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单元复习
1.通过学习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压迫使民族工业举步维艰,认识到没有政治的独立,就没有民族工业的独立发展。
2.认识到中外联系日益增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教育、社会生活方面)的进程。
3.重点:近代化的含义;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1.近代工业的发展
时期 发展概况 特点
19 世纪 六七十 年代 产生 曲折 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初步发展
一战 期间 进一步发展( “黄金时代” )
南京国民政府 前期 较大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 受到 毁灭性打击
抗战胜利后 陷入窘境
想一想:20世纪20年代以后,民族工业逐渐萎缩的原因是什么
20世纪20年代以后,外商势力卷土重来,对民族工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了民族工业逐渐萎缩。
2.社会生活的变化
(1)列举近代中国文化生活变迁的事例及影响。
符合题意即可。提示:如19世纪70年代电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出现,影响: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于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影响:近代出版业的出现,广泛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文化,也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等。
(2)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革有哪些促进作用
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还有废跪拜礼、禁止妇女缠足等,从而促进了社会向民主平等的方向发展。
3.近代科技
①詹天佑主持修建 京张 铁路。
② 冯如 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
③侯德榜发明 联合制碱法 ( 侯氏制碱法 )。
4.近代教育
(1)维新变法期间, 京师大学堂 正式开学,这是中国当时的最高学府。
(2)1905年废除 科举 制度。
5.近代思想
(1) 魏源 是鸦片战争期间的进步思想家。他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2)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 启蒙 思想家。他译述了《天演论》,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进化论观点。
6.文学艺术
(1)音乐: 聂耳 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 《黄河大合唱》 。
(2)绘画:徐悲鸿擅长油画和中国画,尤精 素描 ; 齐白石 花鸟虫鱼写意画; 张大千 山水画上有突出成就。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中国古代教育发达,这种发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建立在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儒家教育体系之上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请填写下表,归纳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朝代 内容
隋朝 隋炀帝 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唐朝 完善科举制度
明朝 实行 八股取士
清朝 1905 年废除科举制度(原因: 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
【探究问题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之前 清末民初
日常生活 主要的娱乐是看戏 照相、电影的传入和流行
发式 清入关后男子留有长辫 剪辫
人际称谓 老爷、大人 先生、君
服饰 长袍、马褂、旗装 西服、中山装、高领服装
材料二 “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爱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其反映的是什么现象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发生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西方文明成果的传入。
(3)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剪辫令,这是为什么
清朝特有的辫子,是满族贵族占统治地位的象征,是残酷的民族压迫的标志,辛亥革命后颁布剪辫令,让人们剪去大辫子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的新国民。
(4)孙中山对材料二现象的认识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怎样对待这种现象的。
孙中山认为清朝官场称人为“大人、老爷”玷污了共和政体;革除旧的官场称呼,改称职务,民间互称“先生”“君”。
*【探究问题三】结合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归纳中国近代化(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自由平等化和社会生活西方化)的概况。
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政治民主化: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思想自由平等化: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大力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的资产阶级思想。
社会生活西方化:鸦片战争后,中外联系日益增多,西方工业文明和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人们的社会生活开始了西方化。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