日子,一件特别的事,道出了母亲对儿女不平凡的爱。语言: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感情真挚。
主题:作者在题记中高度赞美了母爱的伟大,而
且全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选材:文中选取了一个特别
的日子,一件特别的事,道出了母亲对儿女不平凡的爱。语
言: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感情真挚。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已竭尽全力。
材料二:人生中有些事情你不竭尽全力去完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出色。
材料三: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共有三则材料,像这样的作文题,要分别研读材料,找出关键词句,然后再看材料的共同
点。第一则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成功”“竭尽全力”;第二则材料中的关键词是“竭尽全力”“出色”;第三则材料中的关键句是“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其实也是“竭尽全力”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三则材料都是在谈做事要“竭尽全力”,心无旁骛,这样才可能成功。本次习作要求写成议论文,注意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可以采用多种论证方法,如列举名人事例、引用名言、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等,尽量做到论证层次清晰。 例文略。(共13张PPT)
第四单元
中考热门题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3·江苏沭阳联考改编]在观看兔年春晚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后,文文和雅雅感受到了春晚背后的价值追求,于是查找了相关资料,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任务。
  材料一:从秋日的“朱柿”里发现吉庆的红,从雨过“天青”处采得清雅的蓝,从清晨天光中寻得“东方既白”……在2023年央视春晚上,展现传统色彩之美的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惊艳众人。
  《满庭芳·国色》以舞为语、以曲为韵,形成寻色、舞色、唱色等三个段落。本节目的曲作者说:“我始终认为,技巧和手段要服务于表达,这次依然是在创作技巧与动人旋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来达到用音乐传递中国情感、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用音乐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材料二:2023年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技术创新应用上再次突破,实现多个“首次”:首次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8K超高清摄像机参与春晚摄制,利用总台首创的智能伴随技术实现高清/4K/8K版春晚同步制作;首次采用三维菁彩声制作春晚音频信号,最大限度还原春晚现场的音效,打造身临其境的效果;总台牵头研发的VR三维影像绘制技术也首次在春晚舞台上亮相,观众可实时欣赏到VR画师绘制三维影像的过程。
  材料三:兔年央视春晚的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凭借耐人寻味之美霸榜热搜、刷屏网络。“中华颜色一眼万年,惊艳岁月。”大众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的钟爱,从网友们的真情留言中可窥见一二。
  气韵雅致的中国古色远不止于色彩,更承载着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审美基因和经典智慧。随《满庭芳·国色》“出圈”的大美中国色,点燃的不仅是时下的“色彩新潮流”,更有由悠远、深厚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作为有力支撑的文化自信。
  中国色的“出圈”,其实有迹可循,《满庭芳·国色》只是一次爆点。流行歌曲《青花瓷》里的一句“天青色等烟雨”,令多少人醉心于如诗如画又神秘非常的“天青色”。在全国多地巡演上百场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用千古名画《千里江山图》中那抹独特的青绿色,唤醒了中国人的审美体验。
  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正在到来。一方面,一批高质量影视文艺作品、文博艺术展览塑造了以国色为基调的安宁典雅、内涵丰厚的审美,释放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身处快时代,越来越多善于内省的人们由衷感知到,历经岁月积淀的才是高级的,直入人心的。
2.《满庭芳·国色》中每一种色彩都是从天地万物中衍生而
来,传达出东方审美的意趣。请你参考示例,任选一种
色彩进行内蕴的解读。(3分)
示例:桃红:桃红是桃花的颜色,娇俏可爱,一如女子的容颜,有时含羞带怯,有时明艳鲜活,镌刻着人生中最为美好的一段时光。
答案:示例:月白:月白是月亮的颜色,朴素淡雅,一如君子的谈吐,有时儒雅温和,有时灵敏机变,记录着生活中最有哲理的一种智慧。 
1
2
3
4
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表达的内容。(2分)
答案:兔年春晚体现了科技创新。 
1
2
3
4
4.[思维能力]文文在媒体上看到这样一个观点:“《满庭
芳·国色》引发的中国色‘出圈’并没有什么生命力,很
快就会被淘汰。”请你结合材料三反驳他的观点。(6分)
1
2
3
4
答案:示例:中国色“出圈”,显示了大众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的钟爱,中国古色承载着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审美基因和经典智慧。《满庭芳·国色》只是一次爆点,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正在到来,越来越多善于内省的人们由衷感知到,历经岁月积淀的才是高级的,直入人心的。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