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鱼米之乡”
、
——长江三角洲地区
学习目标
通过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图 , 观察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地理位置和范围 ,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 , 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
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及辐射作用 ,理解区域发展 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了解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业的发展。
(图片源自网络)
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3版,第50页图7. 13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
范围: 上海市、 江苏省南
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山东教育出版社, 部、浙江省北部 2013版,第10页图1.9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填充图
位置: 位于长江下游地区 ,濒临
黄海与东海 ,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一、 位置与范围
黄
海
东海
长江
(1)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 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2)依托长江干流发达的水运 , 可联系广大内陆地区。
(3)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 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探究学习: 根据地图分析讨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 版,第51页图7. 15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
(图片源自网络)
二、 自然环境
读图 , 说出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
地形: 以平原为主 ,地势低平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 雨热同期
河湖: 河湖众多 , 河网密布 ,湖泊星罗
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山东教育出版社,(图片源自网络)
2013版,第40页图2.24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图片源自网络)
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3版,第45页图7.3 南方地区的地形
河流对区域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
长江三角洲
成都平原
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 , 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利: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 ,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 ,有利于其对外 联系。
提供水产品 ,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下游形成冲积平原 ,利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提供工业用水 ,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河流沿岸自然风光优美 ,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 , 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弊:
①河流在丰水期容易泛滥成灾 ,形成洪涝灾害;
②河流污染后影响沿岸生产生活。
③河流穿城而过,影响城市交通。
都江堰工程
利: ①形成冲积平原 , 土壤肥沃; ②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
弊 :水量不稳定 , 容易引发洪涝 灾害。
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版,第52页图7. 16 都江堰灌区
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 ,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 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 ,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 ,使岷江沿岸地区 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 ,又免受水患灾害。 由此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 结合图文材料 , 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的影响。
(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都江堰灌区
都江堰工程
都江堰有效地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 原的水量 , 既能够提供发展农业的灌 溉水源 ,还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威胁。
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版,第52页图7. 16 都江堰灌区
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 ,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 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 ,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 ,使岷江沿岸地区既 有便利的灌溉水源 ,又免受水患灾害。 由此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 结合图文材料 , 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的影响。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都江堰灌区
三、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读图: 观察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人口规模 , 你发现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有什么特点?
城市分布密
集 ,规模大
(图片源自网络)
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 版,第53页图7. 19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区群的核心城市 , 对长江流域 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的作用。
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 版,第53页图7. 19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
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版,第55页图 7.21 上海与杭州的“ 同城效应”示意
借助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 ,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 返不同城市之间 , 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 即所谓的
“同城效应”
联系日益密切的城市群
问题: 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 , 张予墨的一家人的生活方式
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呢?
张予墨的父母的工作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座城市。
利:①收入较高; ②更多的发展机会; ③缓解大城市的住房压力; 弊: ①增加了交通费用 , ②浪费了时间。
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什么呢?
①发达的交通运输 ②区域经济的发展
③人们生活选择日趋多样化
材料:张予墨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
作。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
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讨论分析: 你阅读下面材料 , 认识交通方式的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 版,第56页图7.22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分布
四、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苏州古典园林
世界文化遗产
杭州西湖
明孝陵
浙江的乌镇
江苏的同里
水乡古镇
西塘
水乡特色文化
丝绸文化
戏曲文化
茶文化