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力的存在 填空专项(2)(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 力的存在 填空专项(2)(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6 15:2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ZJ·七下 力的存在2
科学·七下·3.2 力的存在 填空专项(2)
一、填空题
1.骆驼行进在沙漠中时,所载货物轻重不同,留下脚印的深浅也就不同,这是由于力的   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骑自行车时,为了方便控制车的方向,一般将手放在车头两边的把手上,而不放在中间,这主要是因为力的   不同,会使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如图所示,一根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弹簧的另一端,则手受到弹力的原因是   ,
方向是   。
3.科学上通常用 条   来直观地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   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   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边上标上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
4.“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据月球表面 100km 高度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 说明力的作用是   ,在绕月球做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   (填“改变”或“不改变”)
5.(1)古代的西楚霸王项羽以勇猛过人而著称于世,有人为了形容项羽力大无穷,说项羽坐在凳子上,抓起凳脚奋力一提,就能将自己和凳子一起提到空中。由于违背了   这一原理,所以这种说法是十分荒谬的。
(2)明朝的诗人契逊写过一首著名的诗:《山雨》。“一夜山中雨,林端风怒号;不知溪水涨,只觉钓船高。”是说,第二天早晨,似乎看不出溪中的水已经涨起来了,只是觉得浮在水面上的渔船,位置比原来高了一些。诗人描述的“不知溪水涨”是以   为参照物的。
6.小科用矿泉水瓶做了两个实验。请回答:
(1)他用力捏矿泉水瓶,可观察到瓶子变扁,这是因为力能   。
(2)如图,他用水平力推动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
他用   相同大小的水平力推瓶盖时,瓶子翻了,验证的
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 A、B的自重均为 0.5 N,钩码重0.5 N,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   N,弹簧测力计 B的示数为   N。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直线运动,当经过磁铁附近时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此现象说明力可以   。
(2)乙图中,放有磁铁的两个小车用细线相连,剪断细线后,小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9.如图所示,在双人杂技演出过程中,两位演员保持静止。
(1)地面对甲的支持力与甲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   。
(2)此时乙的重力作用点可能在她的   (选填“头部”、“左膝盖”、“小腹”或“肩膀”)
10.在“观察和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活动中。
(1)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时候有以下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为   。
A .读数时应在弹簧稳定后进行,读取数据时,视线直通过指针并跟刻度面垂直;
B .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点,若不在零点.需调节使其在零点;
C .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的钩上或用力拉弹簧测力计下端的钩,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力的方向保持一致,避免弹簧和外壳摩擦;
D .读完数后,应取下物体,看指针是否回到零点,不回零点时应检查原因或换一个弹簧测力计重新测量;
E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观察它的分度值,被测量的力不得超过它的量程。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的鲤鱼所受到的重力是   N。
11.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推它,F1=F3=F4>F2,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则:
(1)比较   两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比较   两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2.如图所示的几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用脚踢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足球飞向空中,说明力可以   。
(2)拍打羽毛球时,球网的网面发生了弯曲,说明力可以   
(3)赛艇时,用力往后拨水,艇向前方行驶,说明了   
13.某同学学习了“力的测量”,为深入研究弹簧秤的原理,想探究弹簧的形变与受到的拉力的关系,他选用刻度尺和四个相同的钩码进行如下的实验:将四个钩码依次挂到弹簧下面,分别测出弹簧的长度,得到如表的数据。
所挂钩码的个数(个) 0 1 2 3 4
弹簧长度(cm) 8 10 12 14 16
弹簧伸长量(cm) 0 2 4 6 8
(1)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2)弹簧下的钩码不能不断增加,原因是   。
(3)如果现有和上面相同的两根弹簧L1、L2,组成如图甲、乙两种装置,则甲图中弹簧L1、L2的长度均为   cm,乙图中弹簧L1、L2的长度均为   cm。(弹簧的重力不计)。
14.小强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的关系,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
弹簧受到的拉力/牛 0 0.98 1.96 2.94 3.92
弹簧的长度/厘米 10 12 14 16 18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0.98牛,弹簧伸长   厘米。
(2)从数据可以看出弹簧受到的拉力增加一倍,弹簧的伸长量也增加一倍,从而可得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关系成    。
(3)这项研究在实际中有何应用?    。
15.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探究“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下表是他收集的实验数据。
弹力/N 0 0.5 1.0 1.5 2.0
弹簧总长度/cm 6.0 7.5 9.0 10.5 12.0
弹簧伸长量/cm 0 1.5 3.0 4.5
(1)请将上表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
(2)根据表中数据描点,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
(3)分析实验数据或由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4)此实验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弹簧测力计上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大小;作用点
2.【答案】弹簧要恢复原状;水平向左
3.【答案】带箭头的线段;沿着力的方向;箭头;力的大小;力的作用点
4.【答案】相互的;改变
5.【答案】(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船
6.【答案】(1)改变物体的形状
(2)相同方向;作用点
7.【答案】1;0
8.【答案】(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相互
9.【答案】(1)相互作用力
(2)肩膀
10.【答案】(1)EBCAD
(2)0~4N;1.8
11.【答案】(1)甲、乙
(2)甲、丁
12.【答案】(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3.【答案】(1)弹簧的伸长量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弹簧的伸长是有限的
(3)14;11
14.【答案】(1)2
(2)正比
(3)制作弹簧测力计
15.【答案】(1)6.0
(2)如图所示
(3)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4)弹簧测力计;在测量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