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4 年高三高考押题预测卷 02历史试题(上海专用)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印章中见历史(26 分)
某校集邮协会组织校内邮展。他们计划以中国邮政 2022 年 8 月发行的《中国篆刻》邮票作为展示框素
材,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邮票 A: 秦 · 宜阳津印 邮票 B: 唐 · 中书省之印 邮票 C: 战国燕 · 外司炉鍴 邮票 D: 汉 · 朔宁王太后玺
铜印,秦代管理宜阳 县渡口官员的官印。 印文小篆。宜阳,旧 韩地名,秦时设县 铜高鼻纽印,为唐代?官 印。印文笔画以铜条弯曲 焊接成。印背刻楷书“ 中书 省之印” 铜鼻纽印, 因印面“炉”字 与货币文字相同, 推测为 铸币官之官印。印文为燕 古文字 金质龟纽印,为反王莽义军 首领之一隗嚣(朔宁王)为 母亲镌刻。印文兼小篆和隶 书特点
1. 若以邮票中的印章出现先后布置展览框,以上邮票排序应为: (涂写字母)(4 分)
排序 1:邮票 →排序 2:邮票 →排序 3:邮票 →排序 4:邮票
2. 请根据邮票及说明,结合所学,解答以下历史问题: (6 分)
(1)“宜阳津印” 除能反映秦代印章制度外,还能体现当时: (选三项)
A.行政区划演变 B.航运交通发展 C.统一文字政策 D.三公九卿设立
(2)根据所学知识, “ 中书省之印”说明中的“ ?”处应是: (单选)
A.草拟诏令的部门 B.审核诏令的部门 C.执行诏令的部门 D.管理赋税的部门
(3)专家推测“外司炉鍴”为铸币官之官印,其研究方法是: (单选)
A.参考名家史论 B.借助史料互证 C.利用科技手段 D.查阅官方档案
(4)汉代礼制,只有王、列侯、太子、丞相、大将军方可使用金质龟纽印。隗嚣未受汉朝廷册封,却僭用
龟纽金印,说明当时的时代特征是: (单选)
A.王纲解钮 B.三国鼎立 C. 民族交融 D.边疆危机
3. 邮票设计者将印章、印蜕(印章钤印在纸上的图样)、印面共同呈现在方寸之间。其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印
章的各部分特征,展现更多历史信息。请根据以上材料完善下列填空。(6 分)
印章特征:印章有金印、铜印等不同材质→历史信息:反映各时代(1)的不同。
印章特征:印章有镌刻、焊接等不同(2)→历史信息:反映各时代手工业水平、技术的不同。
印章特征:印章有(3)→历史信息:历代印章、印玺设计规范或礼制规定的不同。
4. 如果邮政部门增加一枚邮票,选用教科书中《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 印》作为素材
(如下图),对于反映中国唐代以前历史发展的整体面貌,具有怎样的补充意义?(6 分)
驼钮金印。呈现典型的晋代官印文字风格。魏晋时期颁 少数民族官印大致有几个特点:一是首字多有“魏”或“晋” 字,以表明至高无上的权威;二是官印中多有族名;三 是赐给归附投降的少数民族首领多有“ 归义”字样;四是 印钮多为驼钮。
5. 2009 年,中国篆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网中对于“ 中
国篆刻”有如下介绍:
篆刻艺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印章最初被用作签名或权威的标志,但后来被所有社会阶层和亚洲 大部分地区使用。 ……非常多样的图案是艺术家想象力和文化的结晶。作为书法和绘画的工具,印章本身 就是一件艺术品。它表达了整个(中华)文化对人类和自然的看法。今天,印章继续用于官方文件和私人
信件。尽管了解复杂文字的人越来越少,但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仍在练习篆刻艺术。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中国篆刻能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4 分)
2. 体育运动中的历史审视。(24 分 )
历史无处不在,审视体育运动自身的发展,可以感悟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
某体育学院为增进学生对于体育的了解,开设了体育历史文化选修课,探索各个体育运动项目历史中
的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课程一:《竞技体育的源头》
早在古希腊时期,运动比赛中的成功就可以为运动员商业或政治生涯铺平道路。罗马作家卢锡安写道: “奥林匹亚的大型祭祀庆典即将举行。希罗多德认识到这正是他在寻找的机遇, 因此他前往奥林匹亚, 在那
里宙斯神庙的后殿诵读自己的作品 … …”
(1)希罗多德在奥利匹亚最有可能诵读自己的作品是( )(2 分)
A.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B. 《吉尔伽美什》
C. 《历史》 D. 《伊戈尔远征记》
随着希腊并入罗马帝国的版图,罗马皇帝们试图把希腊的竞技比赛也拿过来。左图是古罗马时期艺术
家雕刻的大理石复制品,原作为希腊艺术家米隆于公元前 5 世纪中叶创作的青铜雕塑《掷铁饼者》。
(2)下图作 为史料,可以用来直接证明( )(2 分)
A. 古罗马人的雕刻技艺 B. 铁饼运动的起源
C. 古希腊人的宗教观念 D. 古罗马人的体质
课程二: 《近代体育运动的发展》
下图为 1789 年画家雅克 · 路易 · 大卫创作的《网球场宣言》。该网球场位于近代最著名的体育馆集中地凡 尔赛,也是人们喜欢聚会的地方。历史上,三级会议中第三等级代表曾在此宣誓,这一事件促成了①的爆
发。
(3)补充课程①所缺内容: (2 分)
工业革命以前,英国普通民众在乡村或城镇开阔街头上演足球、板球、斗狗等冲撞激烈的运动,这些 传统体育比赛充满混乱与无序, 被称为“残暴的娱乐”。上层阶级则因其财富和权力关系, 租借场地, 用来进
行网球、赛马、钓鱼等活动。
1863 年 12 家俱乐部在伦敦成立了英国足球协会,制定了统一的规则来规范足球运动。 1888 年足球联 盟成立, 确立了职业足球比赛的合法地位。截止到 19 世纪末, 随着英国经济扩张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大
多数中等以上城市都建设了各种体育场馆。 19 世纪,随着铁路的修建,人们的出行、物资的大规模流动更
加方便,广大工人对体育运动的参与也打破了英国中上层社会的垄断。
(4)根据材料,概括英国体育运动发生的转变。这些转变与哪些因素有关?(6 分)
课程三: 《奥运会与现代体育运动》
1896 年首届现代奥运会只有 13 个国家的 311 名运动员参加, 其中希腊运动员 230 人, 并且亚非拉古老 文明的运动项目普遍排除在外。迄今为止的奥运比赛项目主要是西方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但也在坚持不断
吸收不同文化来源的运动,如美国的篮球、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等。
1972 年在德国举办奥运会期间, 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袭击奥运村, 造成 11 名以色列运动员死亡, 史称“慕 尼黑惨案” 。1980 年,为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发起抵制莫斯科奥运会。 1984 年,为报复美国,苏联
发起抵制了洛杉矶奥运会。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名词, 极限运动、趣运动以及焦点问题“ 电子竞技是不是体育” 的讨论。这些新潮运动的特征是风格化、速度化、技艺化,追求新极限和冒险以及综合体验,最重要的是
这些新潮运动能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摘自【德】沃尔夫冈 · 贝林格《运动通史》 (5)综合上述内容,从影响体育运动因素的视角,谈谈你对“ 审视体育运动的发展,可以感悟人类历史发
展” 的理解。(12 分)
3. 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24 分)
外交是内政的外延,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
材料一:19 世纪 70 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
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 ;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 “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左世元《清政府对日交涉关于宗藩态度差别的原因探析》
(1)材料一体现了清政府当时怎样的外交心态?(2 分)
材料二:(中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 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
归还中华民国。
—— 《?》(1943 年)
(2)材料二最有可能出自( )(2 分)
A. 《凡尔赛和约》 B. 《联合国家宣言》
C. 《开罗宣言》 D. 《联合国宪章》
材料三: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 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
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 《雅尔塔秘密协定》(1945 年)
(3)根据材料二和三,分析当时中国的外交境况。(6 分)
材料四:我国和各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和平,世界各国的人民也都需要和平……为了争取世界的持久 和平,我们必须进一步地发展同社会主义阵营中各个兄弟国家的友好合作,并且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加 强团结。我们必须争取同一切愿意和我们和平共处的国家,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
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56 年)
(4)在材料四体现的外交理念引领下,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双选)( )(4 分)
A.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 B. 中美建交
C. 提出“求同存异” 的万隆精神 D. 参加日内瓦会议
材料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 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 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 年)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的变化?(10 分)
4. 澎湃的工业化浪潮。(26 分)
有人说,历史总会有一些节点,决定国家的命运以及世界未来的局势。
材料:
E. 比起以前, 人类生产出更多钢铁, 制作出更多服装, 兴建出更多建筑……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生产超
出了需求……购物已成为人类最喜爱的消遣……各种宗教节日都已经成了购物节。
——尤瓦尔 ·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1)依据提示完成表格,将相关材料与结论进行配伍(8 分)
结论:①生产方式转变②生活方式改变
材料(填字母) 结论(填序号)
CE 社会生产力提高
B _____
_____ _____
(2)19 世纪中期, 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逐步向世界扩展, 引发了各国的政治变革。请将下列
历史人物与其言论或政令配伍。(填序号)(6 分)
①“我不愿农民过于优厚,但我要防止暴动”
②“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③“铁血政策”
④“叛乱州或地区境内所有奴隶永远获得自由”
⑤“ 自强”“求富”
(3)依据下图信息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双选,填涂字母,多选少选均不可)( )(4 分)
A. 世界各地联系加强 B. 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C. 落后国家逐渐赶超 D. 世界各地区分工明显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为什么说工业化浪潮是决定世界未来局势的一个“节点” ?(8 分)绝密★启用前
2024 年高三高考押题预测卷 02历史试题(上海专用)
历史·参考答案
1、印章中见历史(26 分)
【答案】 1. CADB; (4 分)
2. ABC/A/B/A; (6 分)
3. (1)金属冶炼技术和印章所有者身份; (2)制作工艺;(3)印章有龟纽、高鼻纽(正方形、长方形) 等
不同形制。 (6 分)
4. (1)《中国篆刻》邮票中的四枚印章独缺魏晋南北朝时代,此印在时间上可填补空白。(3 分)
(2)邮票中的四枚印章多反映唐以前汉族政权的官制、礼制等,唯独缺乏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关注,难 以反映统一多民族国家中民族交融因素。(或回答:邮票中的四枚印章多为铜印,金印较少,可适当补充; 本枚印章同样蕴含独特历史信息:如西晋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汉族政权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方式等)
(3分)
5. 中国篆刻结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历史、艺术等多重价值,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载体,对于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篆刻沿用至今,仍具有实用、艺术价值,同时传达了中华文化对人类和自
然等普世价值观的看法;其技艺传播至其它文明,具有“ 突出的普遍价值”。(4 分)
2. 体育运动中的历史审视。(24 分 )
【答案】(1)C (2 分) (2)A (2 分)
(3)法国大革命 (2 分)
(4)体育从原本的混乱无序,野蛮残暴向职业化、专业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生转变;体育从原本等级差异
明显的阶层活动,转向了大众化平民活动。(4 分)
因素:工业革命;城市化、交通工具的革新(二选一即可; 2 分)
(5)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不断变迁在社会文化层面的体现,被赋予了许多时代价值,如从古希腊罗马时期 运动被赋予了竞技与祭祀典礼的性质到近代体育运动与平民阶层崛起的紧密关系再到现代体育运动中所蕴 含的全球化价值。(这里言之成理即可)但其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变迁的同时,自身也存在不变的本质内涵, 即体育终归是活动、游戏、娱乐和休闲。在每个时代都有一种将人聚集在一起, 形成凝聚力的一种吸引力。
在古代凝聚的是城邦精神,在近代是跨阶层的认同,在现代是一种跨越意识形态的价值观。(12 分)
3. 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24 分)
【答案】(1)既顽固维护“宗藩体制” ,又受到近代西方外交观念影响的矛盾心态。 (2 分)
(2)C (2 分)
(3)二战中,中国虽然由于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外交地位得到一定程度提升,收回部分 领土和主权;但仍然因为国力贫弱,而成为美苏英等大国博弈与强权的牺牲品,未能实现外交独立。 (6
分)
(4)CD (4 分)
(5)参考观点:(要强调中国近代以来外交与世界互动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见证了中国从追求 民族独立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国的进步与强大。近代以来受西方列强入侵冲击,晚 清外交在在固守传统宗藩体制与受国际法影响的矛盾中逐步走向了外交的现代化;民国政府修约外交,也 尝试在风起云涌的国际社会中维护国家主权,一定程度提升国际地位,但终究难自主;新中国成立后,在 冷战的背景下,提出了成为国际外交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 济的发展, 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中国积极引领国际社会的发展,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的外交理念的
提出不但象征着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展现出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10 分)
4. 澎湃的工业化浪潮。(26 分)
【答案】(1)(8 分)
材料(填字母) 结论(填序号)
CE 社会生产力提高
B E __②
A D __①
(2)A._④__C.__⑤__D.__③__ (6 分)(3)AD (4 分)
(4)两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了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 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美、德、俄、日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中国也开始国家出路的探索;地区分工日益明显,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