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探索之路练习
一、观察思考
面对神奇的物理现象,人们在迷茫、好奇、敬畏的同时,不断地努力探索。下面是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做出过大量贡献的科学巨匠,你能根据介绍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如图1-2,他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自然科学的先驱。他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他是 。
如图1-3,他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他是 。
如图1-4,他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某些相似之处,从而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运动三大定律。
他是 。
如图1-5,他被誉为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他认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人们所熟悉的空间和时间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他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发现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的差异。
他是 。
二、尝试探究
1.尝试一下静电触电的滋味
把塑料飞盘用洗衣粉洗刷、冲净、晒干;再准备一块圆形铁片,大小比飞盘略小,在其中打一小孔,用20厘米长的丝线穿过小孔将它拴住,用一块干燥的毛皮用力摩擦圆盘的内侧,然后迅速拿开,再用手提着丝线的一端(这是为了不使手与铁片接触),将铁片放入圆盘内,这样圆盘上的电荷将聚集到铁片上,用手指去靠近铁片时,会有微麻的感觉,同时还可看到电火花和听见放电响声(这是因为电压高而产生放电,但因电量少,电流持续时间短暂,虽有微麻的感觉,但并不危及人体的生命与健康) 注意,本实验的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大,一般而言在干燥的天气比在空气潮湿时容易成功,晴天在人少的室内比在人多的室内容易成功;在室外通风处比在室内容易成功。
2.露、霜、云、雾、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在夜间,地面上的草、木、石块等物体由于向外辐射热量,它们的温度要降低,当温度降至露点时,地面物体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便达到饱和。若露点高于0摄氏度,水蒸气可在地面物体的表面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若露点低于0摄氏度,水蒸气则要在地面物体的表面上直接凝结成水冰粒,这即是霜。
如果在夜间不仅地面上物体的温度降到了露点以下,而且地面以上稍远处的空气温度也降到了露点,那么空气中的水蒸气将以尘埃为核心凝结成细小的水滴,这便是雾。
当高空中空气的温度降到露点以下,若露点高于0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尘埃上凝结成细小的水滴便是云,而凝结成较大的水滴即是雨。若露点低于0度,则空气中的水蒸气将在尘埃上直接凝结成雪。
由此可知,露、霜和雾都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直接凝结而成的。只有雪和雨才是从天而降的,即是高空中空气里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凝结而成。沪科版《1.2探索之路》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4、知道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2、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讲故事法、阅读法。
教学过程:
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考
讲述:自然界、日常生活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神奇,面对神奇,人们感到迷茫、好奇、敬畏,人们渴求去探究。远古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思索自然界的神奇现象,而那些能直接刺激感官(如眼睛和耳朵)的神奇现象则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1、象形文字
(1)甲骨文“声殳”的构成
边写边讲解:“声殳”好像是一块很大的斜面石头和一只拿着结实木槌的手,这只手正拿着木槌欲敲打石块,古人很早就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
(2)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
先让学生分析,后讲述: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上部为发出光线的太阳,字的中部为被蒸发的水气,字的下部则为大地。该字的意思为日光照射大地,使地面的水蒸发,以便达到晒干。又如日出、日落。
2、古人设想的宇宙模样
让学生看图,并阅读有关内容。
3、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迹:雕刻玉版、石头阵
先让学生看图、阅读文字,然后向学生介绍“英格兰的石头阵”。
英国西南部的“魔圈”石头阵(又称巨石阵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一些考古学者认为是人类现存最早的天文观察台之一。它大约建立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全部工程延续数千年之久。1960年,天文学家杰拉德·霍金斯借助计算机发现:在夏至这天,从英格兰石头阵圆圈中心观察时,刚刚升起的太阳必将从远离中心的一块“巨石脚跟”上射出来。而在其他重要节令、日子,太阳、月亮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也同样与另外的巨石一一对准成一条直线。它的外围坑洞可以被用来预报月食。
二、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讲述:灿烂的古代文明闪烁着古人朦胧的理性之光,也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奠定基础。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贡献。
以故事形式讲述物理学的发展史和相关科学家的科学成就、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见参考书P10)
哥白尼与伽利略。
牛顿。
爱因斯坦与玻尔。
学生讨论:你认为物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教师总结。
第一阶段:哥白尼的“日心说”。
第二阶段:牛顿的经典力学。
第三阶段: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等人的量子力学。
三、归纳小结。
四、课后练习:
查找一些中外物理学家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探索之路
古文明中的科学思考:象形文字、石头阵等
物理学的发展之阶
哥白尼的“日心说”。
牛顿的经典力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等人的量子力学。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